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 篇“ 尖吻蝮蛇毒 “的相关文章
口服尖 吻 蝮蛇 毒 降纤酶对大鼠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尖 吻 蝮蛇 毒 降纤酶(DF)灌胃给药后在SD大鼠胃肠道内的分布情况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灌胃尖 吻 蝮蛇 毒 DF后观察大鼠体征,检测DF对大鼠的急性毒 性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尖 吻 蝮蛇 毒 DF在大鼠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大鼠纤维蛋白原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灌胃尖 吻 蝮蛇 毒 DF(1000 U/kg)后大鼠未出现明显的中毒 反应,DF口服毒 性很低;大鼠灌胃DF 3 h后,DF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胃和空肠组织内;在量效关系实验中,大鼠灌胃DF(200 U/kg)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时效关系实验中,灌胃第5、第6、第7天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口服尖 吻 蝮蛇 毒 DF可以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胃、十二指肠、空肠组织内;口服适量DF可以有效降低大鼠体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连续给药效果更为显著。 陶秀珍 张学荣 廖明 李牡艳 孔露平 张昊 罗小玲关键词:尖吻蝮蛇毒 降纤酶 纤维蛋白原 口服给药 尖 吻 蝮蛇 毒 多组学分析及抗凝组分的分离纯化 陈曹娟基于抗原表位的抗尖 吻 蝮蛇 毒 磷脂酶A2抗体制备 2024年 为探究尖 吻 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的抗原表位并制备针对该酶的特异性抗体,通过IEDB-Bepipred 2.0在线服务器对PLA2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确定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并将它们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用于小鼠(Mus musculus)免疫以制备针对尖 吻 蝮蛇 PLA2的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情况,评价抗体对尖 吻 蝮蛇 毒 PLA2活性的抑制作用。成功预测了尖 吻 蝮蛇 毒 PLA2的6个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并表达了相应的重组蛋白,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5 kDa。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小鼠血清对尖 吻 蝮蛇 毒 PLA2的抗体滴度高于1∶256,并且与尖 吻 蝮蛇 毒 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 kDa的PLA2蛋白产生强烈的结合反应。体外酶活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0μL重组蛋白免疫血清使6μg尖 吻 蝮蛇 毒 PLA2活性由100%降低至62.2%。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尖 吻 蝮蛇 毒 PLA2设计的抗原表位能够有效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成功制备出可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PLA2活性的血清抗体。 朱海婷 李恒 杨万舟 张文浩 余晓东 和七一关键词:磷脂酶A2 尖吻蝮 B细胞抗原表位 尖 吻 蝮蛇 毒 研究进展2023年 尖 吻 蝮(又名五步蛇,中药材名为蕲蛇)蛇毒 ,是从尖 吻 蝮毒 腺中分泌的毒 液,内含磷脂酶A_(2)、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C型凝集素、L-氨基酸氧化酶等多种蛋白类成分和肽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肿瘤、抗血栓、抗炎、抗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蛇毒 研究日益广泛,但目前仍缺乏对尖 吻 蝮蛇 毒 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检索尖 吻 蝮蛇 毒 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其来源、鉴别、活性成分、毒 性研究及质量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尖 吻 蝮蛇 毒 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杨晨 张彬 陈曹娟 刘平安 彭艳梅 彭艳梅 李跃辉关键词:尖吻蝮蛇毒 活性成分 毒性研究 尖 吻 蝮蛇 毒 通过PAR1上调CD62P表达促进大鼠血小板减少 目的:通过干预尖 吻 蝮蛇 毒 中毒 大鼠的蛋白酶活化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PAR1),研究大鼠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小板PAR1含量、CD62P(Platelet P-select... 陈萍关键词:尖吻蝮蛇毒 血小板减少 PAR1 CD62P 凝血功能障碍 基于AutoDock Vina筛选徐长卿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金属蛋白酶有效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方法筛选徐长卿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金属蛋白酶的有效组分。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中化合物与尖 吻 蝮蛇 (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 金属蛋白酶进行分子对接,采用ADMET对较高结合能组分进行毒 性分析,筛选有效抑制组分。结果与阳性对照穿心莲内酯的对接结合能比较,从徐长卿中筛选出17种具有较高结合能的化合物。通过SwissADME预测毒 性,确定10种潜在的无毒 性化合物,分别为Cinatratoside B、Paniculatumoside D、Glacoside A、Cynapanoside A、Paeonolide、Paniculatumoside A、Cynatratoside A、Paniculatumoside B、GreenOil、1,6-Dimethylnaphthalene。结论基于AutoDock Vina虚拟筛选,从徐长卿中筛选出10种具有潜在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化合物。 