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弥散相变“的相关文章
- 铌酸锶基钨青铜结构铁电陶瓷的结构与弥散相变行为
- 钨青铜型结构[(A1)2(A2)4(B1)2(B2)8(C)4O30]的铁电体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环境友好型电介质材料。它们表现出独特的铁电、压电和热释电特性,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钨青铜型铁电陶瓷的结构极其复杂,...
- 何秋蔚
- 关键词:铁电陶瓷离子取代弥散相变
- 钛酸钡钙陶瓷弥散相变的荧光表征方法研究
- 铁电陶瓷具备众多优异的电学性质,用其制备而成的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钛酸钡钙陶瓷(BCT)是一种典型的弛豫型铁电体,晶格结构不复杂,发生弥散相变且仅一个相变点,选择BCT作为基质材料采用荧光法对介电温谱监测相变做补充,...
- 马亚萍
- 关键词:弥散相变稀土离子荧光光谱
- 文献传递
- 弛豫铁电体弥散相变与热滞效应的伊辛模型
- 2021年
- 弛豫铁电体材料在通讯、传感、超声、能量转换、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正常铁电体不同,弛豫铁电体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弥散相变,体系的宏观极化不会突然产生,而是出现纳米极性微区,体系的宏观晶体对称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如何理解弥散相变及其与内部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伊辛模型(Ising model),对自旋变量(在研究中视为电偶极子)引入能量势阱的作用,并计算了这一系统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这一改进的伊辛模型使极化率的相变曲线显著变缓,呈现出具有弥散相变的弛豫体特性.研究显示,弛豫体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系统内部偶极子受到势阱限制而出现反转受阻,从而使极化率偏离常规铁电体.利用这一改进的伊辛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热滞效应,分析了热滞的起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弛豫体弥散相变和热滞的物理机制.
- 黄建邦南虎张锋张佳乐刘来君王大威
- 关键词:弛豫铁电体伊辛模型弥散相变蒙特卡罗模拟
- (Ba_(0.8)Sr_(0.2))_(1-1.5x)Bi_xTiO_3陶瓷的弥散相变和高温介电异常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Ba_(0.8)Sr_(0.2))_(1-1.5x)Bi_xTiO_3(x=0.02,0.05,0.15,缩写为BSBT)陶瓷.在空气条件下1 473 K保温2 h退火制得,并对陶瓷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其中,在介电研究中不仅出现了弥散的相变,并且在高温区域观察到了弥散型的介电异常.根据居里-外斯定律的拟合结果,在样品x=0.05的BSBT陶瓷样品中出现相对较强的一个弥散相变.此外,通过阻抗分析,不仅表征了BSBT陶瓷的晶界电阻,还由此算出陶瓷样品的活化能和电导活化能.极化原理表明BSBT陶瓷的高温弛豫与氧空位引起离子的跳跃有关.而对于样品的高温介电异常,此处认为是一种介电弛豫行为,主要由弛豫强度变化所致.
- 陈锋刘秋香
- 关键词:弥散相变氧空位
- 弛豫铁电体弥散相变的玻璃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根据弛豫铁电材料在相变区域的介电弥散行为和玻璃化液体材料在过冷状态下黏度与温度的行为所共同满足的Vogel-Fulcher函数关系,分析了施主替代钛酸钡系列陶瓷的缺陷补偿原理,通过引入玻璃化液体的构型熵概念,研究了弛豫铁电材料中钛阳离子缺陷作用势的温度关系,得到了如下结论:施主掺杂含量的增加导致了无序度的增加,钛离子缺陷浓度的增大和平均极性区域尺寸的减小;在构型熵满足Vogel-Fulcher函数关系的条件下,温度越低,钛离子缺陷作用的范围越大,极化区域也越大.缺陷作用的范围随温度的变化导致了弛豫铁电材料的弥散性.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冻结效应发生,介电弥散现象消失.
- 陈威曹万强
- 关键词:玻璃化
