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巴什基奇克组“的相关文章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水体产能解释——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为例
2025年
地下水是油气流转的动力和载体,其地球化学特性和流动模式与油气的产生、迁移、聚集、保存紧密相关。库车坳陷克深地区以CaCl_(2)水型为主,表现为高矿化度;总矿化度与Cl^(-)和Na^(+)+K^(+)离子浓度呈正相关;Mg^(2+)和Ca^(2+)离子浓度随总矿化度升高而增大;SO_(4)^(2-)和HCO_(3)^(-)离子浓度与总矿化度呈散点关系;地层水水型可划分为过渡带水、夹层水、凝析水及水层水四类。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地层凝析水对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产水量通常较低,气井往往能够实现高产气流量,且能保持稳定;夹层水体由于规模有限,产能受致密层影响,致使产能差异显著,通常气井初始阶段,水的产出量相对较高,后随开采持续,气体产出量逐步上升,产水量则逐渐减少;水层水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性产能;过渡带水体特征通常具较低的油压、少量的产气量和产水量,不具备工业开采的价值。明确地层水的不同类型,可为准确把握气藏规模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谷晓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层水化学特征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储层中石英胶结物成因机制
2025年
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储层中常见石英胶结物,通过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薄片鉴定资料分析、激光微区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石英胶结物的微观特征、分布特征以及成因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下石英胶结物干净无杂质,通常以加大边或充填孔隙的形式存在,还常见其在裂缝中形成自形—半自形石英。按照阴极发光特征可将石英胶结物分为两期,第一期在阴极射线下几乎不发光,呈蓝黑色,第二期发光略亮于第一期,呈紫黑色。横向上,石英胶结物主要分布在克深和克拉3段,在大北段东部其含量也较高;纵向上,石英胶结物主要分布在靠近不整合处。第一期石英胶结物Li、Al含量普遍高于石英颗粒,Ti含量低于石英颗粒。第一期石英胶结物的物质来源主要为溶解的长石,成岩流体为大气水。白垩纪末研究区发生构造抬升时,大气水淋滤溶解了大量长石而富含H_(4)SiO_(4)、Na^(+)、Ca^(2+)等物质,当H_(4)SiO_(4)达到一定活度时,石英即发生沉淀。第二期石英胶结物成因可能和有机酸充注有关,也可能和黏土矿物转化有关,有机酸沿构造裂缝充注到储层中,溶解了附近的长石并发生石英沉淀,黏土矿物转化释放的SiO_(2)被泥岩排出的地层水带到附近裂缝中产生石英胶结物。
王健王健操应长杨海军操应长汪顺宇
关键词:巴什基奇克组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致密砂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5年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储层物性和油气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主要发育剪切缝和张性裂缝,且以高角度缝和直立缝为主,未充填和半充填裂缝占比较大;克深A、克深B气藏裂缝的平面分布差异主要由构造位置和应力演化的不同所导致,其中克深A气藏裂缝有效性优于克深B气藏。②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密度和有效性存在差异,背斜高点部位裂缝有效性最高,鞍部和翼部近断裂处虽裂缝密度大但有效性较低;砂岩中裂缝有效性高于泥岩;砂、泥岩厚度比与裂缝密度呈非线性关系,当砂岩厚度和泥岩厚度的比值达到6.1时,裂缝密度出现最大值,当比值大于6.1时,裂缝密度逐渐减小。③研究区裂缝的发育可提高致密砂岩储层的渗透率,裂缝网络系统可有效连接低渗透储层,提升了油气的成藏效率、运移能力和富集程度。
卫欢单长安朱松柏黄钟新刘汉广朱兵吴长涛
关键词:致密砂岩裂缝密度巴什基奇克组白垩系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物特征及地质意义——以库车坳陷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为例
2025年
构造裂缝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及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薄片、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分析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特征与裂缝开启闭合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造体制下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三期构造裂缝,形成时代越晚,裂缝充填度相对越低;裂缝中主要充填方解石、石英和硬石膏等胶结物,裂缝中多期次方解石胶结物和石英桥反映了构造裂缝开启闭合频繁;多期次裂缝能有效沟通上下地层,形成相对开放的流体系统,对改善储层有促进作用;也为认识深层储层形成机理提供新思路。
罗威