陈千姿 王晨 黄旺香 陈曦雅 和七一 余晓东关键词:尖吻蝮蛇 蛇毒 穿心莲内酯 金属蛋白酶 鱼腥草地上部分和根部提取物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的比较 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地上部分提取物和根部提取物对尖 吻 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 抑制作用。采用体外实验检测两种提取物对尖 吻 蝮蛇 毒 中主要酶类(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PLA 2)、透明质酸酶等)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内实验检测其对尖 吻 蝮蛇 毒 诱导体内毒 性(出血、水肿、组织坏死和致死毒 性)的抑制作用。鱼腥草地上部分提取物对尖 吻 蝮蛇 毒 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和透明质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有效抑制促凝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在体内,能够使尖 吻 蝮蛇 毒 引起的出血、水肿、组织坏死和致死毒 性明显减弱。相比之下,鱼腥草根部提取物也表现出类似的抑制模式,但在相同浓度下其抑制效果均低于地上部分提取物。植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两种提取物中均含有生物碱、蒽醌类物质和蛋白质;地上部分提取物中含有黄酮、多酚、单宁、三萜、甾醇和皂苷类物质,而根部提取物中缺少这些物质。实验结果首次验证了鱼腥草地上部分及根部对尖 吻 蝮蛇 毒 的抑制作用,并证实地上部分比根部在抑制毒 液的主要酶类和体内毒 性方面更为有效,表明鱼腥草地上部分可以作为一种潜在资源用于开发治疗毒 蛇咬伤的解毒 剂。 陈峻波 余晓东 熊艳 吴七云 陈千姿 和七一3种固定化尖 吻 蝮蛇 毒 金属蛋白酶的比较 2021年 【目的】筛选出一种最优的固定化尖 吻 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 金属蛋白酶(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SVMP)的方法。【方法】采用D380大孔树脂、海藻酸钠-壳聚糖、溶胶-凝胶等3种载体固定化SVMP,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固定化金属蛋白酶和游离金属蛋白酶的酶活性,计算它们的酶搭载率、酶活回收率,并检验它们的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和重复使用性,并由此筛选出最优固定化方法。【结果】溶胶-凝胶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酶和D380大孔树脂固定化酶的酶搭载率分别为91.47%,78.14%和49.44%;D380大孔树脂固定化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酶和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39.00%,39.53%和41.17%;重复使用4次后,溶胶-凝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最高;溶胶-凝胶固定化酶pH耐受性最优,对温度的耐受性也最高。【结论】溶胶-凝胶固载体固定尖 吻 蝮蛇 SVMP的效果最优。 聂学奎 和七一 黄达春 陈峻波 余晓东关键词:固定化酶 尖吻蝮 黑老虎醇提物对尖 吻 蝮蛇 毒 主要酶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中草药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醇提物对尖 吻 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 中主要酶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浸泡黑老虎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到醇提物;通过体外酶活抑制实验分别检测醇提物对尖 吻 蝮蛇 毒 中磷脂酶A2、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类凝血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黑老虎醇提物对尖 吻 蝮蛇 毒 中的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和透明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蛇毒 与醇提物的质量比分别为1∶100,1∶10和1∶5时,后者能抑制蛇毒 中98%磷脂酶A2活性、79%蛋白水解酶活性和65.14%透明质酸酶活性。同时,醇提物能够明显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类凝血酶的活性。【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黑老虎醇提物能有效抑制尖 吻 蝮蛇 毒 中的主要酶类,为深入研究黑老虎药材的抗蛇毒 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达春 和七一 聂学奎 陈峻波 余晓东关键词:尖吻蝮 蛋白水解酶 磷脂酶A2 透明质酸酶 类凝血酶 尖 吻 蝮蛇 毒 抑瘤组分Ⅰ体外抑制人口腔鳞癌HN6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尖 吻 蝮蛇 毒 抑瘤组分Ⅰ(AAVC-Ⅰ)对口腔鳞癌HN6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HN6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AAVC-Ⅰ实验组。实验组以0.1 mg/mL浓度的AAVC-Ⅰ处理,在不同时间段采用CCK8法检测AAVC-Ⅰ对HN6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VC-Ⅰ实验组在24、48和96 h HN6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12、24 h划痕愈合百分比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受限,实验组侵袭细胞数目百分比小于对照组。结论:AAVC-Ⅰ对体外培养口腔鳞癌HN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 刘方兴 邓超 祖璨璨 柴琳关键词:凋亡
相关作者
雷丹青 作品数:68 被引量:229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尖吻蝮蛇毒 纤溶酶 蛇毒 神经生长因子 无出血 和七一 作品数:118 被引量:180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蛇毒 尖吻蝮蛇毒 尖吻蝮蛇 尖吻蝮 纤溶酶 余晓东 作品数:132 被引量:281 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蛇毒 尖吻蝮蛇毒 尖吻蝮蛇 尖吻蝮 活性 刘清亮 作品数:107 被引量:560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 研究主题:蛇毒 荧光光谱 烟草 尖吻蝮蛇 抗凝血因子 徐小龙 作品数:57 被引量:281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抗凝血因子 蛇毒 尖吻蝮蛇毒 多酚氧化酶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