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局灶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文章
肺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模型:心房颤动触发机制与维持机制的分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非肺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房颤)模型,观察该房颤的诱发和维持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21只健康成年犬静脉麻醉后行右侧开胸手术,暴露靠近右上肺静脉的心脏脂肪垫(内含神经丛),将1根多电极导管固定贴靠于右上肺静脉,使其头端电极贴靠右上肺静脉与左心房交界处,另外将2根多电极导管分别固定于右心房中部和右心耳一侧。用一根细塑料管固定于右心耳与右心房交界处,将二者隔离开,隔离出的右心耳面积大约为240mm2。另将一根单向动作电位(MAP)导管经股静脉送至右心耳内以记录部的单向动作电位。其中6只犬在右房中部用胶水固定一塑料的中空圆柱体,其内部面积大约为8mm2。分别以不同浓度(1、10、100mmol/L)的乙酰胆碱(Ach)浸润分离出的右心耳和圆柱体内部的心房表面。结果21只犬中有16只犬应用100mmol/L Ach浸润右心耳可重复发生自发持续房颤(>10min)。右心耳处房颤的平均周长为30.6±4.6 ms,心房部位房颤的平均周长为105.2±32.0 ms(P<0.05)。房颤发生前均伴有MAP时程>90%的缩短。在房颤发作中,沿右心耳与右房交界处采用血管钳钳夹可导致全部16只犬右心耳处电活动的消失,但其中14只犬的房颤仍然在心房内持续存在,另2只犬的房颤在30 s内终止。6只犬在行右上肺静脉附近的神经丛内注射甲醛溶液后,再行100mmol/L Ach浸润右心耳仅造成MAP时程的明显缩短,不再能发生自发持续房颤;全部6只犬Ach浸润圆柱体内部的心房表面不能发生自发持续房颤。结论采用100mmol/L的Ach浸润足够面积的右心耳可建立右心耳起源的房颤模型。内源自主神经系统在该房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中起作用。
周菁丁燕生侯应龙杨俊娟
关键词:心房颤动自主神经通路右心耳
肺静脉与心房颤动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现有资料,绝大多数阵发心房颤动(房颤)和一部分持续房颤为机制,肺静脉肌袖快速电冲动的触发或驱动作用是房颤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笔者就肺静脉及肺静脉肌袖的组织学、胚胎学、解剖学、电生理特征以及自主神经与房颤的关系简要综述。
马春梅高志胜刘书旺李红梅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电生理学
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结丛建立持续心房颤动动物模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结丛来建立持续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共选取20只雄杂交狗,随机分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组(10只)和卡巴胆碱(Carbachol)组(10只)。用苯巴比妥钠麻醉,行右侧开胸及心包切开手术,暴露出右肺静脉与右心房之间的脂肪垫,将一注射针插入该脂肪垫中,以备注入乙酰胆碱或卡巴胆碱。将多电极导管(CordisWebster公司,美国)缝合在右上肺静脉、右心房、左心房上。分别在给药前后(乙酰胆碱组:10 mmol/L乙酰胆碱0.5 mL;卡巴胆碱组:10 mmol/L卡巴胆碱0.5 mL),于右心房处行程序期前刺激,来测定有效不应期及诱发房颤,刺激强度分别采用2倍、4倍、10倍及20倍起搏域值,如出现房颤,则记录房颤持续最长时间及房颤时心房电活动的平均周期。结果向右心房脂肪垫注射乙酰胆碱或卡巴胆碱后可明显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增加诱发房颤最大与最小偶联间期之差,延长房颤持续的时间,缩短房颤时心房电活动的平均周期。乙酰胆碱组,未注射乙酰胆碱时,在刺激强度为2倍、4倍、10倍及20倍起搏域值时,在右心房处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分别为(116.3±17.8)ms,(102.3±22.7)ms,(91.7±21.9)ms和(80.0±23.0)ms,注入乙酰胆碱后则分别缩短为(103.8±26.1)ms(P>0.05),(94.7±21.9)ms(P<0.05),(74.3±20.0)ms(P<0.01)和(65.5±17.8)ms(P<0.05)。未注射乙酰胆碱或卡巴胆碱时,所诱发房颤均为短阵房颤,持续时间为(9.7±6.0)s(乙酰胆碱组)和(10.4±8.0)s(卡巴胆碱组),心房平均电活动周期为(122.0±9.0)ms(乙酰胆碱组)和(120.0±8.0)ms(卡巴胆碱组);注入乙酰胆碱后持续时间延长为(596.7±281.0)s(P<0.01),心房平均电活动周期缩短为(76.0±32.0)ms(P<0.05);注入卡巴胆碱后则诱发出频率极快、持续时间更长的房颤,持续时间延长为(2 364.0±1169.0)s(P<0.01),心房平均电活动周期缩短为(39.0±12.0)ms(P<0.01)。结论向狗右心房脂�
耿宁孙英贤Sunny PoBenjammineJ.Scherlag
关键词:心房纤颤乙酰胆碱卡巴胆碱
起源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5年
刘鹏马丽侯月梅郭继鸿
关键词:局灶性心房颤动动物模型肺静脉局灶性房颤异位兴奋灶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2004年