关键词:致密砂岩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致密砂岩力学性质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为查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致密砂岩力学特性,结合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场问题,采用三轴压缩实验定量研究了围压、流体和加载速率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的规律,并初步分析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砂岩试样最大主应力差、弹性模量均随着围压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其微观原因在于围压增大使岩石内部质点彼此之间距离缩短,增强了岩石的内聚力,颗粒之间不易离散;砂岩试样经历低围压脆性→脆—韧性转换→高围压韧性变形破裂演化的过程。与干燥砂岩试样相比,纯净水浸泡样、150 g/L溶液浸泡样、250 g/L溶液浸泡样和350 g/L溶液浸泡样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分别为67.71%、61.45%、64.69%和57.32%,纯净水浸泡造成的降低幅度最大,流体矿化度的升高能够减弱岩石力学参数弱化的趋势;晶体表面结晶和双电层厚度变化是上述变化规律的重要控制因素。在较低的加载速率条件时,砂岩试样的最大主应力差、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值都较小,但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增速较快;当加载速率达到一定关键数值之后(本次实验为0.05 mm/min左右),岩石力学参数值增速变缓。
徐珂鞠玮张辉梁艳尹国庆王志民徐浩然张玮梁景瑞
关键词:岩石力学性质加载速率流体类型巴什基奇克组白垩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中深层砂岩储层孔隙保存机制
2024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英买力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砂岩储层物性好,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综合利用岩心观察、系列薄片(普通、铸体、阴极发光及包裹体)、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资料和成岩过程重建与物性恢复技术,分析英买力地区中深层巴什基奇克砂岩储层的岩性与物性,探寻其孔隙特征与保存机制,划分储层类型和明确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该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低,其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其次为次生孔隙,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巴什基奇克中深层砂岩原生孔隙得以保存主要在于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与经历的成岩和成储演化:首先砂岩形成于高水动力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不断叠置的河道形成了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水道复合砂体,强水动力使得砂岩碎屑颗粒含量高、分选较好,为原生孔隙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早期长期浅埋和后期快速深埋的埋藏演化方式使砂岩经历了较弱的压实作用改造,同时晚期深层超压作用大大增强了砂体抗压实能力,残余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最后坳陷不断降低的古地温梯度使得残余原生孔隙得以有效保存。
张亮朱毅秀朱毅秀周露蒋俊熊荣坤蒋俊
关键词:原生孔隙巴什基奇克组白垩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巴什基奇克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演化规律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季节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特征,以巴什基奇克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讨论了水下分流河道接触关系及迁移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巴什基奇克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为200~1500 m,沉积物砂地比高,河道迁移频繁,迁移叠置样式为间湾相隔型、拼接型和切割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整体较好,迁移叠置后可形成孔渗性能较好的连续优质储层。明确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规律对于牙哈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华童林小兵张萱王壮生范峻铭王贵华柳远松
关键词:巴什基奇克组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储层中钠长石胶结物成因机制
2024年
