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7篇“ 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文章
市政污水处理厂中深度脱氮工艺应用研究
2025年
在城化迅猛发展进程中,市政污水处理需求急剧增长,深度脱氮作为提升污水处理水平的关键途径,备受关注。深度脱氮工艺不仅能有效去除氮污染物,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还能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鉴于传统脱氮工艺在处理效果与能耗方面存在不足,研究者们探索出厌氧氨氧化(ANAMMOX)法、反硝化滤池、膜生物反应器等新型深度脱氮技术,这些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降低能耗和提高脱氮率,为市政污水处理厂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案。但深度脱氮技术实际应用中面临设备投资高、运行稳定性差等挑战,综合考量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其进一步优化和推广仍需更多实践验证与技术支持。
申捷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深度脱氮反硝化滤池ANAMMOX
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基坑支护设计对策研究
2025年
随着城化进程的加速,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为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首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基坑支护进行系统分析,依据地质条件、基坑形状和深度等参数,制定了基坑的设计方案。然后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显示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减小地基压力,提高基坑稳定性,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结果表明:这种基坑支护方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进一步推广应用将对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这一研究可以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市政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唐华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设计基坑稳定性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烧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烧结处理装置,包括:烧结外框,烧结外框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两侧处均连接设有侧板,上板、下板、侧板上均设有长条孔,侧板内侧且位于下板后端处连接设有挡...
赵路生张帆刘梵马晓泉
市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对水质提升的影响探讨
2025年
在环保标准日益严苛的当下,市政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难题。研究人员将研究核心置于AAO、MBR等污水处理基础原理与水质提升的关联上,通过深度剖析AA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阶段的反应,以及MBR工艺的膜截留作用,发现二者协同可高效去除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实现达标排放,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水生态意义重大。
孟亭亭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
BIM技术下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探究
2025年
BIM技术能够预先展示设计成果,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方案。本文主要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为对象,在分析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探索了BIM技术下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的具体设计,旨在为市政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王阳杨福文
关键词:BIM技术
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运行效能与机理分析
2025年
近年来,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相比于化学以及物理处理法,生物除磷工艺的优势明显,即成熟度高、操作过程简单便利、处理效果好等,值得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生物除磷为切入点,以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除磷工艺机理,深入分析生物除磷运行效能,以为污水处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据。
方志娟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运行效能
OAAO-MBR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2025年
针对太湖流域某全地下式市政污水处理厂改良型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AO-MBR)处理工艺存在的出水TN难以稳定达标的困境,采用基于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优化控制的兼氧-微氧-微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OAAO-MBR)工艺进行提标改造。通过对运行环境的合理调控,实现出水水质的稳定提升。研究结果表明,OAAO-MBR工艺的膜出水COD、NH_(4)^(+)-N、TN、TP分别控制在30、1.5、10、0.3 mg/L以内,均能满足苏州特别排放限值规定的出水水质。与改造前同期相比,OAAO-MBR工艺对脱氮的碳源消耗减少了33.16%。结合各处理单元氮污染物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推测,Nitrospira和Ellin6067在微氧Ⅰ区起短程硝化作用,Nitrospira与Nitrosomonas在好氧区起硝化作用;反硝化反应广泛存在于各处理单元中,其中Bacillus作为典型好氧反硝化菌在好氧区发挥重要作用。
赵凯宁唐升引邓岳鹏张诗剑杨锴郭民张锡辉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厂
市政污水处理厂结构框架对生化处理工艺效率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理念主干可总结为结构承载与变形满足要求即可。但是随着污水处理要求不断加严的今天,此设计理念已与现时工艺需求逐渐脱节,新的结构设计理念急需出现。本项研究依托实地考察、数据挖掘与数值模拟等技术途径,深入剖析各类结构框架对生物化学处理技术效能影响的内在机理,探索切实有效的结构改进途径。研究发现架构布局对水力效能、氧气传输效能及工艺调整的灵活性施加具有多层面影响,钢结构框架在施工成效与施工简易性上优势明显,化学需氧量达标几率预估为83%至86%,运行能效比值为0.24千至0.27千瓦时每立方公尺;模块化构架迅速安装,但处理结果波动性高。依托既得成果,本项研究倡导依据工艺需求的结构优化途径,合理安排柱距、简化水下构造、精细接缝布局,为污水处理设施结构升级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陈阳漫张荣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工艺效率优化设计
市政污水处理厂中地下结构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2025年
市政污水处理厂地下结构防渗漏工作中,防水材料性能局限、施工工艺难题、防水节点处理复杂以及地质条件影响等因素,使得优化防渗漏技术十分必要。专业人员应结合实际工况精准选择防水材料,借助小型设备、智能温控等改进施工工艺,运用多层复合密封等强化防水节点处理,通过井点降水、添加外加剂等应对地质条件变化,以此提升防渗漏性能,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保护生态环境。
钱瑨邱健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厂地下结构防渗漏技术
某合流制区域内市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的研究与分析
2025年
在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及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某合流区市政污水处理厂长期存在进水浓度偏低的情况。文章以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进水水质长期偏低的原因。研究通过对其上游暗涵及支管涵水质进行摸排调查,采用倒排法对上游暗涵分区、分阶段实施各区段主支管涵关键点位的采样,并及时将样本送往水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根据化验结果,分析影响进水浓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污水管线沿程污染物浓度受支管涵水质和外源水质的影响较大,严重冲击主管涵水质,导致污染物浓度降低;管涵沿程污染物浓度呈衰减趋势,推测是由于污染物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降解或下渗。因此,建议后期针对地下水、施工排水等外源性污水入侵问题,进一步排查暗涵和管网外水入侵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和运行优化。
李明蔚李维陈聪邹静
关键词:合流制排水系统市政管网水质分析

相关作者

王冠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物联网 市政污水处理厂 大数据 系统架构 智能配电系统
于洸
作品数:16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高分子絮凝剂 含油废水 内循环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活性焦
黎艳
作品数:47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组件 排水管渠 液位测量 模拟数字转换器 流速测量
林海
作品数:326被引量:1,758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沸石 重金属 矿山酸性废水 萤石 黄铜矿
王珏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问卷调查 污泥脱水 污泥处理装置 污泥处理 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