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59 篇“ 岩浆 “的相关文章
岩浆 热液流体组成与金属成矿2025年 岩浆 热液矿床是众多大宗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重要来源,是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这类矿床成矿金属的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母岩浆 源区、岩浆 演化阶段还是出溶后的流体过程仍存在争议.流体从岩浆 中出溶后、矿化发生前的早期高温阶段热液矿物所捕获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接近初始流体组成的信息,可用以探讨流体从岩浆 中出溶前是否已经发生显著富集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对文献中已报道的全球岩浆 热液流体成分综合分析表明:金属Cu、Sn和W在其对应的成矿流体中含量显著偏高,反映了流体出溶前的岩浆 中已经发生了金属富集,而该富集过程可能是岩浆 源区预富集和岩浆 演化再富集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属Mo在其成矿流体和不成Mo矿流体中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在流体出溶前的岩浆 源区和岩浆 演化阶段均未发生显著富集,而控制Mo成矿的关键在于母岩浆 的体量及流体阶段的矿质汇聚和沉淀效率;金属Zn-Pb和Fe在大多岩浆 热液中均具有较高含量,但仅部分发生了有效矿化,体现了热液演化过程对金属选择性成矿的控制作用.不同金属在岩浆 热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富集-矿化过程和机理,反映了成矿规律的多样性.除岩浆 和热液本身的成矿物质组成外,其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岩体形貌、侵位深度、构造通道、围岩属性等)对岩浆 热液矿床的形成和规模也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舒启海 邓军关键词:岩浆热液矿床 成矿机理 岩浆 侵入区变质煤氧化动力学研究2025年 为探究岩浆 侵入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新安矿岩浆 侵入区变质煤与原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分析与C80微量热仪进行实验,对比研究了变质煤与原煤低温氧化热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变质煤的水分和挥发分降低,固定碳、灰分和变质程度升高;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变质煤的初始放热温度点和热平衡温度点均低于原煤,变质煤的放热量高于原煤,活化能低于原煤,岩浆 侵入作用导致变质煤的自燃危险性高于原煤;且升温速率越小,变质煤与原煤的特征温度点越低,放热量越大,煤氧反应所需的能量越小。 孙振翔 范春虎 周远康关键词:岩浆侵入 煤自燃 活化能 东昆仑成矿带两期金成矿-岩浆 -构造作用 被引量:1 2025年 东昆仑成矿带为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稀贵金属成矿带,被誉为我国重要的“金腰带”,已经发现金矿床(点)约169处,主要集中在五龙沟、沟里和大场金矿集区。近几年的勘查找矿工作在主力矿区(五龙沟、沟里矿集区)外围有重大突破,显示其深部及外围金资源潜力巨大,亟需进一步加深对其金成矿背景、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的研究。东昆仑成矿带金矿床与区域广泛分布的岩浆 岩显示密切的空间关系,但目前缺乏系统性探究并总结金矿化与岩浆 作用的成因关系。本文在详细描述沟里和五龙沟矿集区金矿床成矿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热液独居石原位U-Pb定年结果,精确限定阿斯哈、岩金沟、红旗沟和黄龙沟金矿成矿年龄分别为227.1±6.5Ma、237.3±3.0Ma、236.7±3.7Ma和422.2±2.4Ma,表明存在志留纪-泥盆纪和三叠纪两期金矿化作用,并以三叠纪最为强烈。金矿床中均发育不同世代黄铁矿,其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多阶段的成矿流体演化。黄铁矿硫同位素和特征微量元素比值研究表明,东昆仑成矿带沟里矿集区和五龙沟矿集区金矿床成矿流体均与同时代岩浆 活动有关,岩浆 热液在不同金矿床中贡献程度不同。东昆仑成矿带岩浆 岩主要形成于志留纪-泥盆纪(440~390Ma)和三叠纪(260~210Ma),与金矿化时间一致,显示出密切的成因关系,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同时期长英质岩浆 流体出溶。两期成矿-岩浆 作用分别对应原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板块回撤-断离等构造演化背景,在五龙沟和沟里地区形成典型的构造-岩浆 -金成矿体系。 李兴辉 梁改忠 吴金检 杨奎锋 范宏瑞 范宏瑞 张哲铭 曾庆栋关键词:岩浆作用 成矿年龄 东昆仑 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2025年 我国金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立足国内,寻找并探明一批大型金矿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金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寻找其隐伏矿和深部矿成为当前矿产勘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以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构建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核心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该类型金矿床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导隐伏矿和深部矿金资源勘查取得突破。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分为中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和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两个亚类,广泛发育于陆块区和造山带中,赋矿围岩多种多样,成矿时代广泛,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本文厘定了中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质体为中酸性侵入体,与矿床(体)呈现出空间上相依(1~5km)、时间上相近(10Myr)、成因上相关的内在成生联系和时空配置关系。