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篇“ 尼日尔三角洲“的相关文章
三角洲型被动陆缘盆地陆坡地貌演化研究——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
2024年
【目的】陆坡因其巨大的沉积物总量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勘探的热点领域。明确陆坡地貌演化特征能够助力于深水沉积学研究和油气勘探。研究旨在针对三角洲型被动陆缘盆地陆坡具有强物源供给条件的特征,探索一种基于沉积构型原理的古陆坡地貌演化研究新方法。【方法】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陆坡研究区为例,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根据13个层序的沉积构型时—空演化规律反演古陆坡地貌演化特征。【结果】研究区中新世至今的地貌演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阶段1中,地貌演化受大型三角洲进积驱动,研究区由深海平原演化为陆坡,地貌始终为非限制型。阶段2中,在重力滑动作用下先后经历了由逆冲断层、泥底辟、填平补齐主导的演化过程,地貌由限制型、半限制型演变为现今的非限制型。逆冲断层期,泥底辟强度有限,地貌形态受控于断层活动,研究区处于重力滑动体系的远缘逆冲构造区。泥底辟期,底辟强度大幅增强,具备了独立改造地貌格局的能力,研究区由逆冲构造区向泥底辟构造区转化。【结论】重力滑动体系由沉积作用驱动,表现出与沉积相类似的空间组合与演化特征。平面上相邻的伸展、泥底辟、逆冲构造区存在成因关联,与具有排序特征的沉积相类似。因此,研究区两期构造活动的叠合关系指示了陆坡向海推进的过程。综上,典型深水研究区沉积构型的时—空演化特征能够为陆坡古地貌演化过程的恢复提供重要依据。
蔺鹏吴胜和
关键词:重力流地貌演化层序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
2024年
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溢岸沉积、决口扇及末端扇5种浊积单元;中新世海平面强烈下降阶段的低水位期,从深海盆地逐渐向大陆坡下部过渡,发育浊积水道末端扇体、半限制—非限制性高弯度浊积水道、限制性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沉积,储层为中孔、中高渗物性特征,但砂体规模、砂泥比和横向连续性总体上逐渐变差;中新世,全球冰期气候、强烈构造抬升、海平面不断下降,总体上控制浊流作用的强弱及沉积特征的变化;局部古地貌进一步影响浊流沉积相带分布、规模和形态;目的层段成岩作用弱,沉积条件是影响储层品质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西非深水浊流沉积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高云峰范廷恩蔡文涛王夏斌乐靖卜范青陈飞马良涛何荣胜
关键词:主控因素中新统
Characterization of Depleted Hydrocarbon Reservoir AA-01 of KOKA Field in the Niger Delta Basin for Sustainable Sub-Sea Carbon Dioxide Storage
2024年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AA-01 depleted hydrocarbon reservoir in the KOKA field, Niger Delta,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his investigation involved data valid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of site suitability for CO_(2) storage, and 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of hydrocarbon components. The primary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components and behavior of the hydrocarbon system required to optimize the injection of CO_(2) and accompanying impurities, establishing a robust basis for subsequent sequestration efforts in the six wells in the depleted KOKA AA-01 reservoir. The process, simulated using industry software such as ECLIPSE, PVTi, SCAL, and Petrel, included a compositional fluid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pressure volume temperature(PVT) hydrocarbon phases and components. This involved performing a material bala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measured data and matching the initial reservoir pressure with the supplied data source. The compositional PVT analysis adopted the Peng–Robinson equation of state to model fluid flow in porous media and estimate the necessary number of phases and components to describe the system accurately. Results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indicate that the KOKA AA-01 reservoir is suitable for CO_(2)sequestration. This conclusion is based on the reservoir's good quality, evidenced by an average porosity of 0.21 and permeability of 1 111.0 mD, a measured lithological depth of 9 300 ft, and characteristic reservoir – seal properties correlated from well logs. The study confirmed that volumetric behavior predictions are directly linked to compositional behavior predictions, which are essential during reservoir initialization and data quality checks. Additionally, it highlighted that a safe design for CO_(2) storage relies on accurately representing multiphase behaviour across wide-ranging pressure–temperature–composition conditions.