- (K_(0.5)Na_(0.5))_(1-x)Li_xNb_(1-y)Sb_yO_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弥散相变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K0.5NaO.5)1-xLixNb1-ySbyO3(KNLNSx-y,x=0~10%(摩尔分数),y=2%~8%(摩尔分数))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Li+和Sb^5+的取代对KNLNSx-y系材料的相变弥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KNLN-Sx-y陶瓷都形成了单一的钙钛矿结构,Li^+和Sb^5+进入了KNN晶格形成固溶体;随着Li含量的增加,KNLNSx-5陶瓷四方-立方相变的弥散性有所减弱;随着Sb含量的增加,KNLNS2-y陶瓷四方-立方相变的弥散性有所增强。采用修正的居里一外斯定律能够较好的描述KNLNSx-y陶瓷在高于居里温度情况下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有序-无序理论对该介电弥散现象进行了解释。
- 吴浪肖定全朱建国余萍孙勇张斌
- 关键词: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相变弥散性
- NBT-KBT-BT系弛豫铁电体的弥散相变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传统压电陶瓷固相合成法制得纯钙钛矿相的(1.002-5x)NBT-4xKBT-(x-0.002)BT(x=0.026,0.028,0.030,0.032,0.034)(简写为BNBKT100x)系弛豫铁电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当x=0.030时为三方、四方两相共存,为该体系的准同型相界。系列样品的介电温谱显示在室温到500℃之间存在两个介电反常峰,分别对应于陶瓷材料的铁电-反铁电-顺电相变。同时发现该系列样品显示出弛豫铁电体特性。并用成分起伏理论解释了这种弛豫弥散相变。
- 宋瑞雪李会录程卫星杜慧玲
- 关键词:钛酸铋钠钛酸铋钾弛豫铁电体弥散相变
- 弥散相变型铁电体的介电谱
- 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Ba<,0.74>Sr<,0.26>TiO<,3>陶瓷从10<'-2>~10<'6>Hz的介电谱.在超低频下,由于空间电荷激发的贡献,样品的介电常数在较高温度下远超过58℃时的居里峰.此时的Cole-C...
- 席小玲王卫林陈敏
- 关键词:钛酸锶钡介电谱铁电体
- 文献传递
- 弥散相变型铁电体的介电谱
- 2002年
- 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Ba_0.74Sr_0.26TiO_3陶瓷从10^-2~10~6Hz的介电谱.在超低频下,由于空间电荷激发的贡献,样品的介电常数在较高温度下远超过58℃时的居里峰.此时的Cole-Cole图在复ε平面上成为一段圆弧,圆心在实轴以下.
- 席小玲王卫林陈敏
- 关键词:钛酸锶钡介电谱
- Ba_(0.7)Sr_(0.3)TiO_3铁电薄膜的弥散相变特征及有序微畴被引量:7
- 2000年
- Ba0.7Sr0.3TiO3铁电薄膜的介电温谱呈现弥散相变的特征,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呈现平方关系.TEM观察表明,10nm量级微畴随机分布在晶粒中,选区电子衍射(SAED)揭示微畴区存在1/2{201}超点阵,Ba2+、Sr2+离子层在[001]方向的交替排列可以描述该超点阵.
- 丁永平孟中岩
- 关键词:弥散相变
相关作者
- 丁剑

-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介电性能 弥散相变 微晶玻璃 SR BA
- 宋天秀

- 作品数:114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 研究主题:介电性能 介电弛豫 陶瓷 NB ZN
- 丁士华

- 作品数:154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 研究主题:介电性能 介电弛豫 陶瓷 NB ZN
- 刘秋香

- 作品数:80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底电极 漏电流 介电 开关比 介电弛豫
- 姚熹

- 作品数:718被引量:2,10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介电性能 铁电薄膜 溶胶-凝胶 SIO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