成矿构造属褶皱、断裂、岩浆 侵入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硅钙面、岩溶构造及岩体侵入接触带、爆破角砾岩体及水压裂隙等;矿化样式受成矿结构面控制,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层状、脉状、块状及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中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早阶段温度可达450℃左右,形成强度不等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或铁白云石化;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250℃左右,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Au和Ag共伴生,同时伴生少量Pb、Zn、Cu等,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而低温岩浆 热液型金矿床成矿作用主阶段温度低于250℃,Au和As、Sb共伴生,Ag含量低,常见毒砂和辉锑矿等矿物,成矿作用早阶段蚀变则主要为硅化,有的为次生石英岩化。金的沉淀富集机制� 薛建玲 庞振山 庞振山 陈辉 程志中 贾儒雅 陈辉 牟妮妮岩浆 岩中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应用2025年 不同类型的岩浆 岩可能来源于不同源区,经历复杂的岩浆 演化过程,导致岩浆 成分、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磷灰石在岩浆 岩中广泛发育,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岩浆 环境。作为富含多种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如稀土元素、锶、锰及多种挥发分),并且对寄主岩浆 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的副矿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岩浆 岩和矿床成因等研究中。了解不同类型岩石中磷灰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是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对GEOROC数据库及其他文献报道的岩浆 岩中磷灰石稀土元素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归纳分析,获得了不同类型岩石中磷灰石的矿物学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岩浆 岩和花岗岩中磷灰石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岩石中磷灰石的La元素、Eu/Eu*和Yb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推断综合利用La含量与(Eu/Eu^(*))/Yb值特征可以有效区分形成于不同岩浆 岩的磷灰石。本文的研究表明,磷灰石在示踪岩浆 源区和岩石成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综合运用磷灰石产状、共生矿物组合、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分析可以为岩浆 岩成因研究提供全面信息。 李子木 令狐苗苗 孙金凤 孙之晗 周宝全 杨进辉关键词:岩浆岩 花岗岩 磷灰石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一种岩浆 -热液驱动远端矿床流体运移路径示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浆 ‑热液驱动远端矿床流体运移路径示踪方法,属于地质学、地球化学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收集地质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步骤S2、对典型流体运移剖面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及构造解析;步骤S3、对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 刘珊 刘洪升 李宏斌 贺海洋地壳岩浆 氧化性和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潜力 被引量:1 2025年 斑岩型铜矿床是全球铜(Cu)、钼(Mo)和金(Au)资源的主要供应源,其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尤其是岩浆 的氧化性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弧岩浆 中钒(V)和钪(Sc)的比值(V/Sc)数据,并收集了V和Sc在矿物和硅酸盐熔体中的分配系数.通过探讨V/Sc比值与岩浆 氧逸度(f O2)之间的相关性,评估了不同厚度弧地壳中岩浆 的氧化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的分离结晶是降低残余岩浆 的V/Sc比值的关键因素.此外,磁铁矿结晶开始时的镁值(Mg#)与岩浆 氧化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利用这一规律,进一步评估第四纪弧岩浆 的氧化性,发现在地壳厚度超过20km的成熟岛弧和大陆弧中,岩浆 随着地壳厚度的增加趋向于更高的氧逸度.这表明在这些环境中,石榴石和角闪石的地壳内分异作用增强了岩浆 的氧化性;相比之下,地壳厚度小于20km的薄弧中的岩浆 则可能由于更多的俯冲板片氧化性物质输入,展现出比厚弧岩浆 更高的氧化性.这些发现表明,俯冲动力学和地壳厚度在决定弧岩浆 氧化性及其形成斑岩型铜矿的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氧化的原始弧岩浆 由于在岩浆 演化的早期阶段经历磁铁矿结晶,从而导致硫化物饱和,这一过程导致铜的早期亏损,因此不利于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相反,在厚弧中磁铁矿结晶被广泛抑制,使硫化物大量饱和出现在岩浆 晚期阶段,因此更有利于保留演化岩浆 中铜的成矿潜力.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地壳内分异作用和俯冲带物质输入对弧岩浆 氧化性的双重影响,并基于V/Sc比值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为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潜力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指示. 艾宇民 Massimo CHIARADIA 吴超 陈华勇关键词:岩浆演化 氧逸度 斑岩铜矿 腾冲火山区壳幔结构及其对岩浆 系统的启示 2025年 基于腾冲火山区31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远震和面波频散数据,采用多频接收函数H_(-κ)叠加方法,与多频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方法,本文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平均V_(P)/V_(S)以及S波速度.