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7篇“ 工程地质分区“的相关文章
- 基于工程地质分区的某钨矿爆破参数优化
- 2024年
- 针对复杂岩性矿山爆破参数单一所导致整体爆破效果不佳、大块率高、存在根底、边坡不平整等问题,通过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爆破参数优化现场试验进行爆破工程地质分区,将该矿区分为Ⅰ~Ⅵ区,并基于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地质强度调查及现场爆破试验提出适用于不同分区的预裂爆破及深孔台阶爆破参数。试验结果表明:Ⅰ区废石、Ⅳ、Ⅴ、Ⅵ区预裂爆破建议单耗0.3 kg/m^(3);Ⅱ区预裂爆破建议单耗0.32 kg/m^(3);Ⅰ区矿石预裂、采矿爆破单耗为0.38~0.39 kg/m^(3)。Ⅰ、Ⅱ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65~0.70 kg/m;Ⅲ区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建议线装药密度0.4~0.5 kg/m;Ⅳ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4~0.57 kg/m;Ⅴ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7~0.60 kg/m;Ⅵ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2~0.54 kg/m。该爆破参数下,矿山预裂爆破半孔率达85%以上,采矿爆破平均大块率从20%降至10%,降幅达50%。
- 刘连生夏胜明曾鹏曾鹏熊良锋赵奎詹克军余琦波
- 关键词:台阶爆破参数优化预裂爆破
- 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勘察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 2023年
- 研究目的:位于四川盆地的成渝地区正在推进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红层盆地”,其特殊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给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带来诸多挑战,本文根据建成和在建的多条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期厘定面向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勘察的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结论:(1)基于“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建立了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影响因子的四川盆地工程地质分区原则;(2)构建了面向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勘察的五大工程地质区,厘清了各大分区周界范围、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减灾选线控制因素、勘察重难点等;(3)工程地质分区有利于根据分区特点采取更有效的勘察方法,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勘察方案,从源头规避地质风险,实现精准勘察目标;(4)本研究成果对后续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 陈明浩赵晓彦张广泽颜宏毅王朋
- 关键词:四川盆地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勘察
- 大型露天矿岩体工程地质分区及边坡岩土强度参数取值
- 2023年
- 露天采场的开采过程中地质情况被逐步揭露,因此单一的边坡设计及施工参数无法适应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必须要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合理优化边坡参数。以某大型露天矿山为研究对象,对已揭露的地层进行划分,同时进行现场结构面调查分析,建立完善的地质模型,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对采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在各地质分区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分析破坏模式。通过室内试验及工程类比法确定岩土强度参数取值,根据边坡整体稳定和台阶边坡局部稳定状态,分别对冲洪积层、灰岩、灰岩破碎带和斑岩破碎带的强度参数进行了反分析,给出了露天采场边坡岩土强度参数取值。
- 李其在董志富周癸武
- 关键词:露天开采工程地质分区反分析地质模型
- 铜矿岭不稳定斜坡类型识别与工程地质分区
- 2022年
- 高速公(铁)路路基、隧道和桥梁工程等常常因地质灾害的存在而影响正常使用,尤其是类型不明的不稳定斜坡,明确地质灾害类型是影响不稳定体治理方案的首要任务。以宜巴高速公路铜矿岭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分析和监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判明了铜矿岭不稳定斜坡类型。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不稳定斜坡上部为残坡积物,下部为反倾结构的粉砂岩;结合位移监测数据,判定该不稳定斜坡变形存在多个剪切滑移带,但主要分布于松散堆积物内部,综合判定该不稳定斜坡为深层蠕动变形体;依据变形大小和变形方向变化特点,最后将该变形体分为两个大区,Ⅱ区又可细分为2个小区,并指出Ⅱ_(2)区是未来防治的关键部位。研究成果为该不稳定斜坡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证明传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分析与位移监测相结合是开展不稳定体类型判识,确定边界范围的有效手段。
- 贾伟罗昌宏董钊汪鸣飞刘小红包刘磊
-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工程地质分区
- 广东省某城区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与地质特性评价
- 2022年
- 地质条件是影响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做好施工前的工程地质分区与地质特性评价对工程施工工期及质量可靠性具有重要保障。以广东某城区为例,对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与地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地壳的稳定性、地貌形态,并综合考虑岩性特征、成因类型、岩土体结构,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14个亚区和10个地段;针对各分区对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评价,以期为区域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张哲
