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4篇“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相关文章
- 广州管圆线虫病被引量:11
- 2007年
-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于1935年由我国学者陈心陶教授发现并命名,是人体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的重要病原体。我国大陆1984年才发现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1996年前国内(除台湾)仅3例患者报道。近年来随着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的扩大,尤其是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已近100例,且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
- 陈晓光李华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膳食结构确诊患者脑膜炎
- 广州管圆线虫病被引量:1
- 2007年
-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是因吃了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淡水螺肉或软体动物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脊髓炎或脊神经根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 甘绍伯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
- 广州管圆线虫病
- 由于对广州管圆线虫病危害的机制及防治办法缺乏专著记述,使医护人员对之生疏,难以迅速作出明确的诊断与治疗处理,更缺乏预防措施,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危害,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为此,本书全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阐明产生广州管圆...
- 潘长旺主编
- 关键词:诊疗圆形线虫病
- 广州管圆线虫病
- 2006年
- 白菡李向春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亚热带地区病例报告先发现
-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WS/T 321—2010)在福建省和云南省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价
- 2024年
- 目的了解《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WS/T 321—2010)(简称《标准》)的实施情况,为《标准》的推广和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福建省和云南省的省、市、县和乡镇4级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对象自填问卷的方式开展《标准》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工作人员308人,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标准》知晓率为71.10%(219/308),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中,≥50岁(81.40%,35/43)、市级单位(79.76%,67/84)、疾控机构(88.24%,105/119)、从事寄生虫病防治工作(85.71%,114/133)、高级职称(82.86%,58/70)、本科文化程度(77.09%,138/179)、公共卫生专业(86.21%,75/87)等人群的《标准》知晓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和职称升高,《标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8.272、8.258,P均<0.01);知晓途径主要是业务培训(65.30%,143/219)和自主查阅(60.73%,133/219)。在《标准》的使用情况方面,知晓《标准》的调查对象中,有75.34%(165/219)会在工作中使用,15.98%(35/219)会经常使用。不同宣贯方式中,宣传资料的普及率最高(58.77%,181/308);75.32%(232/308)的调查对象认为专题讲座的宣贯效果好。能正确且完整掌握诊断原则、感染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和诊断类型等知识的调查对象人数分别为292人(占94.81%)、102人(占33.12%)、130人(占42.21%)、117人(占37.99%)和152人(占49.35%)。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占89.61%,276/308)认为标准的可操作性好或较好。宣贯力度对标准实施的影响最大(占80.84%,249/308)。91.88%(283/308)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不需要修订。结论《标准》仍适用于当前阶段的诊断需求,应继续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宣贯力度,提高其认知和应用水平。
- 黄春燕刘榆华谢汉国俞铖航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问卷调查
- 一种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尿液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的尿液生物标志物,所述尿液生物标志物为3,4,5‑三羟基‑6‑{[2‑(4‑羟基苯基)‑4‑氧代‑4H‑铬‑3‑基]氧基}氧烷‑2‑羧酸、2‑[3‑(磺氧基)苯基]乙酸、2‑辛烯...
- 吕志跃黄萍周云飞
- 波形蛋白在制备广州管圆线虫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波形蛋白在制备广州管圆线虫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广州管圆线虫病小鼠感染模型,发现小鼠感染后期脑组织波形蛋白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增加。利用Vimentin‑knockout...
- 吕志跃韦航覃秋华胡玥黄慧张钟元周旻昱杨修桢
- 一种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血清生物标志物及筛选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所述血清生物标志物为磷脂酰胆碱和/或溶血磷脂酰胆碱。所述标志物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大于0.9,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9,表明这两个指标预测性较好,可用于广...
- 吕志跃胡玥周旻昱黄慧马玉斌周洪利张钟元韦航覃秋华
- 山东省福寿螺种群调查及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病患病风险初探
- 2023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入侵生物福寿螺种群分布及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病患病风险,为相关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7-12月,选择济宁市兖州区、泰安市宁阳县、东营市东营区为福寿螺种群监测点,调查福寿螺种群及分布范围,采集活体螺样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基因鉴定,以肺检法检测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情况。同时,在济宁市兖州区开展哨点医院病例监测,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知晓情况及个人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在山东省3处福寿螺孳生地,共采集312份活体螺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均为福寿螺,经基因测序发现有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两个种群。肺检法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阳性螺。哨点医院共收治以头痛为主要神经症状者126人,但无符合纳入标准的监测病例。48.38%(134/277)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广州管圆线虫病,44.77%(124/277)知道吃螺蛳可能会患广州管圆线虫病,83.39%(231/277)无相关不健康饮食行为。结论山东省首次发现并报道入侵生物福寿螺,存在人群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风险。
- 王用斌刘军韩海涛王龙江李曰进马利君张本光孔祥礼闫歌郭云海许艳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福寿螺形态学鉴定基因鉴定
-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我国重要的新发食源性寄生虫病,多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该虫第3期幼虫的螺类、鱼、虾以及被第3期幼虫污染的蔬菜、水果和饮用生水等而感染。该病目前呈散发状态,病例相对少见,且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眼部等相关疾病。本文主要就广州管圆线虫的病原学和生活史、流行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对现阶段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李曰进许艳郗夏颖王龙江闫歌孔祥礼张本光王用斌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
相关作者
- 阴赪宏

- 作品数:541被引量:2,579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广州管圆线虫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急性胰腺炎
- 王小同

- 作品数:432被引量:1,640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脑出血 高碳酸血症 广州管圆线虫病 低氧
- 潘长旺

- 作品数:110被引量:4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病 阴道毛滴虫 弓形虫 单克隆抗体
- 纪爱萍

- 作品数:23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病 诊疗方案 流行病学 临床医师 误诊
- 王婧

- 作品数:119被引量:5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广州管圆线虫病 胰腺癌 流行病学 胃癌 肺孢子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