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尺神经手背支“的相关文章
神经手背神经的体表投影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对神经手背神经体表投影的解剖研究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我院通过标本解剖及术中观察,研究发现神经手背骨茎突背侧走行至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其走行的体表投影为手掌背部背侧掌-背侧皮纹交界处,利用此特点指导5例神经手背营养血管皮瓣的精准设计与切取,同时在19例微创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中,有效地避免该神经的损伤。结果皮瓣全部存活,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随访1.5~3.0个月,骨折均获解剖复位,达到骨性愈合,无一例伴有神经手背损伤所致的麻木及浅感觉消失的症状;第五掌骨颈骨折术后按照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例,良1例。结论通过手掌背侧的掌-背侧皮纹交界处定位,发现恒定走行的神经手背体表投影,从而在微创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中有效避免神经的损伤;指导神经手背营养血管皮瓣达到术前精准设计、术中精细切取,是一种简单实用、值得推广的方法。
吴迪利春叶陈金仁贾赛雄龙海泉颜卓杰
关键词:尺神经解剖学体表投影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关节背侧囊肿致神经手背卡压
2018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关节背侧囊肿致神经手背卡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6例腕关节背侧囊肿所致的神经手背卡压患者,早期行囊肿切除术,其中5例行神经手背松解,1例取腓肠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6例患者均获得随防,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囊肿均术出现复发,2例患者腕侧酸痛消失,腕关节屈伸活动正常。5例术后6个月神经手背配区皮肤感觉恢复至S4,1例术后16个月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3~7mm,平均4.5mm。结论腕关节背侧囊肿致神经手背卡胝临床少见,早期囊肿切除并通过昆微外科技术对神经进行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恢复。
杨焕友李瑞国刘娜王伟刘伟部文茜
关键词:囊肿显微外科手术尺神经手背支
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神经手背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随访5月-20个月,疗效优良率86%.结论:神经手背...
徐小山徐永清郭远发邬江李军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整形手术
神经手背损伤患者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
2016年
目的分析神经手背损伤患者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入院的神经手背急性锐器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一期损伤修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并且未出现感染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在随访观察范围内,经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愈合优良率为97.6%。结论对神经手背损伤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能够使手背侧以及腕背部的感觉功能进行良好的恢复,其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巨鹏
关键词:一期修复显微外科
神经手背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肘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又称迟发性神经炎,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神经的功能对于手部精细运动至关重要。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慢且不完全,所以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手背侧半皮肤的感觉障碍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所以手背侧半皮肤的神经手背功能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献宇赵丽娜李强李凯崔树森
关键词:尺神经手背支电生理检测尺神经沟尺神经炎小指展肌感觉传导速度
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创面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0例,均为外伤后引起小指掌指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根据小指创面的位置,分别以指动脉指蹼穿和指动脉近节指骨侧方中点穿为旋转点,应用神经手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术后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2例,经积极处理1周后缓解,远端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平均随访6-12个月,皮瓣恢复部分感觉,其中5例将皮瓣内皮神经与受区指神经缝合者,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至8-10 mm。皮瓣质地外形良好。结论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可修复小指近节以远任何部位的创面,操作简单,血运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刘安铭邹永根罗旭超黄宇
骨茎突骨折合并神经手背腕关节损伤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骨茎突骨折合并神经手背腕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16例骨茎突骨折合并神经手背腕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22~58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机械绞伤5例,摔伤3例。根据骨茎突解剖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将骨茎突骨折分为两型:Ⅰ型(骨茎突尖端骨折)1例,Ⅱ型(骨茎突基底部骨折)15例。腕侧皮肤感觉功能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制定的手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S05例,S11例,S27例,S3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72 h,平均18 h。对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同时探查神经手背腕关节,根据损伤程度对神经进行修复,其中13例挫伤者行神经外膜松解减压,3例完全断裂者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示骨茎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10周,平均6周。患者均未出现腕侧慢性疼痛及腕部不能用力旋转等表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采用Green-O’Brien评分法评定,获优13例,良3例;腕侧皮肤感觉功能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制定的手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均为优,其中S411例、S3+5例;腕侧两点辨别觉为5~9 mm,平均6.6 mm。结论对于骨茎突骨折合并神经手背腕关节损伤,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同时探查修复神经损伤,可预防腕侧慢性疼痛,恢复腕侧感觉功能。
杨焕友王斌王建功李瑞国赵少平部文茜
关键词: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神经修复
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神经手背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随访5月~20个月,疗效优良率86%.结论:神经手背...
徐小山徐永清郭远发邬江李军
关键词:尺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
文献传递
神经手背筋膜皮瓣结合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手背筋膜皮瓣结合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2月-2011年7月应用神经手背筋膜皮瓣结合自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器修复环、小指外伤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早期3例术后未放置自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术后12~24h出现皮色暗紫伴有肿胀,9例均放置自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未再出现血管危象。术后经随访6月~24个月,皮瓣外形色泽正常,功能恢复好,质地柔软,皮瓣毛细血管充盈度正常,感觉恢复,两点分辨觉为10~14mm,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神经手背筋膜皮瓣结合自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器修复环、小指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对术者技术,设备要求不高,自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器制作简单,制作原料来源简便,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韦阁周兵林龙宝覃刚蒙宾
关键词:尺神经手背支筋膜皮瓣
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报道神经手背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神经手背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随访5月~20个月,疗效优良率86%。结论:神经手背营养...
徐小山徐永清郭远发邬江李军
关键词:尺神经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缺损

相关作者

徐永清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80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郭远发
作品数:180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 疗效观察 小指 外科皮瓣
杨焕友
作品数:109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指损伤 尺神经深支 尺骨茎突 锤状指
徐小山
作品数:187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外科皮瓣 疗效观察 皮瓣 软组织缺损
李军
作品数:658被引量:1,584H指数:19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