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8篇“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组件及光解杂质检测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光解杂质检测设备,涉及药物分析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工装板,两个工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
- 何宜成张仕丽张宝成孙义明薛焰刘灿
- 一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便于清洁内部的药液储存罐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便于清洁内部的药液储存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储存的药液储存结构,所述药液储存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储存罐本体,所述储存罐本体的顶部固定...
- 张石于金波郑红梅
- 一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抗氧剂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抗氧剂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固相萃取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处理,并在洗脱前增加特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清洗固相萃取柱上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步骤,避免了乳酸左氧氟沙星对2,...
- 杨俊免马明卓李彪韩倩茹骆会茹宗莹莹崔雪妹郭雅玮
- 国家集采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原研药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省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10月20日至2022年10月20日诊断为CAP并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患者相关临床信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组间差异,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后,集采组纳入患者117例,原研组纳入患者117例。两组用药第七天临床治疗有效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体温、给药疗程(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用药后肝肾功能异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原研药品治疗CAP的效果与安全性相当。
- 蔡鸿福陈如月林靖雯曾晓芳曾晓芳曾晓芳王之舟刘茂柏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原研药疗效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与原研药安全性监测及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广州绿十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与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原研药)的安全性进行主动监测及分析。方法本研究资料来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动监测并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报告涉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原发疾病、用药至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收集到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30份,涉及患者30例。仿制药组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20~91岁,中位年龄43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2例。原研药组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20~96岁,中位年龄56岁;无严重报告。仿制药组21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36例次,原研药组9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3例次;涉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及用药部位等,主要以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仿制药组15例次,占比41.7%;原研药组6例次,占比46.2%);仿制药组发生2例严重不良反应,均为过敏性休克。经停药,换用其他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等处理后,仿制药组治愈5例,好转15例,不详1例;原研药组治愈2例,好转7例;仿制药与原研药均无死亡病例。仿制药组门诊和/或住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7%(21/29557),原研药组门诊和/或住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9/106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3,P=0.669)。结论主动监测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仿制药的安全性与原研药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杨燕妮黎曙霞张晓娟金伟军陈明浩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仿制药原研药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
- 2024年
- 为建立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钠离子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从而计算出其中氯化钠的含量,本实验采用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检测谱线为589.00 nm,灯电流为4.0 mA,狭缝宽度为0.7 nm,空气流量为0.0 L/min,乙炔流量为1.2 L/min,燃烧头高度为10.0 mm。实验结果测得钠离子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9%(n=9),钠离子(氯化钠)的平均含量为98.8%。该结果证明本法简便、准确、快捷,适用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蓝肖梅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钠离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红藤散结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红藤散结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红藤散结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月经恢复正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61.22%(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及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月经量正常率、月经时长正常率及月经周期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散结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 蒋云云王立霞
-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月经恢复子宫内膜厚度
- 离子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氯化钠含量方法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氯化钠含量方法。方法:用阳离子交换柱Dionex IonPacTMCS12A(250 mm×4 mm);保护柱:DionexIonPacTM CG12A(50 mm×4 mm);以20 mmol/L甲烷磺酸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阳离子抑制器和电导检测器检测;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5μL。结果:钠离子在20~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1.0;重复性实验RSD为0.31%;中间精密度RSD为0.3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样品在48 h内稳定;柱温和流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该方法可准确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
- 肖敏申景丰蒋芙蓉杨一刘再徳赵俭
-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
- 保妇康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盆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腹疼痛、白带异常、腹部坠胀及炎性包块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短于对照组,盆腔积液深度浅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确切,可加快临床症状消除,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 秦研研
-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保妇康栓左氧氟沙星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 2024年
- 分析反复住院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2例,以颜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传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反复住院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王军
- 关键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反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