搜索到183篇“ 归因特点“的相关文章
初中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特点及其对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年
以750名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其CEPS样本数据,探讨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特点及其对职业心理健康(职业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中教师对学生成绩归因中,存在学生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以及教师与学生态度的主观因素。初中教师对主观和客观因素归因上存在个体差异,可分为高主观-高客观归因、高主观-低客观归因、低主观-高客观归因、低主观-低客观归因四类。高主观-低客观归因组的初中教师在总体职业满意度、对学校满意度和薪酬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归因组,在职业倦怠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归因组。建议提高初中教师归因意识,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归因能力;加强归因指导,矫正不良的归因方式;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提供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助力归因能力的发展。
齐晓栋
关键词:初中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4-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特点研究
儿童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个体的道德发展过程中,道德情绪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巨大推动力,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期望找寻到儿童道德发展的情绪动力。在关于道德情绪...
王小雨
关键词:儿童
校园欺凌情境中旁观者归因特点对个人责任感知的影响——基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模型被引量:1
2019年
个人归因特点对于增加校园欺凌情境中青少年感知责任感的效果往往不尽相同。文章对34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究了个人公正信念在青少年归因特点对校园欺凌情境中感知责任感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校园欺凌情境中,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青少年归因特点对感知责任感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2)整体模型检验发现,青少年归因特点、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个体感知责任感形成了一个完全中介模型:青少年的外部归因特点显著负向预测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进而完全通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正向预测个人在欺凌情境中感知的责任感。
蒋暖琼
关键词:欺凌中介效应
中职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特点调查研究——以烟台市某中职学校为例
归因理论表明,个体学习成败归因方式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成绩。若学习者拥有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够正确恰当地分析学习成败原因,调控后续学习行为,其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不会轻易降低,且也会促进其心理...
郭东方
关键词:中职生归因
文献传递
初中聋生与健听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索初中聋生在不同情境下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总体情况、分析其道德发展的年龄趋势以及比较初中聋生和普通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以172名普通中学生和90名初中聋生为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道德情境,考察两类青少年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及其差异。结果发现初中聋生已掌握相应的道德规则,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初中聋生比健听生较少做出内疚情绪判断;初中聋生在偷拿和说谎情境下表现出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做出的混合情绪(高兴又害怕)判断频率减少,做出害怕情绪判断的频率更高;初中聋生与健听生道德情绪归因无显著差异,健听生在初中时期道德情绪归因有所发展,而初中聋生道德情绪归因在初中时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初中聋生已掌握相应的道德知识;初中聋生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发展缓慢。
兰继军张银环范嘉欣
关键词:聋生道德情绪情绪归因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多躯体症状患者的疾病归因特点。方法 2012年3月至10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中医科和心理医学科门诊患者通过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连续筛查。依据PHQ-15≥10分或<10分将患者分为多躯体症状组(SOM+组)和对照组(SOM-组),每科每组均纳入25例患者,共纳入150例患者。所纳入患者均完成人口学资料收集及疾病归因的访谈问卷。将患者的疾病归因内容归纳为体(素)质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3类。结果 SOM+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9.3%比53.3%;χ~2=4.048,P=0.044)。SOM+组对症状进行心理归因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SOM-组(64.0%比45.0%;χ~2=5.273,P=0.022),其中消化内科患者两组间差异更为明显(64.0%比20.0%;χ~2=9.934,P=0.002)。SOM+组中将疾病归因于两个或更多因素的患者所占比例(41.0%)高于SOM-组(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7,P=0.236);在消化内科访谈对象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比32.0%;χ~2=3.945,P=0.047)。结论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中,具有多个躯体症状的患者比躯体症状相对单一的患者更常将疾病归因于心理因素;患者将疾病归因至两个或更多因素的现象在各科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医生在诊疗中从多个角度探索和理解患者的疾病归因,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整体医学服务。
李涛洪霞熊娜娜蒋静孙夏媛朱丽明田国庆魏镜
关键词:心理归因
非物理专业本科生大学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特点研究
2017年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不同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学习成败的归因特点进行调查,用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非物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男女本科生在大学物理学习成败归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的等级评定上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刘碧蕊余凯伏振兴
关键词:非物理专业本科生归因理论大学物理
初中聋生道德情绪归因特点与其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道德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情绪,它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早期研究广泛采用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考察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发展的特点和模式,探讨不同情境、认知发展特点等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的影响。从研究对...
张银环
关键词:听障道德情绪情绪归因
文献传递
大学生求职归因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1682名大学生进行求职归因特点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将求职成败归因为内部因素如求职技巧、大学时期的规划、工作经验、专业知识等,对求职成功各影响因素的认可程度高于求职失败,并且不同群体学生的求职归因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高校生涯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求职成败形成积极、正确的归因,求职归因训练需与学生生涯实践活动以及求职失败案例的提供相结合。
杨永宁王建国纪淑波
关键词:生涯教育
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归因特点研究
2017年
大学生在读期间主要精力及重心几乎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就业两方面,就每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反映及体育课堂教学的反馈而言,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正确引导。本文将归因应用引入大学体育课教学,试图通过在课中实施归因干涉对大学生动机水平和成绩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并促进高校体育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蒋浩
关键词:运动技能学习学生体育归因体质健康测试学生身体素质

相关作者

韩仁生
作品数:72被引量:688H指数:1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归因理论 情感反应 归因 大学生 考试成败
熊娜娜
作品数:23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躯体症状 综合医院门诊 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病 抑郁障碍
魏镜
作品数:169被引量:1,62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躯体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痴呆
洪霞
作品数:112被引量:1,09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住院患者 抑郁障碍 痴呆 功能性消化不良
吕勇
作品数:128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研究主题:事件相关电位 ERP研究 大学生 ERPS 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