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67篇“ 广西文学“的相关文章
《粤西诗载》中的广西文学景观书写
2024年
《粤西诗载》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汪森于康熙年间编成的历代有关广西的诗歌总集,上至秦汉,下至明末。从文学景观视角来看,《粤西诗载》所收录诗歌的空间建构,包括自然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一方面,《粤西诗载》关于山、水、岩洞的描绘,构成了自然文学景观书写;另一方面,《粤西诗载》关于风俗习惯、农业景观的描绘则构成了人文文学景观书写。历代文人寓桂期间对广西景观的书写,不仅让古代广西景观具有文学的属性,而且还具有丰富诗歌内涵和构建诗歌美学的诗学价值。
吕忠山
关键词:文学景观
地方性文学期刊的发展策略研究--以《广西文学》为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始终活跃着的广西唯一大型综合性文艺期刊,《广西文学》见证着中国边陲地区文学的快速发展、期刊出版的变迁,更是记录了四代边陲作家、编辑、出版社和读者文学互动成长的印记。近年来,地方文学期刊的研究逐渐成为...
韦雨杏
关键词:出版出版策略
当代广西文学的地方表达论略被引量:1
2022年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作家通过民族民间文学建立了广西文学的少数民族形象,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开始以现代性为目标,挖掘地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作家们逐渐突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将文学表达与自己熟悉的地域环境相结合,创建了个人化的文学地理空间,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化表达。广西文学也因此逐渐走向成熟。
陈代云
关键词:广西文学
谁的“乡土”? 如何“叙事”?--大时代广西文学的一个侧面被引量:1
2022年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正处于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而我们则处于一个更大的变迁的关键时刻,即乡土中国的转型。一方面,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正方兴未艾、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原先相对数量或绝对数量均堪称庞大的农村人口还无法被城市消化,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正是试图解决这一难题的国家规划方案。当然,作为现代化途径之一的乡土社会的转型,并不自今日始,而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现代早期的“农国”设想、乡村重建,到“农村包围城市”、集体化、知青上山下乡等。
张柱林许聪
关键词:广西文学农村包围城市乡土中国上山下乡
“新南方写作”视阈下的新世纪广西文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广西以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催生了一批异质性的文学作品。新世纪以来,广西文学由向外突围转向了对南方内在主体的发掘与建构,林白、朱山坡、李约热、小昌等一批作家立足广...
廖雪霞
关键词:语言
一段被忽略的广西文学史--1945-1949年的广西文学
2021年
桂林沦陷之后到全国解放以前的广西文学,亦即1945年到1949年的广西文学广西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广西作家作品作基础性的记述,为广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作一铺垫。
黄伟林
关键词:广西文学
论新时期广西文学去地域性写作
2021年
某个作家群里的作家,有着共同的生活地域,其文学创作蕴含相似的地理、环境、语言、风俗习惯等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属性。新时期以来,广西文学创作出现了地域色彩弱化的现象,一批代表性作家追求主流文化认可,追求先锋写作和个性化写作,不再把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当作自己的标签。而这与部分广西作家否认在文化上与广西的连结有莫大的关系,新时期广西文学呈现出去地域性写作的特点。
杨珩杨华
关键词:广西文学
百年广西文学再思录
2020年
广西文学从1919历经百年至今,走过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争鸣与交织,已形成一个既具地域特色又有现代特质的规模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基于地缘和历史因素而独有的多重文学传统的滋养,与在开放交互的时代语境下对现代话语资源的交融借鉴是推动它发展繁荣的核心力量。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讲述到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再到后现代文化冲击下的突围,广西文学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在西南边陲之地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学新貌。在这百年节点上回望其来路,细数闪光时刻、沉思不足之处,既是一次梳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随着又一个百年历程的启动,广西文学有望扩大其“边地”的圈迹,与中心连接、与世界对话,将其小地方与大历史的言说之声诉诸世界舞台。
曾攀
关键词:文学资源
广西文学的历史与未来--与评论家刘铁群的对谈
2020年
曾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当代广西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突围。从民族文学到区域文学,从三剑客到后三剑客,从独秀作家群到相思湖作家群,等等,可以说,文学桂军的内部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但也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和困境。
曾攀刘铁群
关键词:广西文学文学桂军三剑客区域文学独秀作家群
广西文学的边缘性焦虑——“百越境界”与“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论争考辩
2020年
“百越境界”和“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是新时期广西文艺界的重要事件,反映出广西文学深重的边缘性焦虑,蕴含着广西文学主体的既有历史与“新时期”之间丰富而复杂的紧张关系,对于广西地域文学的“边缘的崛起”和现代性转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1985年,梅帅元和杨克提出“百越境界”,主张弘扬百越民族文化传统,在“百越之地”的原始文化土壤之上融合西方的现代主义,以探索形成一种自成风格的地域性的文学现象。相较于“百越境界”,1988年由黄佩华、杨长勋、黄神彪、韦家武和常弼宇发起的“88新反思”更为激进,在对广西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之后,提出广西文学界应以地域作家群的形式冲击中国文坛。“88新反思”触发了席卷整个广西文艺界的“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作家和学者在“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中所提出的对广西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出路的见解和认识错综复杂又深具多重悖论性。
肖庆国
关键词:广西文学边缘性

相关作者

黄伟林
作品数:227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桂林文化城 抗战 南剧 抗战时期 广西文学
王德明
作品数:71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清代 广西文学 家族研究 文学家族 诗歌创作
李建平
作品数:152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抗战遗址 抗日战争 抗战文化 文化研究
王绍辉
作品数:33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广西文学 文艺 广西文化 文化软实力 和谐文化
刘铁群
作品数:70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桂林文化城 小说 鸳鸯蝴蝶派 市民社会 职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