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嵌顿性斜疝“的相关文章
气钩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患儿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气钩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腹股沟患儿113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6,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组(n=57,气钩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连续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7.02%、0,均低于对照组的19.64%、10.71%(P<0.05)。结论:气钩针协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患儿并发症及复发率。
张鹏舒芳肖赟钟斌吴书清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
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腹股沟患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腹股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100例腹股沟患儿,参考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行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炎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IL-6(32.91±6.06)mg/L、CRP(14.53±2.9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IL-6(42.58±7.84)mg/L、CRP(18.14±3.0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0.39±0.14)cm、术中出血量(3.41±0.78)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3.37±1.13)cm、术中出血量(19.42±3.96)mL,手术时间(32.41±6.73)min、初次通气时间(8.87±1.77)h、初次下床活动时间(13.58±2.93)h、住院时间(2.81±0.69)d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56.66±10.14)min、初次通气时间(17.18±3.56)h、初次下床活动时间(22.53±3.15)h、住院时间(4.97±1.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囊红肿、慢疼痛、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腹股沟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患儿炎反应,还可缩短患儿切口长度与手术、初次通气、初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
朴倩孙诗琦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炎性因子
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儿童腹股沟的效果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腹股沟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儿科收治的腹股沟患儿60例为观察组,采用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另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开放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患儿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儿CRP和IL-6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患儿CRP和IL-6水平[(33.07±6.15)ng/L、(14.61±2.89)mg/L]低于对照组[(42.65±7.92)ng/L、(18.09±3.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00、6.327,均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32.36±6.81)min、(3.36±0.80)ml及(0.42±0.11)cm]均低于对照组[(56.75±10.09)min、(19.39±4.05)ml及(3.43±1.07)cm],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8.92±1.80)h、(13.62±2.87)h及(2.75±0.73)d]均低于对照组[(17.22±3.61)h、(22.45±3.20)h及(5.03±1.9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20、30.078、21.028、10.177、15.912及8.637,均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01)。结论气钩针协助下腹腔镜经脐单部位治疗可有效降低腹股沟患儿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排气和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儿炎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宋代强苏宝利於林军罗春芬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术中出血量
腹腔镜钩针法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的疗效及安全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钩针法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腹股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钩针法环闭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3.12±2.31) m L、(21.31±4.11) h、(3.87±0.76) d、(8.13±1.31) h,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25.31±5.24) mL、(32.31±3.87) h、(5.76±0.81) d、(13.21±2.0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2.14±0.21)分、(1.76±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0.34)分、(2.12±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L-6、CRP浓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分别为(28.31±4.18) ng/L、(14.31±2.9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1±5.11) ng/L、(17.31±3.0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79.31±3.98)分、(77.31±3.15)分、(79.14±5.11)分、(79.45±5.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4.01)分、(72.13±4.09)分、(70.41±4.91)分、(72.41±6.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钩针法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创伤小,术后痛苦程度低,且炎症反应小,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柴宝军赵满栋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炎症反应
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穿刺针与开腹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的效果
2022年
