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5篇“ 少突神经胶质“的相关文章
神经胶质细胞相关自闭症谱系障碍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危害严重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具有早期确诊难、病程时间长、损伤不可逆以及难以完全治愈等特点,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ASD的形成机制与神经胶质细胞系的分化、增殖及凋亡失调所导致的髓鞘形成异常关联密切。本文将阐述神经胶质细胞系细胞在髓鞘形成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化、增殖、凋亡异常导致ASD发生的机制。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异常是ASD重要致病机制之一。阐明其在AS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对ASD等神经发育疾病精准防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周奕杨傅启华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神经发育髓鞘
丙泊酚对小鼠神经胶质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小鼠神经胶质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神经胶质细胞,体外构建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随机将细胞分为为4组(每组10个样本)、常规培养组(N组)、丙泊酚常规组(P组)、缺血缺氧再灌注组(H组)和缺血缺氧再灌注+丙泊酚组(HP组)。P组和HP组在造模开始时加入10μmol/L的丙泊酚;N组和P组在培养箱常规培养27 h;H组和HP组细胞缺血缺氧培养3 h,再复氧复血继续培养24 h。之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HP组与H组比较,细胞肿胀变形程度较轻,未见细胞核明显固缩和大量细胞发生融合凋亡现象,上清液仅可见量细胞碎片及悬浮凋亡细胞。CCK-8检测结果,HP组与H相比,A值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P组与H相比,细胞存活率增高,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减(P<0.01)。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示:HP组与H相比,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HP组与H相比,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丙泊酚能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提高Bcl-2蛋白表达,减轻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现象,增强损伤细胞的活性。
王昆锋丁洁王洪强
关键词:丙泊酚
布洛芬对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布洛芬对胶质细胞(OL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成年大鼠6只,提取OLs,扩增后加入溶血磷脂酸(LPA)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使用出生24~48 h的新生鼠6只,提取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将OPCs接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LPA组、布洛芬组、LPA+布洛芬组。贴壁3 d后观察细胞形态,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其他3组分别加入LPA(1.0μmol/L)、布洛芬盐水溶液(100μmol/L)及两者的混合液。药物持续干预7 d后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对OPCs特异性免疫标志物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和OLs特异性免疫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MBP)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PCs及OLs形态并细胞计数。使用Western blot法比较各组MBP相对表达量。结果 LPA作用于成熟OLs后细胞起减。OPCs贴壁3 d时各组细胞发育良好。药物干预7 d后,布洛芬组和LPA+布洛芬组中细胞起明显多于对照组和LPA组。布洛芬组、LPA+布洛芬组的MBP阳性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和LPA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A组的MBP表达量明显于其他3组(P<0.01),布洛芬组表达量明显多于LPA+布洛芬组(P<0.01)。结论 LPA对OPCs的生长发育有毒性作用,对成熟OLs的正常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布洛芬能够显著抑制LPA对OPCs及OLs的细胞毒性作用。
江继鹏杨凯赵飞张珊珊逄瑷博张赛陈旭义
关键词:布洛芬少突神经胶质溶血磷脂素类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表现为慢性躁狂症的神经胶质瘤(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神经胶质瘤病人可出现各种心理症状,但很出现躁狂。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55岁的男性,具有三年攻击性躁狂症病史,该患者最初被诊断为慢性躁狂但随后的MRI检查发现了脑肿瘤。本报告强调了在患者呈现非典型精神障碍表现时考虑不同器质性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对发病年龄较晚的、对恰当的药物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应考虑脑部肿瘤并进行脑影像检查。
Saha RJakhar K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瘤肿瘤
脑室内神经胶质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神经胶质瘤(IVO)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8—2013-08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VO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扫描。结果 10例为WHOⅡ级,2例为WHOⅢ级;左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IVO各6例;8例侵犯脑室壁;12例均存在脑积水和瘤周水肿;8例肿瘤存在多发囊变,4例为完全实性。肿瘤实性部分CT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 IVO患者经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王海生韩艳平
关键词:脑室CT检查
脑室内神经胶质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6例报告)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神经胶质瘤(IVO)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VO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6例均接受MR扫描,其中2例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 5例IVO为WHOⅡ级,1例IVO为WHOⅢ级;左侧侧脑室和3脑室IVO各3例;4例侵犯脑室壁;6例均存在脑积水和瘤周水肿;4例肿瘤存在多发囊变,2例为完全实性;2例瘤内有出血;1例瘤内见钙化;1例见流空血管影。肿瘤实性部分CT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T1WI以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结论 IVO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肖翔林洁许乙凯代月黎郝鹏黄其鎏吴元魁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瘤脑室磁共振成像
一种人神经胶质瘤标志物MAP2蛋白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涉及人神经胶质瘤标志物,具体涉及一种能区分临床上具有化疗敏感的、1P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人神经胶质瘤的蛋白标志物MAP2蛋白及其用途。本发明通过iTRAQ-LC-MS/MS技术,确定了...
