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平衡剖面技术“的相关文章
- 二维定量平衡剖面技术在雄安牛驼镇地区的应用
- 2024年
- 雄安新区为2017年设立的经济特区,为保障雄安新区地下工程安全建设、需要研究其地下地层变形特征,为雄安地区深部三维地质结构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针对雄安牛驼镇凸起,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过牛驼镇凸起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还原恢复,定量计算了牛驼镇凸起及其周边新生代地层横向伸展量和相对伸展速率、纵向地层压缩率和压缩速率。研究认为牛驼镇地区横向拉伸变形最快时期为孔店组—沙四段、伸展速率为0.5137 mm/a;最慢时期为馆陶组—平原组、伸展速率为0.017 mm/a,从古近系至新近系牛驼镇地区拉张伸展作用逐渐减弱。牛驼镇地区纵向压实-成岩作用最强烈时期为孔店组—沙四段、压缩速率为42.5 m/Ma。孔店组—沙四段是牛驼镇凸起区横、纵向地层变形程度和规模最大时期。还原恢复过程准确、定量,可为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创建和地质稳定性评价提供准确参考。
- 刘文峰司崇禄王宇涵李奇伟王军锋晋为真
-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
- 平衡剖面技术在台湾海峡盆地西部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以台湾海峡盆地西部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选取能控制区域构造格局的2条典型剖面,运用2D Move软件分别对其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并计算出各剖面不同时期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初步计算各凹陷在不同时期的基底构造沉降量,以此为基础对台湾海峡盆地西部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的伸展强度和基底构造沉降量在始新世和中新世之间均急剧减小,反映渐新世是一个构造转换时期;(2)研究区在新生代表现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持续断陷作用—中始新世差异升降—始新世末至渐新世隆升剥蚀—中新世之后稳定缓慢坳陷沉积;(3)台湾海峡盆地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演化阶段、中新世坳陷演化阶段和上新世—第四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 韦振权张莉帅庆伟易海钱星雷振宇王衍棠
- 关键词:平衡剖面
- 平衡剖面技术在DHY地区的应用
- 2015年
- 现今的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体现,是构造研究的定量化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体积(三维)或面积(二维)是守恒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手段对盆地的构造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研究区构造发育史,同时,在构造解释方面也提供了约束条件,减少了构造解释的多解性,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里一定有不合理的解释方案),对解决一些地区的基本构造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以DHY地区的剖面为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用反演法对该地区的构造解释方案进行了验证,并再现了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
- 于腾飞
- 关键词:平衡剖面构造发育史
-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与构造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地层长度、面积(2D)、或体积(3D)具有均衡性的基础上,并使用数学方法对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以再现地质构造原始几何形态,揭示构造发育过程及对地震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等。通过介绍平衡剖面技术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制作步骤,对河南某区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的加里东期运动为海西期煤系的沉积提供了稳定的条件;而后来的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山期等多期运动的叠合,导致区内构造发育,并在早期形成的断层面或二1煤层之上的软弱层段建造了广泛的滑动构造格局。
- 刘卫
- 关键词:平衡剖面地震解释
- 断层相关褶皱解释之平衡剖面技术被引量:3
- 2014年
- 从实际问题出发,扼要阐述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着重探讨了其应用研究。在介绍了与平衡剖面有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平衡剖面技术的研究流程和平衡剖面结果的评价标准,结合缅甸区块实际资料深入探讨其在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模式建立和检验调整地震解释以及在恢复挤压构造发育史方面的应用情况,显示了其在缅甸区块叠瓦状断层转折褶皱的良好应用效果,并获得剖面的水平延展量,同时也认识到许多潜在的客观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 韩文明
- 关键词:平衡剖面动力学断层相关褶皱
- 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
- 构造平衡剖面技术诞生于科学探索与油气资源勘探的结合,是构造分析的定量化研究。随着计算机领域以及地质领域的不断发展与结合,平衡剖面技术的计算机模拟逐渐地应用到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平衡剖面技术起初诞生于挤压地区的构造研究中...
- 杨文璐
-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构造发育史
- 文献传递
- 平衡剖面技术在东海丽水凹陷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4年
- 选取横跨丽水凹陷的典型地震剖面,应用平衡剖面分析技术,计算了丽水凹陷新生代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伸缩率。研究表明,丽水凹陷在新生代沉积过程中整体处于伸展状态。从时间演化上看,古新统月桂峰组、灵峰组沉积时期丽水凹陷处于强烈伸展期,且古新统灵峰组沉积时期的伸缩率总体大于月桂峰组;古新统明月峰组、始新统瓯江组和温州组沉积时期丽水凹陷总体伸缩率较小。从空间演化上看,丽水凹陷各演化阶段不同构造部位的伸缩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结合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了丽水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伸缩率的时空变化以及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对东海陆架盆地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的局部响应。
- 张田张建培张绍亮余逸凡唐贤君
- 关键词:海洋地质丽水凹陷平衡剖面伸缩率
-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 2013年
- 地震资料解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由于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效果,为定量化解释分析与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地质剖面的形成历经了上亿年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变形的地质构造在面积、地层厚度、不同层次的变形前后都会保持平衡的状态。本文将对平衡剖面技术进行分析和了解,并研究其在地震解释资料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
- 张卫东李鸿
-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地震资料解释
- 巴楚-麦盖提地区玉北区块构造研究及平衡剖面技术应用
- <正>断层是指地层内或多个地层间的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滑动位移的构造现象,其在地壳中广泛发育,短至几米,长至几公里甚至更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大,地层的压力、温度都在不断变大,而岩石也会慢慢由一个脆性,变得...
- 欧昶张仲培刘士林
-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平衡剖面技术
- 文献传递
- 巴楚-麦盖提地区玉北区块构造研究及平衡剖面技术应用
- 在对玉北地区的构造的研究过程中,先对其主要的构造活动期进行了解。在了解玉北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期次之后,针对过井地震剖面,对其主要构造形态进行细致研究。平衡剖面技术是通过几何学原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将变形构造全部复原成...
- 欧昶张仲培刘士林
-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平衡剖面技术
相关作者
- 张向鹏

- 作品数:11被引量:27H指数:1
-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平衡剖面技术 地震 三维地震勘探 分辨率 戈壁地区
- 夏斌

- 作品数:659被引量:7,136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
- 郭峰

- 作品数:25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 平衡剖面技术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
- 姜勇彪

- 作品数:130被引量:6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丹霞地貌 旅游地学 红层 丹霞 信江盆地
- 吴时国

- 作品数:254被引量:2,300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 深水区 南海北部陆坡 海底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