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89篇“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相关文章
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4年
基于南疆地区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9153名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情况良好,不同学段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评价等四重维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特征,学段、民族成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少数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密切相关性。加强理论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加强文化熏陶夯实文化认同基础、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打牢语言基础、构建四位一体连接互通教育共同体是铸牢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阿巴拜克热·买买提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
智能传播视域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新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4年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社会进 入智能传播时代,新媒介素养成为个体融入社会,实现自我 发展的基础素养。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培育,不仅 关乎个体的信息获取、批判思考与创新能力提升,更关系到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多元传播效果的构建。本研究采用问卷调 查的方法,讨论了智能传播环境下不同群体、区域的个体媒 介素养差异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探讨了新媒介素养的提升路 径,即通过自我努力、政企合作、媒介优化等方式创新传播 生态,培育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推动智能时代下少数民族 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弥合数字鸿沟。
徐百灵施乐乐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新媒介素养
彭州市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少数民族青少年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2023年
在彭州市桂花镇,有一个特殊的社区——丰乐社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不少阿坝州藏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移居至此,目前,社区有长期居住在此的少数民族同胞31户152人,其中藏、羌等少数民族青少年39人。近几年来,彭州市关工委联合彭州市委统战部、妇联等相关部门,以打造民族团结示范社区为契机,在丰乐社区关心关爱少数民族青少年,突出党建引领,聚焦民族团结,着力宣教帮扶,用民族团结的沃土呵护各民族少年儿童苗壮成长,形成一系列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经验做法。2021年,丰乐社区“共育民族融合之花”活动荣获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
宁倩牟秋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关工委民族融合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政策、体质监测数据演进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历史纵深演进的视角,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青少年体质政策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演进的变迁历程、特征进行了系统归纳和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时期社会...
王相茹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
民族团结教育下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
2022年
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讲,可以通过家庭熏陶学校教育,以及个人阅历影响等诸多路径来引导其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此,作为学生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应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的教育模式,以此来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及时扭转青少年的文化态度,能够在参与各类教育活动中,对民族团结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民族文化。
张晓琴哈建民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
“健康中国”视阈下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变化动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揭示我国年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展变化,进一步监测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青少年2010年至2015年身高、体重、BMI指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间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男女青少年身高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纳西族增长相对缓慢;5年间各少数民族男女青少年生体重均呈现增长趋势,回族青少年体重增长较多且增长幅度较大,纳西族青少年体重增长较小且增长幅度较小;5年间回族、苗族、纳西族、佤族男女青少年BMI指数都呈增长趋势;回族、纳西族身体形态方面相对佤族、纳西族显得高大,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相关;各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增长趋势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开展密切相关。
杨春林王玉洪张琪伍亭陆国相王和燕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体形态
构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机制被引量:14
2022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抽象意识变为自觉的社会实践,就必须被各民族成员所认同。从内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提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机制,通过象征符号、情感体验、价值观引导、躬行实践的中介变量调节,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生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积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从而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的完成。由此,构建以符号认知为媒介、情感认同为导向、价值理性为核心、行为自律为目标的实践路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根植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祖力亚提·司马义蒋文静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内化
宜宾市各级关工委倾情帮扶少数民族青少年——苗岭彝山关爱情
2022年
2009年的夏天,兴文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应平在下乡为栋梁工程做入户调查时,被婕王山镇干秋村的村支部书记告知,村里有个苗族女娃,家里非常困难,希望县关工委能“关注帮扶一下”。在“黑、地面都坑坑洼洼、玉米红茗胡乱堆着”的破旧老屋里,曾应平见到了年幼的英子(化名)。村支书告诉曾应平,孩子的祖父捡养了她的父亲,父亲又捡养了她,祖孙三代都没有血缘关系,家境非常困难。
莫尔佳邓红杉
关键词:关工委少数民族青少年祖孙三代入户调查帮扶
中华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影响:亲社会倾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学校适应和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发展的重大议题。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采用中华民族认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和学校适应三份问卷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8所学校的1268名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中华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以及亲社会倾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亲社会倾向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亲社会倾向在中华民族认同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塑造亲社会行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来改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水平。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实践意义。
浦昆华尹可丽
关键词:中华民族认同亲社会倾向中介效应少数民族青少年
移动短视频平台中少数民族青少年媒介使用与依赖研究 ——基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地调查
移动短视频兴起之后收获了大量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其中青少年用户占比不小,短视频应用市场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以快手、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少数民族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但青少年用户在短视频平台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
李怀阳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媒介使用媒介依赖

相关作者

罗杰
作品数:114被引量:691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新生 信度 中介作用 中文 大学生
夏登波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琼州学院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青少年 中长跑 养生产业 亚健康 保健
潘运
作品数:167被引量:596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SNARC效应 大学生 成就动机 时间管理倾向 少数民族
胡西旦·吾甫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喀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南疆 少数民族青少年 家庭 新疆南疆 消极
李丽菊
作品数:27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
研究主题:边疆地区 哈尼族 人格特点 心理健康 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