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6篇“ 局地暴雨过程“的相关文章
边界层急流与地形在密云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024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等资料,对密云区2016年8月12日局地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高空短波槽和低空切变背景下,由边界层急流和地形触发共同影响造成的。副高的稳定少动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高温高湿条件所形成的不稳定层结,在边界层西南急流和地形的强迫抬升动力条件下释放能量。另外,边界层急流与地形的相互作用能够加强辐合抬升,配合山谷风改变的热力条件,最终触发暴雨形成。
闫霜
关键词:暴雨边界层急流地形
营口地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的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2023年
2022年7月17日营口地区出现一次局地暴雨过程,整体降水量级预报把握较差,因而对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暴雨过程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高空冷涡底后部的西北气流中,低层配合有冷切及地面低压的有利动力强迫机制下,具备充沛的水汽条件及一定的位势不稳定层结,造成此次降水过程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度环流形势的预报偏差。前期的天气形势较预报的强度偏弱、位置偏东,造成主观预报对后续发展的估计不足。
李潼张智超王浩宇张运芝张涛
关键词:局地暴雨东北冷涡
边界层方案对一次西南涡背景下局地暴雨过程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WRF模式对2017年6月9日重庆合川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开展对流可分辨尺度的模拟试验,比较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均能模拟出此次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而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能够显著影响降水落区和强度的模拟。MYJ方案对强降水的模拟最好,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触发的时间和位置;其次为BouLac方案,触发时间偏晚约2 h,降水落区与MYJ方案相近;YSU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偏差较大,降水触发的位置和落区偏北。湍流混合强度是造成落区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影响1.5 km高度以下风场分布改变造成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西南涡位置,进而影响到降水的落区。基于YSU方案的湍流混合减弱试验证明了湍流混合强度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吴钲刘梦娟翟丹华汤剑平赵磊叶茂
关键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局地暴雨数值模拟
河北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2022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观测和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详细地分析了2020年8月10日河北沧州地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低涡的环流形势下,叠加不稳定层结和高低空动力条件,地面辐合线作为触发机制造成了这次局地暴雨过程;地面辐合线的生消和移动对局地暴雨的触发起到了重要作用,暴雨发生在地面辐合线的附近;降水前,850 hPa高度以下比湿较大,“上干冷、下暖湿”特征明显;T-log P图显示在对流发生前具有显著对流有效位能;回波基本上沿地面辐合线排列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还伴随回波单体的新生、发展、合并、减弱等过程;雷达剖面图分析得出回波强度在垂直方向发展比较均匀,强回波中心分布在6 km以下高度上。
杨天禧王晶晶
关键词:地面辐合线回波特征
云南两次局地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数值试验,对2012年5月24日和2015年9月27日云南两次局地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两次过程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降雨及其水汽输送伴随副热带高压西伸而中断,“5.24”过程动力条件主要由天气尺度系统提供,“9.27”过程动力条件主要为地形抬升作用;②两次过程水汽源地均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5.24”过程以西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远,“9.27”过程以东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短,局地特征更显著;③“9.27”过程水汽通量及最大雨量值均高于“5.24”过程,水汽通量与强降雨相关性较好,对强降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④两次过程水汽输送均集中在600 hPa以下层,以经向偏南水汽输送为主,水汽输送增强时间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提前48~72 h;⑤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规分析一致,同时可显示水汽垂直输送特征,低层以偏南路径为主,中层西南路径增多,中层以上出现偏西路径,存在沿西风带来自印度半岛及青藏高原的水汽贡献。
马志敏朱莉连钰米瑞芝牛法宝王将
关键词:局地暴雨水汽输送数值模拟
贺兰山东麓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MICAPS4调阅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8月21日和2018年7月22日宁夏贺兰山东麓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等,重点对两次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第一阶段均为暖区降水,表现出降水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相对第一阶段降水,第二阶段降水范围较大、雨强较小。两次过程强降水均发生在假相当位温(θse)等值线密集区,并沿低空急流轴呈长条状分布,强降水时段与θse最大值出现时间相一致。暴雨区位于位涡(PV)负值中心区附近,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与PV负值中心的移动和变化较为一致,PV负值中心的加强和减弱以及移动方向对局地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对流层500 hPa以上湿位涡正压项(MPV1)正的大值区对应700 hPa以下负的大值区,正负中心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有利于暴雨发生发展。垂直剖面图上600 hPa都存在湿位涡斜压项(MPV2)负极值中心,对流层中低层MPV2负极值中心的强度和维持时间以及变化对局地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肖云清沈新勇张晓露杨苑媛张建荣张弛李小凡