目的 :分析房颤的发作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证实为房颤患者 6 5例 ,以只有常见型的短阵房心动过速患者 4 0例为对照组 ,统计单个房早搏 (房早 )总数 ,房颤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 ,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 (包括直接诱发房颤和诱发房速或房扑转变成房颤 )的数量 ,房早的配对间期 (PP′)和早搏指数 (PI)。大于 1.5 s以上长间歇出现的例数 ,房颤发生前出现房早二联律的例数 ,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例数。结果 :房颤组共记录到 4 97阵房颤 ,均由房早诱发 ,诱发房颤的房早均呈“P′on T”现象。诱发房颤房早的 PP′ 4 2 9± 96 ms,PI=0 .4 5± 0 .0 9;与诱发房颤的房早非同源的未诱发房颤的房早 PP′5 19± 88m s,PI=0 .5 5± 0 .12 ,两组房早 PP′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PI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6 5例患者房颤发作时均伴有室内差异传导。 15例患者有房颤前发生房早二联律。 9例患者在房颤自然终止后出现>1.5 s的长间歇。对照组 4 0例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均有常见型的短阵房速 ,引发房速的第 1个房早 PP′为 5 2 1± 85ms,PI=0 .6 2± 0 .15 ,与房颤组诱发房颤的房早 PP′和 PI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
张录兴郑强荪薛玉生田建伟何勇柳荫
关键词:心房颤动局灶性心电描记术
肺静脉口点状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2004年
目的 报道2例成功消融的阵发心房颤动 (房颤 )。方法 男 ,48岁 ,阵发心悸1年余 ,女 ,53岁 ,阵发心悸半年余 ,均诊断为特发房颤。24h动态心电图发现频发房早及由房早触发的房颤。放置6F多极导管电极于右室、His束及冠状静脉窦 ,置6Fpigtail造影管于肺动脉 ,行肺动脉造影 ,显示双侧上肺静脉开口。两次房间隔穿刺 ,将两根8Fswartz鞘管送入左房 ,经鞘管送入肺静脉环状多极电极 (Lasso)于左上、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周围。标测到肺静脉电位 (PVP) ,普遍温控可操纵大头消融电极于PVP最明显处温控法 (55~60℃ )放电。结果 消融成功 ,PVP消失。随访2.5个月无房颤发作。结论 采用肺静脉口点消融是治疗房颤的安全有效方法。
陈国方陈晓敏江隆福叶红华刘旭
关键词:肺静脉局灶性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2003年
目的 报道 2例房颤的射频消融结果。方法 常规穿刺置入冠状窦电极、希氏束电极 ,右室心尖电极和 /或右房Halo电极 ,确定诱发房颤的房早起源的大致部位 ,对起源于左房者 ,穿刺房间隔 ,置入标测电极至左、右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 ,确定起源后进行电隔离消融。结果 例 1为阵发房颤 ,起源于左上肺静脉 ,例 2为“无休止”房颤 ,起源于右房后侧游离壁。例 1采用 8mm大头消融电极 ,对左上肺静脉主干进行片状消融 ,功率 2 0W ,放电 7次 ,消融成功。例 2先采用最早激动部位消融未成 ,后改为“井”形线消融 ,获得即刻成功。随访 16和 15个月 ,例 1房颤未发作 ,例 2术后 15d房颤复发。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殷跃辉佘强刘增长杨小渝兰先彬罗开良李增高
关键词:房颤射频电流导管消融
选择治疗心房颤动消融部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2年
近年来,心房颤动的提出是房颤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射频消融房颤的异位兴奋可使房颤得到根治。本文就治疗房颤消融部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赵庆彦黄从新江洪
关键词:局灶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异位兴奋灶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被引量:2
2002年
杨延宗李世军林治湖
关键词: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局灶性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一例被引量:4
2002年
杨延宗王祖禄王守力杨东辉李士军林治湖
关键词:局灶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术

相关作者

林治湖
作品数:325被引量:910H指数:1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电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动过速
杜日映
作品数:224被引量:549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马长生
作品数:1,252被引量:7,694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患者 导管消融术
杨延宗
作品数:559被引量:2,576H指数:2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消融
杨东辉
作品数:200被引量:537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肺静脉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