结果表明,腾冲火山区地壳厚度与V_(P)/V_(S)分别在32.4~39 km和1.73~2.01范围内变化,平均值分别为35.86 km和1.86.薄地壳和高V_(P)/V_(S)主要分布在腾冲断裂东边缘两个局部区域.S波速度在~10 km,~20 km,~30 km和~50 km深度附近存在大尺度的低速异常区,部分不同深度的低速体相互联通.我们推测,幔源岩浆 首先聚集在上地幔顶部,随后沿腾冲断裂带东缘的局部地区上涌至下地壳富集,再由不同通道依次向中地壳、上地壳迁移并持续富集,部分岩浆 沿着多个通道在早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喷出地表,形成了腾冲火山区至今广泛分布的火山口. 范心甜 危自根 储日升 谢军 李雪垒关键词:腾冲火山区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地块白垩纪岩浆 作用研究现状 2025年 腾冲地块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岩浆 活动频繁,变形变质作用强烈,特别是地块内的高黎贡构造带、叫鸡冠梁子矿床和泸水–龙陵–瑞丽俯冲增生杂岩保存了较丰富的白垩纪岩浆 作用记录,为正确认识腾冲地块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理想窗口。本文综合目前有关腾冲地块白垩纪岩浆 作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综述了腾冲地块白垩纪岩浆 活动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整体看来,腾冲地块白垩纪岩浆 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主要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主要受控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Tengchong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frequent magmatic activities and strong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In particular, the Gaoligong tectonic belt, Jiaojiguanliangzi deposit and Lushui-Longling-Ruili subduction accretion complex in the block have preserved numerous Cretaceous magmatism records, providing an ideal window for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engchong block.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taceous magmatism, rock genesis and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in Tengchong block are summarized by synthesizing the current important literature materials about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block. On the whole, the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engchong block is mainly related to plate subduction and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Meso-Tethys Ocean. 蔡瑾 刘丽薇 何琪贵关键词:腾冲地块 中生代 岩浆作用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复合岩浆 岩潜山储层发育机制 2025年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复合岩浆 岩潜山经历燕山期−喜山期多期构造演化成山过程,发育裂缝-溶蚀型储层,为了解潜山储层发育机制,利用锆石U-Pb定年、铸体薄片观察对惠州26-6潜山储层裂缝成因和期次及成岩演化过程开展了精细研究,明确了惠州26-6复合岩浆 岩潜山储层发育机制.惠州26-6潜山岩性为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安山岩,至少经历6期构造−岩浆 活动.花岗岩发生碎裂岩化,闪长岩与玄武安山岩出现片岩化.166~145 Ma玄武质火山岩喷发;145~134 Ma受燕山中期构造运动影响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导致片岩化、片麻岩化,形成早期裂缝;~134 Ma、120~110 Ma伴随伸展作用有两期酸性岩浆 侵入玄武质火山岩,发育花岗岩岩脉、硅质岩脉和碳酸盐岩脉,火山通道处发生阳起石化,伴随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110~100 Ma之间发育一期张裂隙,102~87 Ma有岩浆 热液上涌,裂缝中半充填白云石、浊沸石等;受晚白垩世构造转换作用影响区域大规模隆升,风化作用强烈,风化裂缝和溶蚀缝发育;裂陷期受珠琼一幕和珠琼二幕运动影响,有两期岩浆 热液活动,裂缝中充填绿泥石、浊沸石等;南海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时期产生微裂缝沟通烃源岩,有机酸进入对储层进一步溶蚀改造,裂缝未充填或半充填,13~5 Ma油气大规模充注,油气成藏.该研究为综合评价研究区储层特征、明确天然气富集规律提供了依据. 彭光荣 陈淑慧 李洪博 吴哲 杨雪 高翔 王菲关键词:惠州凹陷 珠江口盆地 石油地质
相关作者
罗照华 作品数:331 被引量:3,423 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透岩浆流体 成矿作用 花岗岩 东昆仑 火成岩 莫宣学 作品数:461 被引量:7,574 H指数:6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火山岩 花岗岩 岩石成因 宋谢炎 作品数:190 被引量:1,152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岩体 铜镍硫化物矿床 PGE 含矿岩体 峨眉山玄武岩 张旗 作品数:348 被引量:5,911 H指数:5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花岗岩 埃达克岩 蛇绿岩 地球化学 玄武岩 赵志丹 作品数:276 被引量:3,885 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青藏高原 拉萨地块 花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