关键词:局地暴雨湿位涡贺兰山东麓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waves during a local rainstorm event in Foshan,China被引量:1
2020年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frequency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waves(GWs)during a local heavy rainfall event on 20–21 November 2016 in Foshan,China,is presented.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which was based on high-precision microbarograph data,indicate that GWs played a key role in generating the rainstorm.The GWs experienced two intermittent periods of amplitude enhancement and period widening.The largest amplitudes of the GWs were 80–160 Pa,with a corresponding period range of 140–270 min,which were approximately 4 h ahead of the rainstorm.The severe storms appeared to affect the GWs by augmenting the wave amplitudes with center amplitudes of approximately 80–100 Pa and periods ranging between 210 and 270 min;in particular,the amplitudes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10 Pa for GWs with shorter periods(less than 36 min).The pre-existing large-amplitude GWs may be precursors to severe storms;that is,these GWs occurred approximately 4 h earlier than the time radars and satellites identified convections.Thu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arge-amplitude GWs constitute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severe-storm warning.
WANG XiujuanLEI HengchiFENG LiangZHU JiangshanLI ZhaomingJIANG Zhongbao
关键词:AMPLITUDE
运城市局地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9年8月9日运城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针对前期的气候特点和该次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过境是造成8月9日运城局地暴雨的主导环流背景,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主要影响系统;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垂直结构,上升运动明显,该次暴雨主要是短时强降水造成的;暴雨过程对缓解前期运城市的旱情比较有利。
范志宣
关键词:切变线低空急流辐合线农业生产
2017年6月4-5日吴忠市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分析
2019年
基于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吴忠市一次局地大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是由多个稳定维持的中尺度云团造成的;中尺度辐合线的存在和地面冷锋为局地暴雨提供了中尺度系统和触发条件;暴雨过程天气系统发展演变过程中,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出现了显著的不连续变化。
魏月娥赵斯文杜宏娟倪丽霞
关键词:暴雨自动站资料
沈阳局地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分析
2018年
利用实况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地基GPS/MET观测网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针对2017年8月3日沈阳地区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反思预报思路,探讨模式预报误差,寻求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不同起报时刻ECMWF模式预报的700 hPa切变线的位置和两侧风速大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ECMWF模式预报的降水量主要是由大尺度降水产生,对对流性降水估计明显不足,对降水系统预报不稳定,导致大尺度降水的落区处于不断调整状况,使城区对流环境发生改变,预报城区上空水汽辐合出现在城区东南部,导致暴雨空报。可以利用大气可降水量的监测资料,来判断水汽辐合区。
朱国明胡壮张思瑶
关键词:局地暴雨ECMWF模式

相关作者

刘一玮
作品数:62被引量:4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局地暴雨 海风锋 局地暴雨过程 局地 列车效应
何群英
作品数:46被引量:29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暴雨过程 渤海西岸 局地暴雨 水汽输送
王万筠
作品数:19被引量:13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
研究主题:湿位涡 暴雨 多普勒雷达 飑线 强对流天气过程
李靖
作品数:45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局地暴雨 局地大暴雨 多普勒雷达 环流形势 局地暴雨过程
东高红
作品数:44被引量:442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多普勒雷达 局地大暴雨 校准 海风锋 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