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薄片鉴定资料分析、激光拉曼、激光微区分析多种手段,对钠长石胶结物的微观特征、分布特征以及成因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下钠长石胶结物十分干净,通常以加大边或长条状单晶体的形态发育,在正交光下常见聚片双晶。横向上,钠长石胶结物主要分布在克深段南部、大北段西部和南部以及博孜段东部和北部,在大北段北部和克拉3段北部几乎不发育;纵向上,钠长石胶结物在靠近不整合处含量较高。储层中的钠长石胶结物纯度极高,拉曼光谱特征显示为低温钠长石,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发生溶解的长石颗粒相似。钠长石胶结物的物质来源为溶解的长石,亲缘流体为大气淡水。白垩纪末研究区构造抬升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解了大量长石而富含H_(4)SiO_(4)、Na^(+)、Ca^(2+)等物质,大气淡水在越靠近地表的部位作用越强烈,因此在靠近现今不整合处沉淀了较多钠长石。大气淡水中的Na^(+)、H+活度比和H_(4)SiO_(4)活度在低地貌地区较高,有利于钠长石发生沉淀,钠长石胶结物富集在古地貌较低的地区。开放环境下钠长石含量较低的不整合附近或古地势较高处为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区。
杨海军王健王健莫涛朱文慧朱文慧丁海燕冉逸轩
关键词:巴什基奇克组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段巴什基奇克超深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
2024年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段巴什基奇克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演化复杂。在岩心观察描述、多尺度显微分析及相关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博孜段巴什基奇克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进一步建立了储层成岩演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层段的储层在埋藏后的发育演化过程中,先后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以及交代作用4种成岩作用。储层经历了较强的垂向和侧向压实作用。胶结物类型多样,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和膏质,其次为石英和钠长石,常见自生赤铁矿,在博孜102井、博孜21井和博孜22井的局部层段还可见较多的方沸石胶结物。溶解作用的对象主要是长石颗粒、长英质岩屑和石英颗粒,博孜102井、博孜21井和博孜22井的局部层段还可见较多的方沸石胶结物被溶解,极少见碳酸盐胶结物发生溶解。储层中发育的交代作用主要有碳酸盐和膏质胶结物交代石英、长石和长英质岩屑等碎屑颗粒。博孜段巴什基奇克储层经历了浅埋藏压实作用-大气水长石溶解/石英、钠长石胶结→第1期碳酸盐胶结/第1期膏质胶结/石英溶解→第2期碳酸盐胶结/第2期膏质胶结→方沸石溶解/长石溶解的成岩演化过程。
蔡振忠王健王健莫涛王翠丽孙欣宇朱文慧朱文慧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组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隐性断层特征与发育模式
2024年
库车坳陷作为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盐下叠瓦状构造楔发育,多个断片在巴什基奇克发现了天然气藏。随着气藏的不断开发,多个气藏发生不同程度水侵,前人研究表明,隐性断层作为沟通底水或边水的高渗透通道,是导致水侵的主要原因,能否有效识别隐性断层直接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然而,由于膏盐岩层的影响,盐下构造的地震分辨率较低,使用地震属性方法识别隐性断层难度较大。本次以大北地区为例,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思路,在钻井与地震属性方法识别的3条隐性断层基础上,通过断距—距离曲线分析主干逆冲断裂的分段性,并结合应力分析,建立了两种隐性断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隐性断层的形成受局部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的共同控制。主干逆冲断层构造转换带是隐性断层优势发育位置,随着断层发生分段生长连接,构造转换带将由挤压应力状态逐渐变为走滑应力状态,形成的隐性断层走向也将发生变化。区域应力的走滑分量则是控制北东向隐性断层远离主干边界断层后走向,维持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次研究成果将为库车坳陷隐性断层的识别和预测提供重要的地质约束。
金江宁易泽军李青王海学屈元基姜涵博李志豪何韫多
关键词:逆冲断裂发育模式

相关作者

王贵文
作品数:271被引量:2,370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成岩相 测井识别 测井 成像测井 塔里木盆地
赖锦
作品数:96被引量:77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成岩相 测井识别 测井 须二段 测井评价
信毅
作品数:113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测井数据 裂缝 电成像 电阻率 孔隙度
朱文慧
作品数:29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克拉苏构造带 超深 巴什基奇克组 塔里木盆地 盐下
高志勇
作品数:172被引量:1,64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白垩系 塔里木盆地 前陆盆地 侏罗系 储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