施前杨柳松徐晓恩
文献传递
激活素A与新生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源性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对新生大鼠脑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发育的影响。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按日龄分为四组:3日龄(postnatal3,P3...
唐玲
关键词:神经系统早产儿
激活素A与新生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对新生大鼠脑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发育的影响。【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按日龄分为四组:3日龄(postnatal 3,P3),7日龄(postnatal 7,P7),14日龄(postnatal 14,P14),21日龄(postnatal 21,P21),各日龄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出生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ACT A5 mL/kg(浓度为0.025μg/mL),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给药后2.5 h采集标本,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ACT 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与电镜下结果一致,随日龄的增加对照组大鼠脑白质中OL逐渐发育成熟并出现髓鞘;同日龄实验组大鼠脑白质中OL较对照组增大且结构趋于成熟,日龄越小差别越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ACT A阳性细胞计数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日龄和阳性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827和0.779,P均<0.001);同日龄实验组ACT A阳性细胞计数较对照组,P3、P7、P1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r<0.05)。P21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ACT A阳性细胞计数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ACT A可促进发育中的OL的成熟以及髓鞘的形成,对早期发育阶段的作用尤为显著。提示外源性ACT A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唐玲安丽韩利章宋堂云宁延霞
关键词:激活素A新生大鼠发育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胶质细胞瘤的磁共振波谱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及遗传亚型之间的相关性
2005年
Background: Oligodendroglial neoplasms with combined loss of chromosomes 1p a nd 19q may have a good prognosis and respond to procarbazine- lomustine (CCNU) - vincristine (PCV)- chemotherapy.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single voxe 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SV- MRS) obtained through routine clinical p ractice distinguishes between histopathologic and genetic subtypes of oligodendr oglial tumors. Methods: Forty- eight patients with oligodendroglial tumors (19 oligodendrogliomas and 29 oligoastrocytomas) underwent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to determine allelic imbalance in chromoso mes 1p36 and 19q13. SV- MRS was obtained pretherapy to determine tumor metaboli te ratios. Results: Grade III oligodendroglial tumors had higher choline (Mann- Whitney; p=0.002), methyl lipid (Mann- Whitney; p=0.002), and combined methyle ne lipid and lactate ratios (Mann- Whitney; p < 0.001)- than grade II tumors. Lactate did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umor types (Fisher exact test; p=0.342) or grade (Fisher exact test; p=0.452).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hen tumor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histopathology or genetic subtypes. Conclusion : As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tool used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SV- MRS h a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determining oligodendroglial tumor grade but not sub types classified by histopathology or molecular genetics. MRS may be useful for determining the timing of therapy but is unlikely to predict chemosensitivity.
Jenkinson M.D.Smith T.S.Joyce K.刘凯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少突胶质细胞瘤洛莫司汀染色体缺失预后良好

相关作者

桂秋萍
作品数:115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学 临床病理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 免疫组化
汪寅
作品数:93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复习 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诊断 预后
李向红
作品数:235被引量:1,347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病理 病理诊断 肺肿瘤
杨学华
作品数:172被引量:810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螺旋CT 螺旋CT征象 胃癌
陈强
作品数:62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凋亡 肌腱粘连 股骨头 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