Patrick A.EigbeOlatunbosun O.AjayiOlabode T.OlakoyejoAdekunle O.Adelaja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沉积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
2023年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A目标已钻2口井,揭示储层较薄、横向变化快,且主力油层高部位钻遇油水界面,前期评价无经济效益。针对目标储层展布特征及含油分布规律不明、含水砂岩与含油砂岩均表现为强振幅的"亮点"特征的难题,运用基于叠前同时反演的岩相概率体分析技术,提高了砂岩预测的准确度,明确了主力目的层甜点储层发育规律。通过AVO属性分析类比,明确流体因子属性在烃类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明显地识别油层与水层;通过流体因子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油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横向连续性较好,对油层平面展布规律有较好地体现。综合地震平点分析及油气成藏研究,在近逆冲断层处构造低部位的砂岩概率体高异常区、AVO流体因子高异常区、地震平点界面之上部署一口探井,实钻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效。
冯鑫梁建设韩文明肖为陈经覃韩利
关键词:深水沉积AVO属性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油田深水浊积水道沉积体系沉积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运用地震沉积学方法,结合大量岩心和野外露头以及钻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在深水海底扇沉积类型和水道期次划分的基础上,对西非尼日利亚A油田的深水浊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深水浊积水道划分为3个界面期次:复合浊积体、复合水道和单一水道,并将Agbada组A油藏中的AU1划分出4期单一水道。详细论述了浊积水道的沉积演化规律,明确了浊积水道受控于古峡谷的限制,以垂向加积为主,生长消亡后,别处重新发育为特征。重力流水道砂体自下而上呈现出由粗变细的正旋回,底部发育大套砂岩夹薄层泥岩,往上泥岩含量增加,测井曲线表现为“钟型”与“箱型”组合,对应地震剖面上强振幅波状反射特征。整体上发生由滑塌-碎屑流到复合水道再演化到水道天然堤复合体的过程。由于受峡谷水道影响,浊积水道体系为限制性和半限制性水道。总结了深水浊积沉积“三元沉积模式”:滑塌、复合水道和水道-天然堤复合体。古河谷规模5 000~7 000 m,内部发育有3期浊积水道体,每一期(单一水道带)由2—4期水道体构成,复合水道带受控于古河谷的控制。整体在峡谷水道呈三元结构,内部多期水道横向迁移,纵向摆动,形成巨厚砂体。底部为碎屑流,泥质-泥屑含量相对高,分选差,渗透率低;中部为水道复合体,为低弯度水道,高砂/地比,渗透率高;顶部为水道-天然堤复合体,属于高弯度水道,低砂/地比,渗透率较低。时移地震证实了水道的期次合理性,水驱油均发生在浊积水道内,依据深水浊积水道期次的精细刻画和时移地震特征,识别出剩余油的分布,成功部署1口采油井,为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陈飞范洪军范廷恩张会来赵卫平井涌泉
关键词:时移地震
尼日尔三角洲陆上区油气差异分布主控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明尼日尔三角洲烃源岩对油气差异分布的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以源控论为理论指导,利用钻井、地化资料,对尼日尔三角洲的烃源岩特征、油气田(藏)的平面分布特征及烃源岩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发育区与油气聚集区在平面上对应良好且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以Ⅱ、Ⅲ型为主,且具有二元特征,成熟度为成熟至过成熟。油气差异分布主控因素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西北段油气藏(田)分布由有机质成熟度和保存条件2个因素共同控制,中段则主要受控于有机质成熟度,东南段油气藏(田)的分布以有机质类型控制为主。
陶叶何幼斌刘建宁吴东胜
关键词:尼日尔三角洲油气分布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
转换型陆缘——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成因类型再认识被引量:2
