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5篇“ 强对流性天气“的相关文章
- 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成因分析
- 2021年
-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强对流天气主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是不同天气尺度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前期出现了持续性的降水条件,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下垫面气温的下降,边界层冷气流与暖气流交汇后会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出现,直接导致塔里木盆地西部上空快速释放出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同冰雹落区保持一致,之后的CAPE值则明显降低;在强对流天气发展演变中,逆风区移动速度较慢,且维持较长时间,同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的出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买买提江·赛提尼牙孜玛依拉·麦麦提曼吾拉·卡德尔
- 关键词:强对流性天气环流形势多普勒雷达塔里木盆地
-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规资料、探空资料、NCEP/NCAR 1? ×1?再分析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9月4日出现在新疆兵团阿拉尔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西西伯利亚低槽南部的分裂短波是造成此次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局地冰雹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 局地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是在天气尺度背景和多个中小尺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空短波槽的扰动与低层西南气流的相互作用促使中小尺度的生成,导致此次该区域局地强降水、冰雹的发生。3) 逆风区可以作为强降水中心区域的一个判别指标;逆风区与强回波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 雷达反射率因子强中心和反射率因子梯度最大值区域对冰雹的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当>50 dBZ的强回波中心达8~9 km,回波顶高达到10 km左右时,已形成明显的冰雹云结构。
- 周大胜谢向阳陈艳丽周雪英秦榕
- 关键词:反射率因子云顶亮温
-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直观,但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观测到在雷达回波图中无法分析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且通过Tir=Twv线所处位置的分析,能够跟踪对流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从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回波强度分布以及径向速度中,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系统的小尺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高度的径向速度特征。综合两种探测信息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提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 黄勇翟菁邱学兴
- 关键词:天气雷达卫星
- 淮河流域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遥感观测分析
- 联合气象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探测信息,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暴雨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了解两种探测结果间存在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发现,虽然气象卫星在时空分辨率上不如天气雷达,但...
- 黄勇翟菁邱学兴
- 关键词:雷达卫星
- 卫星资料在强对流性天气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 2011年
- 针对由切变线云系发展合并形成的对流复合体进行分析,探讨卫星资料在强对流性天气诊断分析中的应用,揭示切变线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是高空西北气流控制下低层切变线影响造成的;上冷下暖的层结导致对流旺盛,致使雷电产生,低空急流发展加强,保证了山东水汽供应,导致暴雨产生。低层深厚的南方暖湿气流向北推进,其北部边缘为湿舌和高能舌区,大气层结不稳定;动力场上,山东北部为暖切变线,风向辐合和风速辐合,造成强烈的垂直运动。此次切变线暴雨受2个对流云团影响,一个是8日01:00低空急流生成的对流云团,04:00移至鲁中南部发展成对流辐合体MCC;第2个是在鲁西北低层暖切变线对应的对流云团,与鲁中南部的MCC合并成一个强大MCC影响整个山东;这次强对流性天气主要是由第2个切变线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延长并加强了第1个MCC持续的生命史,致使强对流性天气的生成。
- 康桂红杨夯杨帆
- 关键词:卫星资料强对流性天气
-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46
- 2010年
-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 陈传雷吴晓峰孙晓巍王颖王太微魏晓琳
- 关键词:强对流性天气冰雹龙卷雷雨大风气候特征
- 准喀尔盆地南缘强对流性天气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准喀尔盆地南缘2007年8场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常规产品和导出产品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强度变化、速度场、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以及...
- 赵俊荣晋绿生王存亮王进
- 关键词:强对流性天气多普勒雷达
- 文献传递
- 准喀尔盆地南缘强对流性天气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准喀尔盆地南缘2007年8场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常规产品和导出产品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强度变化、速度场、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以及...
- 赵俊荣晋绿生王存亮王进
-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
- 文献传递
- 2005年6月桃仙机场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从地面和高空环流形势分析入手,通过水汽条件、不稳定参数、动力学条件、触发机制等物理量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2005年6月21日沈阳桃仙机场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的成因。
- 王天奎杨向东肇启锋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物理量
- 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超级单体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图和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的基本产品资料,对2002年5月13日五常县境内发生的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超级单体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使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超级单体强对流云的方法。
- 麻服伟郑凯
- 关键词:强对流性天气天气图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相关作者
- 赵俊荣

- 作品数:115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石河子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暖区 中气旋 降雪 强对流天气 新疆北部
- 黄勇

- 作品数:168被引量:8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淮河流域 对流云 卫星 降水 对流云合并
- 晋绿生

- 作品数:66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暖区 大降水 加工番茄 天山北坡 中气旋
- 王颖

- 作品数:213被引量:2,933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降水 夏季 气候变化特征 日变化
- 徐娓

- 作品数:13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研究主题:广汉机场 卫星云图 大雾 能见度 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