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篇“ 常规机械通气“的相关文章
高频振荡通气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婴幼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RSV肺炎婴幼儿。根据研究对象入ICU顺序,利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配至HFOV组及CMV组。记录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小儿危重评分、血气、呼吸机参数、氧合指数〔OI,OI=平均气道压(Pmean)×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100〕、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预后、肌松药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共28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接受CMV 15例,HFOV 13例。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入组前小儿危重评分和OI、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基础疾病及入组前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6 h,HFOV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例数、HR下降例数、心肺复苏(CPR)例数和OI均较CMV组明显降低〔HR(次/min):130(125,138)比144(140,160),RR(次/min):35(34,38)比40(35,45),SpO2下降例数(例:1比10),HR下降例数(例:0比6),CPR例数(例:0比4),OI:6.5(4.4,8.9)比9.3(8.0,12.8)〕,使用肌松药例数(例:3比0)和7 d液体正平衡量〔mL/kg:167.1(113.8,212.6)比90.8(57.8,112.7)〕均较CMV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均未出现气胸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且28 d内无一例死亡。结论应用HFOV治疗婴幼儿重症RSV肺炎较CMV可更早改善氧合水平和临床生理指标,减少HR、SpO2下降和CPR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肌松药的使用和液体正平衡,不增加气胸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用安全。
张瑾曲东任晓旭刘谷月吴雅慧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婴幼儿
常规机械通气对低体重或超低体重新生儿脑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常规机械通气对低体重或超低体重新生儿脑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的低或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78例(机械通气组),同期选取本院住院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低体重或超低体重新生儿为非机械通气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脑损伤发生情况等。根据影像学及Paneth分类法将机械通气组患儿分为非脑实质出血组(n=36)、脑白质损伤组(n=21)及非脑损伤组(n=21),比较三组患儿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机械通气组患儿非脑实质出血、脑白质损伤及总脑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非脑实质出血组患儿最高血氧分压(PaCO_(2))显著高于脑白质损伤组及非脑损伤组(P<0.05);脑白质损伤组患儿最低血氧分压(PaCO_(2))显著低于非脑实质出血组及非脑损伤组(P<0.05)。结论常规机械通气的非正常体重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风险增高,在临床中应对机械通气患儿脑损伤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田记旺胡方启
关键词:机械通气新生儿脑损伤脑室内出血脑白质损伤
成比例辅助通气常规机械通气对ARDS家猪模型的疗效比较
2021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生理盐水灌洗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猪模型,评价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模式对ARDS急性期家猪的疗效,旨在为治疗ARDS急性期呼吸支持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研究选取10只健康家猪,通过生理盐水给气管内灌注制作ARDS家猪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即PAV+组和常规机械通气(A/C VC)组,两组分别记录造模成功后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的指标。结果对于ARDS家猪,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VT)相似的情况下,PAV+模式下的气道峰压、平台压明显低于A/C VC模式下的气道峰压及平台压,且SpO_(2)显著优于A/C VC模式下SpO_(2)。结论与A/C VC比较,PAV+模式能以较低的峰压达到相似的通气效果且氧合功能优于A/C VC,更适合应用于ARDS患者。
高敏徐静张兴文韩小彤樊麦英宁凤玲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重症监护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探索
2020年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重症监护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行胸部手术患者中选出144例为对象,均在术后送至重症监护室,根据术后治疗分组: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ICU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2h后观察组的PaCO2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2h后的PaO2、SaO2、pH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中实施机械通气有助于促进患者呼吸状况改善,预防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孙远鹏
关键词: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机械通气肺部并发症动脉血气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和常规机械通气支持下院间转运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总结40例重症ARDS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转运情况,比较ECMO转运与常规转运的安全性及预后,评估该类患者院间转运的最佳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从外院转诊到本中心的40例重症AR...
齐振昌
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常规机械通气院间转运
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重症监护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ICU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2例胸部手术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送至ICU,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aO2和pH值均上升(P <0.05),PaCO2下降(P <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8.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胸部手术后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徐秋燕李新梅詹德利吴兴达余赞张向东
关键词:胸部手术机械通气重症监护
高频振荡呼吸机高频通气常规机械通气对NRDS致VALI患儿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对比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高频通气常规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随机选取98例NRDS致VALI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两组患儿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实验组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进行高频通气。观察治疗24 h后患儿的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 H值、Pa CO2及Pa 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儿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致VALI患儿通过高频振荡呼吸机行高频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王隆李晓娅
关键词:NRDS新生儿
肺保护性通气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73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肺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48 h,观察组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发生率为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血气相关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军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必净联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整体疗效。方法:将我院ICU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5),干预组接受血必净联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炎症介质含量、血清和外周血中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NE、IL-1β、IL-6、IL-8、IL-12P40、IL-18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D11b、PCT、sTREM-1、HMGB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血清中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清除炎症介质、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是治疗重症肺炎更为理想的方法。
黎宝红吴子廷董嘉怡
关键词:重症肺炎血必净机械通气炎症介质免疫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非常规机械通气的护理被引量:6
2014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目前有很多非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和方法,如俯卧位通气、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体外膜肺氧合(ECMO)、高频通气(HFV)等,临床中加强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RDS的病死率。
张俊英李鹏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高频通气

相关作者

郭光华
作品数:412被引量:1,11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烧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高频振荡通气 烫伤大鼠
付忠华
作品数:60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烟雾吸入性损伤 烧伤
杨敬平
作品数:234被引量:9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脓毒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孙德俊
作品数:84被引量:485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肺间质纤维化 MICU
王少根
作品数:42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吸入性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烧伤 高频震荡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