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篇“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考虑起源于腱鞘及滑囊的滑膜细胞,是一种滑膜样单个核细胞破坏样增生,主要影响大关节,因其呈浸润生长和较高的复发率,易误诊为恶。Jaffee等在1941年提出了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和滑囊炎的概念,他认...
冯强
关键词: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超微结构肿瘤细胞
文献传递
伴有骨质改变的足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1例
2023年
患者女,38岁。渐进左足背部疼痛、肿胀半年。X线摄影显示左足背软组织肿胀,密度尚均匀,无钙化或骨化征象,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邻近跗骨及跖骨基底部可见压迫骨质侵蚀,未见骨膜反应(图1)。CT显示左足背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尚均匀,其内未见钙化,邻近骨质受压侵蚀改变,受侵区与正常骨分界清楚,可见硬化边,骨膜反应,左足诸骨无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图2)。
王力黄飞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骨质改变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的影像及病理特征
目的:颞下颌关节弥漫性腱鞘巨细胞(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其生长缓慢,多来源于腱鞘、关节或滑囊的滑膜组织。本研究回顾颞下颌关...
孙雯郑芷新蔡恒星孟庆功龙星房维
颞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腱鞘巨细胞是一种良但具有局部侵袭的肿,起源于关节、腱鞘和滑囊的滑膜。虽然任何关节都可能受到影响,颞下颌关节受累很少报道,起源于颞颌关节颞骨侧滑膜者更为罕见。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为持续嗡鸣,耳前上方胀痛不适,伴有偶发黑朦,短暂头晕。未行特殊治疗,上述症状加重。一周前外院CT检查考虑右侧颞部肿病变,为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
吴燕宋晨吴磊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颞颌关节局部侵袭性黑朦颞骨
双侧髋关节弥漫性腱鞘巨细胞1例报告
2020年
腱鞘巨细胞(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主要发生于手、足部小关节或腱鞘滑膜组织[1],最好发部位为手,尤其是手指,也可发生于足、踝及膝、腕等部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以往认为GCTTS是炎症引起的反应和修复增生,近年来的观点倾向于肿增生[2]。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关节内型和关节外型,根据生长方式分为局限腱鞘巨细胞(localized-type GCTTS,L-GCTTS)和弥漫性腱鞘巨细胞(diffuse-type GCTTS,D-GCTTS)。L-GCTTS主要发生在小关节,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肿块,部分病例有创伤史;D-GCTTS呈局部浸润生长,主要发生于关节外软组织,尤其是负重大关节,表现为局部肿块、运动受限,女偏多,最多见于膝关节,也可发生于髋关节和肘关节,且多为单关节发病,很少多关节受累[4],罕见双侧发生者报道。手术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的主要方法,但复发率较高,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切除不彻底[3]。本文对1例双侧髋关节同时发生的D-GCTTS病例报告如下。
宣瑞红刘小丽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无痛性肿块关节受累病例报告
23例颞下颌关节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的CT和MRI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发生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区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SGCT)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TMJ区D-TSGCT病例的临床病史和CT、MRI图像。结果: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耳前区肿块伴肿胀、疼痛。颌面部CT示TMJ区肿块,平均CT值(72±20.49)HU,增强平均值(125.3±22.68)HU;9例(39.1%)肿块内出现不规则或类圆形相对低密度灶,增强后无强化;14例(60.1%)肿块内出现钙化灶;16例(69.6%)出现TMJ关节间隙增宽;14例(60.1%)出现髁突骨质破坏;17例(73.9%)出现关节窝骨质破坏;6例(26.1%)出现中耳鼓室壁破坏。颌面部MRI示6例(66.7%)肿块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22.2%)肿块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11.1%)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5例(55.6%)肿块内出现囊变。结论:TMJ区的D-TSGCT主要临床症状为耳前区肿块伴疼痛。影像学特征为TMJ区肿块,CT平扫密度高,增强后强化明显,可有钙化,多伴有髁突、鼓室壁、关节窝骨质破坏。T2WI示肿块内特征低信号,可出现囊变。联合运用增强CT与MRI检查能明显提高TMJ区D-TSGCT的诊断准确
陈培倩陶晓峰张春叶朱凌
关键词: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颞下颌关节CTMRI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48例影像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弥漫性腱鞘巨细胞(D-TG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D-TGC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27例,多层螺旋CT扫描6例和MRI检查19例,其中MRI增强检查6例。结果病变位于膝关节18例,踝关节13例,足部6例,手部5例,髋关节4例,腕关节1例,肘关节1例。9例X线平片仅见软组织肿胀,18例X线平片和6例CT检查见病变区域呈边界清晰伴硬化边形成的"花边样"或类圆形骨质破坏,其周围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19例MRI检查软组织肿块于T1WI呈等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形成的特征低信号。6例MRI增强扫描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掌握D-TGCT的特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对此病的临床诊疗有一定价值。
徐贤倪丽欣楼晓剑张帮清罗曼
关键词: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磁共振
颞下颌关节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患者 女,74岁。4年前体检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颞部占位(图1),由于未影响到正常生活而未予治疗,1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头晕,再次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颞部肿块较前增大,以右颞部肿块收治入院。
胡艳舒健
关键词: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颞下颌关节头颅CT检查右颞部
颞颌关节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生于颞颌关节区(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的影像学特点,以...
朱凌张春叶陶晓峰
文献传递
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二例误诊原因及病理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例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例以左侧颞部肿物伴左耳听力下降2年余就诊,1例以耳鸣、听力下降1年余就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见颞下颌关节区的关节外肿物,侵犯乳突、颞骨等。1例在外院和我院术前分别误诊为脑膜和软骨母细胞。另1例外院未明确诊断,我院术前考虑软骨来源肿。两例术后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弥漫排列的滑膜样细胞背景中散在多核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68、Vim(+),S-100(-),Ki-67阳率2%。均确诊为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是临床少见的良,可以颞部肿物、听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易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可避免误诊误治。
晏红朱薇向琳刘建莉
关键词:巨细胞瘤腱鞘误诊软骨母细胞瘤

相关作者

朱凌
作品数:54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影像学 CT 腮腺 口腔颌面部 颌骨
路平
作品数:77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观察 临床病理 肝硬化
陶晓峰
作品数:300被引量:1,45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眼眶 磁共振
阮狄克
作品数:611被引量:3,092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颈椎 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 髓核细胞 生物力学
何勍
作品数:303被引量:1,24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髓核细胞 内固定 椎间盘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