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篇“ 局部投药“的相关文章
包含羟基氯喹的用于抗癌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羟基氯喹的用于抗癌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抗癌剂组合物,相对于在生物体外经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分析法的肉瘤180的IC<Sub>50</Sub>值,呈现相比顺铂低10倍左右的值,由此具...
吕旿荣
文献传递
含有羟基氯喹的用于痔核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羟基氯喹的用于痔核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具体地,涉及一种将羟基氯喹溶解于注射用生理盐水,并含有局部麻醉剂和抗氧化剂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
吕旿荣
文献传递
包含羟基氯喹的用于抗癌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羟基氯喹的用于抗癌治疗的局部投药用注射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抗癌剂组合物,相对于在生物体外经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分析法的肉瘤180的IC<Sub>50</Sub>值,呈现相比顺铂低10倍左右的值,由此具...
吕旿荣
抗炎髓内钉模型局部投药及其分布情况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用抗炎髓内钉模型导入的造影剂在羊股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间隙内的分布情况,为抗炎髓内钉局部投药提供一个实验依据。方法用10条活体羊股骨造骨折模型,用带侧孔的空心钛合金管做抗炎髓内钉模型,全麻下手术,把空心钛管置入羊股骨内,注入造影剂,同时摄片,观察造影剂分布。结果10例手术共摄40张X线片,全部显示造影剂在钉周、髓腔内、周围软组织间隙内分布良好,并随着造影剂注入量的增加,其分布范围在扩大。结论带侧孔的髓内钉能够有效地把液体导入骨髓腔、骨折断端、周围软组织间隙内,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投药方法。
崔健吕鸿雁冯文岭
关键词:髓内钉侧孔局部投药骨髓腔山羊
低剂量PH_3间歇式局部投药法在谷蠹防治上的应用
1990年
谷蠹具有耐高温、抗干燥、群聚性和繁殖能力强等生物学特征,其群落常高密度集结在粮堆某一部位发育危害,造成粮堆局部盗粉发热甚至霉变。“低剂量间歇式局部投药法”就是在其种群集聚部位相对增加用量,使挥发后的PH_3气体在一定时间内首先杀死成虫,同时降低粮温,当PH_3趋于均衡时,继续杀死幼虫和卵,达到防治目的。
张海清
关键词:贮粮PH3
“化浊生新膏”治疗FESS术后鼻黏膜上皮化4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化浊生新膏对于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后鼻黏膜上皮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例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且行FES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一般术后填塞与换,术前予克拉霉素、泼尼松口服,术后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化浊生新膏膨胀海绵"术后填塞与"化浊生新膏纱条"术后换。2组均于术后4、8、12周行鼻内镜下观察及术腔换,并采用LundKennedy评分进行客观病情评估,结合尼莫地平法评估疗效指数,评判上皮化程度的综合疗效等级。结果:治疗组在术后3个时间点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2组综合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治疗组上皮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2组综合疗效均达到最大(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1级上皮化比例差距更大,较对照组术后8周变异率更大(Z=-0.032,P<0.05)。结论:化浊生新膏可利湿化浊生新,通畅术腔引流,具有较好的FESS术后促上皮化进程的作用。
严啸天王旭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局部投药
紫草油纱条换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5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紫草油纱条换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均用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组术后予紫草油纱条换,对照组术后予凡士林纱条换,每日早晚各1次,均换至创面愈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换第3、7、14日疼痛积分、分泌物积分和肉芽组织水肿积分;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28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换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水肿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28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换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
徐洋
关键词:紫草油纱条混合痔术后创面硝矾洗剂局部投药
洗敷联合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39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中自拟方外用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3组分别予自拟中颗粒剂、冷开水、3%硼酸溶液外洗及湿敷,并均于外洗及湿敷后外涂除湿止痒软膏。3组患儿分别于治疗第3、7、14天评价疗效,并比较患儿渗出症状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第3、7、14天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P<0.01),治疗第7、14天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P<0.01),治疗各时期对照1组和对照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14天,治疗组患儿渗出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第7、14天对照2组渗出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结论:中外洗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冷开水或硼酸溶液外洗联合除湿止痒软膏,特别对于渗出症状,中外洗湿敷疗效更具优势。
余宏秦钊
关键词:中药洗剂急性湿疹除湿止痒软膏儿童局部投药
“疮灵液”载入胶原治疗下肢慢性溃疡2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疮灵液载入胶原相对于疮灵液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将6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疮灵液胶原组、疮灵液组及凡士林组,每组20例。采用一致的外治方案,隔日换治疗1次。评价指标为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与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细菌感染率。指标记录时间为治疗3次、7次与14次。结果:治疗3次、7次、14次后,疮灵液胶原组与疮灵液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积分、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细菌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凡士林组(P<0.05);治疗14次后,疮灵液胶原组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积分与肉芽生长积分均显著优于创灵液组(P<0.05),而创面细菌感染率与疮灵液组相似(P>0.05)。结论:疮灵液载入胶原海绵后有助于提高疮灵液调控创面炎症及胶原海绵促进肉芽生长的疗效,进一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王聪冯泽宇许岩磊姚昶施裕新
关键词:下肢慢性溃疡疮灵液炎症肉芽局部投药
活血散凝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型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活血散凝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活血散凝胶剂)、对照组(使用活血散+饴糖制成膏剂),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外用物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进行临床证候计分,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7d后愈显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治疗组积分减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疼痛、压痛、肿胀、瘀斑及功能等症状体征评分在治疗第3天及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治疗第7天治疗组上述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结论:活血散凝胶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型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优于饴糖剂型。
孙欣俞宁尹宏李文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活血散凝胶剂局部投药

相关作者

李淑玲
作品数:18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比萘芬 银屑病 疗效 局部投药 皮肤真菌病
牛丽敏
作品数:19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比萘芬 皮肤真菌病 疗效 局部投药 神经痛
马超
作品数:19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比萘芬 神经痛 疗效 局部投药 皮肤真菌病
吴玉红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特比萘芬 局部投药 皮肤真菌病 特比萘芬软膏 慢性荨麻疹
王伟
作品数:15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带状疱疹 特比萘芬 神经痛 慢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