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 篇“ 引文分布 “的相关文章
学者评价p指数改进——综合引文 分布 、作者合著与时间因素 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综合考虑引文 分布 、时间因素与作者合著情况,将变异泰尔指数融入p指数,构建Pnew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在CSSCI收录的图情档领域20种期刊中选择2014-2018发表的论文为样本,以被引频次排名前50位的作者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数据、各指标数值与排名、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_(new)指数更具区分度与灵敏度,更加稳定,更加合理公正且具有筛选作用。 冯晓娜 杨文霞 付露瑶 孙志腾 刘文云关键词:引文分布 中国专利引文 分布 特征分析与应用研究——以5G领域为例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专利这个概念已经耳熟能详,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在相关技术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利的数量也变成了衡量相关企业研究能力和技术实力的标准。专利引文 指的是专利发明人及申请人在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列出的该专... 闫昊关键词:专利引文 基于引文 分布 特征的科研人员影响力评估实证研究 2021年 基于H指数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计量指标以提高科研人员影响力评估的准确性。χ指数定义为引文 曲线下最大矩形面积的平方根。在详细阐述χ指数定义与特点的基础上,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学者数据为实证对象,多维度论述χ指数的评估效用,并深入讨论χ指数与H指数的异同点。研究表明:χ指数与引用次数的平方根显著相关;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作者的χ指数明显大于其H指数;χ指数的区分度和公平性高于H指数。 王丽 武瑞原关键词:H指数 Cita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use in measuring long-term impact 2021年 Citation is the basis of many quantitative measure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different research bodies(e.g.,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1].Many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recently for citation distribution analysis to find papers with meaningful patterns and assess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works.Most of those works focus on designing non-parameter indices to find the paper so-called “Sleeping Beauty”,which remained relatively uncited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publication and then suddenly gained recognition.Representative methods include the B index[2]as well as its variants[3],Gs index[4,5],and citation speed-based indices[6–8].Other works focus on the opposite effect of delayed recognition or Sleeping Beauties,namely Flash in the Pan papers[9,10],which are noticed immediately after publication,and frequently cited but do not seem to have a lasting impact[11]. Mingliang Yue Tingcan Ma Xueyao He Qing Liu基于引文 分布 与作者合著的学者p指数改进研究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引文 分布 ,且未考虑作者合著因素的问题,在p指数的基础上提出pw-d指数,以提高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过程]将发文-引文 曲线和作者署名顺序引入p指数,命名为pw-d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将图书情报和党的建设两个学科领域各32位学者2004-2018年的文献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指数对比、作者排名情况、区分度、相关性等方面验证pw-d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pw-d指数与p指数、h指数显著相关,相对于p指数,pw-d指数继承了其高区分度和高灵敏性的优势,且能一定程度上矫正引文 分布 和作者合著对p指数的偏差。 唐璞妮关键词:学术评价 引文分布 基于引文 分布 、时间与作者合著的作者评价p指数改进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意义]p指数忽略引文 分布 、时间因素和作者合著情况,考虑这三种情况提出P new指数,使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合理。[方法/过程]基于引文 分布 、时间因素建立波士顿变异矩阵,然后考虑作者合著情况,在波士顿变异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进行公式推导,构建P new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选择50位作者为研究对象,以验证P new指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P new指数更具区分度与灵敏度,同时更加公平合理。 杨文霞 刘文云 刘建 黄平平关键词:引文分布 波士顿矩阵 时间——引文 分布 特征下学者P指数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本次研究在P指数基础上,提出了时间——引文 分布 下学者学术评价Py指数。具体而言,基于文献引文 分布 ,结合文献被引频次阈值、文献被引半衰期阈值,构建时间——引文 分布 下的论文分区,即普通论文、潜力论文、热门论文、经典论文。根据4种分区论文影响力差异性,按照普通论文、潜力论文、热门论文、经典论文影响力递增原则,设计论文被引频次递增权值,提出Py公式。以CNKI平台2000-2017年图情领域核心论文被引频次前100位作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讨论Py指数表现。结果表明:Py指数能从论文本身的价值与影响去反映学者的学术成就,凸显优质论文相比普通论文所带来的更强的学术肯定意义; Py指数区分度、灵敏度、公平公正性、有效性与科学性方面较H指数、P指数表现更佳。 张玲玲 蔺梅芳引文 分布 视角下期刊评价的P指数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 分布 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 分布 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 /过程]引入发文-引文 分布 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 分布 ,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 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 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_(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P_(new)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以验证P_(new)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P_(new)指数与H指数、P指数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相关性较好。与P指数相比,P_(new)指数既延续了其高灵敏度与高区分度的特点,又对P指数相差无几但引用分布 大不相同的期刊有更好的显示度和辨识度,而且能够矫正引文 分布 对P指数评价的偏差。 陈卫静 张宇娥 蔺梅芳关键词:引文分布 基于BKCI的学术著作引文 分布 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意义]通过探索出版年份对学术著作引文 分布 的影响情况及学科间的差异性,为合理利用引文 进行学术著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BKCI收录的出版于2005-2015年间的学术著作为研究数据集,分析学术著作的出版量、被引频次的大小与分布 以及学术著作的被引模式随出版年份和学科领域的变化情况。[结果/结论]各学科学术著作的出版量和被引频次随着出版年份推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相对大小差异显著。社会科学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学科的学术著作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其被引频次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被引频次的分布 上看,各学科均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各学科学术著作的被引模式略有不同。 刘晓娟 马梁关键词:学术著作 引文分析 发文-引文 分布 中h指数和e指数的比率模型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漂移幂函数和负指数函数构建e指数和h指数的比率模型,并用学科、期刊、国家和机构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漂移幂函数高估e/h而负指数函数低估e/h。深入分析发现,除系统误差外,h核样本点的高度随机性是影响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由于h核数据所占比例很小,并且漂移幂函数和负指数函数具有良好的理论分析特性,因此认为e指数和h指数的比率模型可用于一般理论参考。 戚尔鹏 叶鹰关键词:H指数
相关作者
王圣洁 作品数:4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P Z指数 引文分布 H指数 科技期刊 林辉 作品数:456 被引量:2,209 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研究主题:迭代学习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飞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仿真 胡琳 作品数:27 被引量:166 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图书馆 学科馆员 Z指数 P 图书馆员 刘文云 作品数:132 被引量:1,094 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机构知识库 情报学 图书馆 INTERNET 政府 何晓庆 作品数:19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 P Z指数 引文分布 信息检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