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5 篇“ 异国情调 “的相关文章
异国情调 收2篇论文,12篇随笔,3篇小说,2篇游记,12首诗。 李金发著关键词:文学 选集 歌剧《图兰朵》中的异国情调 元素分析 2024年 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异国情调 的“真实性”在艺术创作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艺术家们纷纷不遗余力地寻找和搜集来自异国 的“文化素材”,然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然而,在对“真实性”的追求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素材往往是片段式的,它与其发源地之间的历史和文化关联往往因为缺乏文化交流经验而不被重视。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以一个关于中国的童话故事为基底创作而成的。对于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故事的追求,不只是普契尼作为艺术家一厢情愿的想法,而是这一时期历史和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要求。《图兰朵》是普契尼的绝笔之作,也是他的异国情调 歌剧中最经典的一部。正是在这部作品中,“异国 元素”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创作过程中,普契尼不断地对自己以及他的剧作家们提出这样的要求:首先,要将残忍的公主塑造得更加人性化;其次,从“地方色彩”的要求出发,将这部歌剧的中国气息诠释得真实可信。为了达到普契尼的要求,剧作家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风俗习惯、地名等信息进行了解,然后将它们植入《图兰朵》的剧本中。与此同时,普契尼则致力于为他的歌剧创作寻找可以使用的中国音乐素材。本文从剧本和音乐两方面出发,将歌剧中的“中国元素”剖析出来。这些素材不仅仅包括真实来自中国文化的元素,还包括普契尼特意创造出来的部分。 肖晓关键词:歌剧 《图兰朵》 异国情调 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异国情调 与东方元素--以组曲《意象集Ⅱ》为例 2024年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之一,有20世纪印象派音乐之父的称号,为现代西方音乐谱写了非凡的篇章。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的创作时期,以及其成熟时期作品《意象集Ⅱ》中的东方元素与异国情调 的运用。关于德彪西对音乐风格的理解,本文选择以德彪西于1907年创作的钢琴作品《意象集Ⅱ》为例,重点探寻其不拘一格的创作思想。对于节奏和声曲式等作曲要素与东方美学表达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论述与探讨。 余音关键词:德彪西 法国印象派 钢琴音乐风格 异国情调 的他者构建——论19世纪异国 主义音乐审美观被引量:2 2022年 自16世纪起,异国 主义音乐作品就存在于浩瀚的西方音乐历史中;19世纪西方作曲家在情感论的音乐美学影响下,不断思索着“自我”与“他者”,思考音乐的多样性和世界性。本文主要阐释异国 主义音乐基本概念,综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课题方向及主要内容,分析19世纪的异国 主义审美观,了解西方建构的“异国 ”音乐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于梦洋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 审美观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异国情调 及演唱探究——以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为例 《图兰朵》是普契尼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这虽然是一部未竟之作,但也因其异国 的东方元素,成为了中国音乐人士热衷研究和探讨的对象。本文以异国情调 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图兰朵》的创作背景,列举其文本和音乐中的东方元素,以此来... 李馨宁关键词:普契尼 图兰朵 柳儿 浅析音乐作品中的异国情调 2021年 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全球化的发展,音乐也逐渐打破了民族与国界,渐渐形成演变出了一个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我们会叫作异国情调 (Exoticism)。 首先从巴洛克时期,欧洲各国音乐家、艺术家以旅行学习的方式,学习了解欧洲大陆各国的民间民族歌曲艺术等,从而提取创作素材;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开始尝试运用其他国家的民歌曲调,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开始大量吸收外来曲调、节奏等;印象主义时期后,异国情调 的运用逐渐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历来比较盛行,随着新中国成立,西方乐器流传来中国,大量的音乐人才诞生,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国家支持音乐人才走出国境,学习西方音乐艺术。 从此以后,中国音乐中也渐渐出现了异国情调 的影子,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使中国民族曲调以一种新的方式流传。 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简单介绍异域情调 的意义、早期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为了更好地发现和演奏具有异国情调 风格的音乐作品提供辨别参考和建议。 袁菁婧关键词:异国情调 乐器 舞蹈 毛姆短篇小说中的异国情调 与他者形象 被引量:1 2021年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叶之震颤》对异国情调 和“他者”形象进行了大量的书写。本文以“他者”形象和“自我”身份为切入点,分析了异国情调 中的乌托邦构想、西方文明教化、女性化风景及多元文化的书写,阐释了“他者”中代表性的无名者、失语者、无知者与“下等人”的形象特征,指出毛姆通过异国情调 和他者形象的书写,反思了西方人的身份认知,进行了自我身份的思辨,意识到了跨文化认同危机的存在。 易连英关键词:毛姆 异国情调 缠绕的书写——析布索尼歌剧《图兰朵》的异国情调 被引量:1 2021年 布索尼的歌剧《图兰朵》从东方艺术中汲取灵感,挑战了真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戏剧原则,由此成为现代主义音乐剧场的先驱之作。文章分析了《图兰朵》异国情调 书写缠绕的动机,它既关于西方的自我评价,也基于对非西方他者的认识;既立足于自我完善的美学企图,又渗入了殖民主义的刻板印象。文章也反思了异国情调 书写的性质与研究方法。异国情调 作品位于跨文化音乐网络的关节点,其自我书写与书写他者的双重属性,需要研究者用全息、动态的视角进行分析。 徐璐凡关键词:布索尼 图兰朵 异国情调 现代主义 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回顾——1952年异国情调 的《国王与我》 2021年 1951年3月29日,音乐剧《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在百老汇圣詹姆斯剧院(St.James Theatre)首演。该剧由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创作音乐,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Ⅱ)创作剧诗和剧本,是两位老搭档继《俄克拉荷马》《旋转木马》和《南太平洋》之后合作的又一经典剧目。这部"以西方视角打造东方文化"的音乐剧所展现的"异国情调 "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热捧,在百老汇演出近3年. 朱亮关键词:经典剧目 《俄克拉荷马》 托尼奖 异国情调 音乐剧 旋转木马 城市身份的视觉建构:哈尔滨城市电影异国情调 特质探析 被引量:1 2021年 哈尔滨的电影文化几乎与城市文化同步发端,其影像历史丰富,特色鲜明,但其影史地位并未得到足够关注,关于城市影像特征也少有专门研究。文章结合哈尔滨的城市兴建与发展史,考察其城市影像状况,提取"异国情调 "作为哈尔滨城市电影的显性特质,并从城市形象的视觉再现手段、城市空间的影像虚构策略和异国情调 特质对于城市空间生产的反作用这三个方面探析这一电影特征对于哈尔滨城市身份的视觉建构作用。 李思扬关键词:城市电影 异国情调 身份
相关作者
杜平 作品数:44 被引量:134 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异国情调 信息素养 东方情调 英语学习 大学英语 葛涛 作品数:63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鲁迅博物馆 研究主题:考释 书信 佚文 手稿 《鲁迅传》 王立 作品数:489 被引量:750 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母题 主题学 佛经故事 《聊斋志异》 复仇主题 杨贤玉 作品数:24 被引量:173 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英汉翻译 英语专业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管新福 作品数:77 被引量:99 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近现代报刊 谢六逸 翻译 竹枝词 斯达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