2022年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油气最为富集的陆缘三角洲盆地之一,过去普遍被认为是起源于白垩纪三叉裂谷的伸展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剖析贝努埃槽和非陆上断裂体系及其相关盆地构造-地层结构,认为冈瓦纳大陆裂解前(侏罗纪-早白垩世)陆内存在巨型走滑断裂系,先期裂开的南大西洋和中大西洋沿该断裂系贯通形成赤道大西洋;提出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为受先存大型走滑断裂体系影响的转换型陆缘盆地,具有明显的窄洋陆过渡带特征,致使现今三角洲主体沉积于新生洋壳之上;重建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裂陷期、过渡期和陆缘期的形成演化历程,提出因边缘脊和洋底转换脊的遮挡作用,在过渡期转换型陆缘更有利于形成局限的海洋环境,为形成大面积优质烃源岩创造了良好条件,大幅度地提升了转换型陆缘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冯志强郭丰涛张忠民殷进垠田纳新苏玉山郭荣涛吴高奎
关键词:被动陆缘盆地成因
深水浊积砂岩油藏滞留水发育特征及成因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E油田为例
2022年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E油田B油组为浊积水道与朵叶复合体沉积,静、动态资料综合分析显示B油组发育滞留水。综合地震、动态测试等资料,总结了B油藏滞留水发育特征:滞留水可导致油藏油水系统复杂化,同一油水系统内可出现不同的油水界面;MDT测压分析显示发育滞留水的油藏一般具有统一的油线;干扰测试等动态资料显示发育滞留水的油藏虽然油水界面有差异但具有整体连通性。进一步分析了B油组滞留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延伸提出了5种油藏滞留水成因模式,并探讨了准确认识滞留水油藏模式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意义。
张旭段瑞凯陈国宁卜范青康博韬郜益华
关键词:油藏尼日尔三角洲
几内亚湾尼日尔三角洲海洋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孙兰馨
陆坡海底水道类型与沉积构型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深水研究区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海底水道是深水油气地质研究的热点,其复杂多变的内部结构制约了该类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分析了典型水道与同期陆坡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弥补研究区面积有限的不足,建立了陆坡海底水道沉积构型分布与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两种典型海底水道。侵蚀型水道以大型下切谷为边界,两侧不易形成天然堤,具有相对顺直的平面形态,内部可出现由碎屑流向浊流的过渡。沉积型水道以多个水道复合体的包络线为边界,两侧天然堤相对发育,弯曲度通常较高,内部主要为浊流沉积。地形坡度和搬运距离是海底水道沉积构型的两点主控因素。地形坡度越大,重力流能量越强,导致海底水道对下伏地层的侵蚀能力越强,细粒物质不易溢出水道形成天然堤。搬运距离较近处,水道内部可先后发育碎屑流和浊流沉积;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水道中碎屑流沉积物减少。故侵蚀型水道多出现于地形坡度较陡的陆坡近端,而沉积型水道常发育于地形平缓的陆坡远端。由于搬运距离较近,理想的侵蚀型水道体系内部依次发育碎屑流水道复合体(强制海退早期)、富砂质浊积水道复合体(强制海退晚期)和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低位期),反映了一次完整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沉积型水道由于远离物源,较少受到强制海退早期碎屑流沉积的影响,水道体系主要由搬运能力较强的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强制海退晚期+低位期)组成。
蔺鹏吴胜和吴胜和王高飞于欣雨

相关作者

苏玉山
作品数:39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东濮凹陷 盆地 尼日尔三角洲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王英民
作品数:324被引量:2,664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重力流 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学 坡折带 层序地层
赵晓明
作品数:118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构型 砂体 水道 深海 深水
李磊
作品数:219被引量:1,197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研究主题:重力流 深水 鄂尔多斯盆地 石灰石 综合评价
李曰俊
作品数:126被引量:1,37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正断层 塔里木盆地西部 放射虫化石 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