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377篇“ 工程应用“的相关文章
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2025年
随着城市更新行动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城市进入了新的、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黄河冲积平原地区土层具有水敏感性强,受施工振动、加卸载扰动影响显著的特性.在多项基金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0余年攻关克难,项目团队在基坑及隧道穿越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城市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郭院成李永辉黄茂松周同和靳军伟木林隆赵世永李明宇李耀良陈文刘兴旺崔天麟胡琦张中善彭飞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城市更新安全控制技术项目团队近接施工
跨海桥梁基础多因素影响下的波流耦合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
2025年
跨海大桥所在工程海域面临强台风及其引起的大浪、急流等恶劣海洋环境威胁,且桥梁结构采用大尺度高桩承台群桩基础,涉及结构安全校核时,无法利用规范或经验公式计算其受到的波流力。因此采用了比尺为1∶40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通过波高、周期、水位、冲刷深度等多因素影响的试验组合,论证桥梁基础(承台和群桩)受波流力的影响,揭示了多因素影响与结构受波流力之间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利用本次成果,以及类似工程--深中通道岛桥结合部桥梁基础受力试验成果,进一步拟合了基础结构受波流力的经验公式,成果不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宁华宇史虎彬刘军其戈龙仔刘海源
关键词:桥梁基础模型试验工程应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2025年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引领;通过柔性分类引导高校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强化了标准驱动作用;创新引入“1+3+3”报告、采用“线上线下”评估方式,紧扣信息时代数字赋能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通过以评促建促进内外循环,引导高校关注质量根基,培育“五自”质量文化,不断激发质量保障的内生动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主动适应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价值引领、标准驱动、数据赋能和内外循环,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质量服务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罗璇李焕武杨友昌
承前启后,守正出新,努力开创学校文化建设新局面——关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5年
创办于1938年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栉风沐雨,数度搬迁,几经更迭,发展为今天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86载的砥砺前行,孕育了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赋予了学校文化建设新的使命,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大力倡导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校坚持“三为三根”的办学定位,以“五地五区”建设为工作路径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以具备“四心四能”的磅礴乌蒙人为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品牌。
肖建宗
关键词:文化建设
隧道超前长管棚力学响应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
2025年
为研究隧道超前长管棚的承载机制和结构响应,考虑管棚搭接和两端支承条件的影响,建立超前长管棚力学响应理论模型,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给出管棚不同位置挠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不同管棚直径、不同开挖步距和考虑管棚搭接对管棚挠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为工程背景,对该隧道合理开挖步距进行优选。计算结果表明:1)所建模型相较于现场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仅为8.14%;相较于不考虑管棚搭接的悬臂梁模型,考虑管棚搭接可以消除管棚挠度不合理上拱的现象。2)随着管棚直径不断增大,管棚最大挠度逐渐降低,但降低效果逐渐减弱。3)海沧隧道开挖步距为1.2 m时,相较于无管棚时拱顶挠度降低67.35%,并调整初期支护最大主应力至更加均匀的状态。
崔凌岳
关键词:隧道工程超前长管棚工程应用
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长寿命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2025年
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是一种胶粉掺量大于30%的高性能沥青材料,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高低温等性能,尤其是提升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按照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总体要求,雄安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创新应用了大掺量胶粉沥青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长寿命路面结构采用典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采用了3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层,上面层轮胎胶粉掺量为30%,中面层胶粉掺量为40%,下面层胶粉掺量为50%。经过室内试验分析和工程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该长寿命路面结构显著提升了路面整体承载能力和表面层耐久性,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长寿命路面结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秦逸轩许斌
关键词:道路工程长寿命路面工程应用
迈向智能网联的可变限速控制研究综述:技术演进、工程应用和未来展望
2025年
【背景】由于先进建模、管控与智能网联化技术的不断融入,可变限速控制技术作为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处于技术革新与建设落地并存、控制手段与控制对象不断演化的重要发展节点。【目标】探究迈向智能网联的可变限速控制技术演进路线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应用工程实践时,快速提取可能关注的核心要素。【方法】基于“控制目标-控制手段-控制策略-测试验证”逻辑链,对可变限速策略的技术演进和工程应用进行梳理,并使用Citespace工具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数据】中国知网近10年(2013—2023)174篇相关文献,Web of Science近20年(2003—2024)978篇相关文献,以及美国、欧洲与国内14个较为典型的可变限速工程应用。【结论】梳理并验证了可变限速技术从理论技术突破到实际场景导向再到管控手法革新和要素精细化分析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其在智能网联技术支撑下的“精细化-适用性-协同性”发展方向。
龚思远郑国辉曾露马玉倩王忻歆吴霞
关键词:智能交通可变限速技术演进工程应用混合交通流
预制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及工程应用
2025年
以天星港大桥工程为例,研究预制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和设计图纸,确定预制箱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针对其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完成张拉施工和压浆施工,满足满载情况下的标准,可保证预制箱梁的施工质量。
崔圣月
关键词:预制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桥梁工程施工要点
早强剂-水泥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
2025年
为加快工程进度,一般采用添加早强型外加剂以提高水泥浆液的早期强度,选取氯化钙、硫酸钠、三乙醇胺、合成甲酸钙、HR-SA15种早强剂,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早强剂作用下水泥浆液的流动度、收缩率、抗压强度,从而揭示不同早强剂类型对水泥浆液早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早强剂均能够满足现场注浆需求,确保水泥浆液的流动度可以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合成甲酸钙-水泥浆液在60 min内的流动度增幅较大,缓凝效果明显;其余早强剂-水泥浆液在60 min内的浆液流动度稍有增加,但增幅不大。(HR-SA1)-水泥浆液试件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普通水泥浆液试件,而其他4种早强剂对水泥浆液抗压强度提高效果均不明显。(HR-SA1)-水泥浆液试件终凝后平均收缩量及收缩率较低,远低于其他早强剂-水泥浆液试件的平均收缩量及收缩率。经青岛市某地铁车站预应力锚索施工现场验证,(HR-SA1)-水泥浆液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值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为HR-SA1早强剂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启军李韵廷白晓宇张双武冯家亮乔凤阳闫楠
关键词:早强剂水泥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率
基于OBE理念下制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25年
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OBE理念为导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于育人理念、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大大提升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制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黄玉兰王艳红赵蕊刘传雷于思淼
关键词:制药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关作者

李术才
作品数:2,531被引量:12,173H指数:5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隧道 模型试验 隧道工程 相似材料 注浆
王元清
作品数:1,208被引量:5,920H指数:3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
研究主题:有限元分析 钢结构 高强度钢材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何满潮
作品数:910被引量:10,254H指数:5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切顶 岩石力学 岩爆 大变形 无煤柱
罗安
作品数:1,376被引量:6,741H指数:4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有源电力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无功补偿 逆变器 电能质量
石永久
作品数:912被引量:5,290H指数:3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
研究主题:有限元分析 钢结构 高强度钢材 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