目的:对比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穿刺针与开腹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incarcerated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患儿。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试验组实施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穿刺针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即刻(T_(0))、术后2 h(T_(1))、术后6 h(T_(2))、术后24 h(T_(3))疼痛情况,术前、术后3 d炎症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T_(0)、T_(1)、T_(2)、T_(3)时,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囊高位结扎术相比,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穿刺针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等优势,且可减轻机体炎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疾病不易复发。
李茂庞勇
关键词:斜疝嵌顿性疝囊高位结扎术单孔腹腔镜硬膜外穿刺针
无张力修补术与巴西尼修补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巴西尼修补术治疗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张力修补术26例(无张力组),巴西尼修补术30例(巴西尼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体重指数、既往病史、时间、术前白细胞、术后切口感染、复发、慢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2、1.21、0.36、1.14,χ^(2)分别=0.35、0.42、0.84,P均>0.05)。与无张力组比较,巴西尼组平均年龄更高,囊更大,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总费用较低,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更高,远期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2、2.71、3.36、4.94,χ^(2)分别=4.35、5.42、4.84,P均<0.05)。结论腹股沟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使用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可以采取传统巴西尼修补术。
胡月明李建芳来丹丹王立超
关键词:嵌顿疝补片修补疗效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应用大圆针治疗小儿的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应用大圆针行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的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科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应用大圆针治疗小儿腹股沟36例。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24例,左侧腹股沟12例。经脐下缘做小切口置入5mm Trocar,导入5mm 30°腹腔镜,于操作孔位于脐上缘偏向患侧置入3mm Trocar做操作孔,置入3mm操作钳,探查明确内容物、程度。腹腔镜监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将内容物复位,观察过的脏器是否损伤,有无血运障碍。如无脏器损伤,在腹腔镜监视下,采用大圆针行囊高位结扎术。如存在对侧腹股沟隐匿则同时处理。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共14例。内容物为肠管28例,大网膜2例,卵巢及输卵管6例。手法复位及在3mm钳辅助下均能顺利还纳,镜下观察大约10min,36例内容物均无坏死。单侧(22例)手术时间12~25min,平均手术时间18min;双侧(14例)手术时间18~36min,平均手术时间24min。麻醉清醒2h后即可进食,均可耐受伤口疼痛。术后12~24h(平均18h)出院。随访3~16个月,无伤口感染、阴囊血肿、反复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36例均无复发。结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无需破坏腹股沟管各层的解剖结构,直视下观察内容物损伤程度,探查对侧有无隐匿,以大圆针行囊高位结扎,操作简单、方便。该技术微创、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龚独辉李炳根莫宇轩谢志华彭永辉聂向阳李达强
关键词:小儿嵌顿疝腹股沟斜疝
“跨内环口”腹股沟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总结"跨内环口"切口治疗腹股沟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就诊于武汉儿童医院的13例腹股沟合并高度腹胀患儿的临床资料。13例患儿,男9例,女4例;年龄2~15个月,平均年龄5.8个月。右侧10例,左侧3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肠梗阻症状。"跨内环口"切口的解剖定位: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相当于内环口处可触及一明显闭环,划一个沿腹股沟管方向切口,头侧延长2 cm逐层向下打开腹膜,足侧延长1 cm逐层打开腹股沟管,总长3 cm。结果所有患儿均经"跨内环口"腹股沟切口完成手术。患儿术后2~ 5 d恢复饮食,无迟发型肠穿孔、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7 d,平均5.2 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4~36个月,无病例复发,所有患儿均无医源隐睾及术后粘连肠梗阻发生。结论"跨内环口"切口是治疗腹股沟合并高度腹胀患儿的简单、安全和合理的手术入路。
闰学强匡后芳卞红强段栩飞杨俊朱真闯
关键词:儿童腹股沟疝切口
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修补术在腹股沟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TAPP在腹股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成人腹股沟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TAPP术式,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肿/血肿发生率、慢疼痛发生率及补片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7.80±10.20)分,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5.75±9.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为(5±0.85)天,对照组总住院时间为(6±1.0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片感染0例,对照组补片感染5例,观察组慢疼痛3例,对照组慢疼痛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血清肿4例,对照组血肿/血清肿7例,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TAPP应用于腹股沟的手术治疗中,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慢疼痛、补片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李东松蔡焕武苏树炎江庆斌
关键词:腹股沟疝嵌顿疝腹腔镜
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桐柏县中医院腹股沟患儿7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手术,观察组施行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11%(3/37)、复发率2.70%(1/37)均低于对照组29.73%(11/37)、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患儿施行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情况,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助于术后康复。
罗红生谌道印
关键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出血量术后康复

相关作者

李小卫
作品数:18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小儿 腹腔镜 改良式 腹股沟 婴幼儿
伍岗泉
作品数:28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小儿 腹腔镜 改良式 肠造口 成功率
卢应酬
作品数:19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小儿 改良式 腹股沟 婴幼儿 腹腔镜
史朝晖
作品数:56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胰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
褚有艾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血气分析 血气 吸氧方法 吸氧导管 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