- 关键词:工程地质分区地质特性
- 商丘市规划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对黄河冲积平原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环境等要素,通过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平原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商丘市为例,通过对商丘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进行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以地貌成因类型、岩土层性质与结构组合类型、是否存在密实砂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为依据,将商丘市规划区划分4个工程地质段。在此基础上,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了商丘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建设情况比较符合,为规划区各板块功能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文韬郭明伟
- 关键词: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分区
- 兰考县城市规划用地工程地质分区及工程适宜性评价
- 2022年
- 基于目前兰考县存在的工程地质突出问题,结合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以兰考县自然因素成因划分了2个工程地质区和2个亚区,依据工程建设层内垂向土体的成因、岩性、物理力学特征,划分了3个地质分段。建立了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了5个一级评价因子,12个二级评价因子,采用多因子加权指数和法,对规划用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4个大区,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 张公刘承勇王帅
- 关键词:工程地质
- 浅谈“三旧”改造项目规划工程地质分区——以广州市荔湾区葵蓬村为例
- 2022年
- 基于荔湾区葵蓬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基础,通过对规划区区域地质背景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等特点的归纳与总结,分析场地工程地质分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对规划建设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取对工程建设的主控因素,将评价区域划分为碎屑岩分布区(A区)和碳酸盐岩分布区(B区),从而为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 李满华
- 关键词:环境质量工程地质分区
- 露天铜矿边坡工程地质分区及稳定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针对矿山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日益严重问题,以新疆土屋铜矿露天采场为工程地质背景,通过对原有地质调查资料的补充和分析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将矿山露天采场分成4个区域,并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全波列声波测井法对不同区域的岩体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区域不同特征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评价各区岩体蚀变状况、水文地质特征、岩层和边坡赋存状态,得出Ⅳ区工程地质条件最差;通过赤平极射投影法绘制的极点图、等密度图和玫瑰图对比各区平均节理密度和节理发育程度,得出Ⅱ区边坡稳定性最差;通过全波列声波测井法测得各区代表钻孔的波速,进而求解出各区钻孔的岩体完整性系数K_(V),得出Ⅱ区边坡稳定性最差。结合工程地质分区、赤平极射投影法与全波列声波测井法综合分析,Ⅱ区边坡稳定性最差,容易出现边坡失稳等问题,需要重点监测、防护并加以治理。
- 李勇李昌存庞仕辉杜永刚乔小兵陶志刚
- 关键词: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 甘肃湿陷性黄土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以甘肃黄土地区17条高速公路工程的调查、勘探与测试资料为基础,从湿陷性黄土的分区地貌特征、物理组成、湿陷特性、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工程沿线湿陷性黄土的区域变化规律,并针对公路线性工程及其构筑物的特点,提出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依据三级分区指标体系,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划分为四个一级分区,九个二级分区和十个三级分区,得到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图,并分析不同工程地质分区内黄土的地貌特征、土层厚度、湿陷性能及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为甘肃省黄土地区公路建设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 赵天宇王伟锋陈伟李论基安亮
-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工程地质分区
相关作者
- 尚彦军

- 作品数:279被引量:1,79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边坡 川藏公路 地应力 花岗岩 滑坡
- 崔可锐

- 作品数:141被引量:68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膨胀土 电阻率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结构 人工冻融土
- 杨志法

- 作品数:230被引量:2,069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边坡 岩石力学 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 川藏公路
- 雷宇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地质 三维建模 川藏公路 计算机图形学
- 卓宝熙

- 作品数:25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遥感技术 铁路工程 遥感图像 南昆铁路 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