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8篇“ 小鼠肝细胞“的相关文章
利福平通过NRF2/NQO1通路对小鼠肝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2025年
目的:探究利福平(Rifampicin,RFP)调节NRF2/NQO1通路对小鼠肝细胞AML12造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的小鼠肝细胞系AML12。采用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对细胞进行染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根据结果选取适用于本研究的染毒浓度(50、100、200μmol/L)。采用微孔板法检测AML12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通过检测JC-1荧光探针分析线粒体内膜电位变化;采用qRT-PCR方法测定NQO1、SOD、NRF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利福平染毒浓度的升高,AML12细胞活力也随之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利福平染毒处理组中AML12细胞的MDA含量、CAT活力、ROS水平均升高,且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也随之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以及NQO1、SOD、NRF2三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随利福平染毒浓度上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QO1、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利福平染毒浓度上升降低。结论:利福平可能通过NRF2/NQO1通路调节ROS对小鼠肝细胞AML12造成氧化损伤,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李亚奇郑志坚张美诗符王洋孟春燕钱庆增
关键词:利福平
一种获取小鼠肝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小鼠肝细胞的方法,属于脏获取技术领域。通过用注射器对离体的小鼠脏短时快速注射I型胶原酶消化液冲洗脏的同时,使小鼠脏组织疏松,易于肝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然后采用I型胶原酶消化液与DNA酶I溶液...
毕嘉成 田志刚 刘永
db/db小鼠肝细胞脂滴代谢特征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正常BKS-db/m小鼠与T2DM模型BKS-db/db小鼠脏脂滴(LDs)代谢特征,研究db/db小鼠脏LDs代谢特征及代谢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SPF级8周龄BKS-db/m(db/m组)及BKS-db/db(db/db组)小鼠各8只。检测血脂代谢,油红、HE染色评价脏脂质沉积程度,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脏LDs合成分解代谢水平。结果db/db组体重、重、指数、FPG、OGTT及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TG、TC、HDL-C、LDL-C、FFA、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阳性荧光面积、核转位高于db/m组(P<0.05)。db/db组原代肝细胞脂噬水平高于db/m组(P<0.05)。与db/m组比较,db/db组SREBP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围脂滴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甘油三酯脂肪酶蛋白表达升高(P<0.05),p-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C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与正常小鼠比较,T2DM小鼠血脂异常,肝细胞脂质沉积明显,虽然LDs脂解与脂噬作用增强,分解作用显著,但LDs代谢处于合成与分解失衡状态,导致肝细胞脂质聚集。
孙雯徐晔肖泓健冯婉瑜袁馨梦项梦奇陆矫汤强张媛
关键词:脂解
帕立骨化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小鼠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
2024年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Pal)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结扎构建胆汁淤积性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BDL)、治疗组(BDL+Pal)。通过HE染色,探究各组小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体外培养人细胞系HepG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00μmol/L H_(2)O_(2))、治疗组(400μmol/L H_(2)O_(2)+20 nmol/L Pal)。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磷酸化p65(p-p65)、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肌球蛋白II调节轻链(p-ML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65、p-ERK、p-ML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01或P<0.01或P<0.001);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而治疗组相对于模型组,上述水平呈相反趋势。结论Pal通过抑制胆汁淤积性小鼠及HepG2细胞中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活性氧及NF-κB/p65、ERK信号通路有关。
张威威谢婧李丽华
关键词:氧化应激胆汁淤积肝损伤
纳米塑料对小鼠肝细胞和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新兴污染物,会对各类生物构成严重威胁。NPs和微塑料相比而言尺寸更小,被生物摄入可能性更大。此外,NPs吸附和携带其他污染物的特性会对生物体产生复合效应。因此,评估NPs的...
胡顺程
关键词:纳米塑料小鼠肝细胞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茵陈蒿汤对自身免疫性小鼠肝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对自身免疫性小鼠肝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尾静脉注射制备自身免疫性小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于造模前14天,给予茵陈蒿汤(4.68 g生药/kg)预防性灌胃治疗,末次灌胃给药后注射Con A。分别检测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GSH、ROS、ATP、MDA水平,计算脏指数、脾脏指数,并观察GPX4、SLC7A11的表达;比较各组小鼠脏病理组织变化。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脏指数、脾脏指数、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ROS、MDA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GSH、ATP含量及GPX4、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脏指数、脾脏指数、ALT、AST、IFN-γ、TNF-α、铁离子、ROS、MDA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GSH、ATP含量及GPX4、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值均<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脏出现大面积肝细胞变性、坏死、门管区炎细胞聚集,治疗组处理的小鼠脏坏死和炎性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 Con A诱导组织损伤可能与铁死亡有关。茵陈蒿汤可以增加SLC7A11/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抵抗Con A诱导的肝细胞铁死亡。
李竹蓉陈晨郭地吕思学武嘉文杨娜刘杨
关键词:茵陈蒿汤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帕立骨化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小鼠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的研究
张威威
ASPP2重组腺病毒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DEN诱导的小鼠肝细胞癌发生
2024年
目的研究ASPP2重组腺病毒(ASPP2-ad)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小鼠肝细胞癌(HCC)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EN腹腔注射联合0.005%DEN饮水方法构建小鼠HCC模型。将动物分为DEN处理组和DEN-ASPP2-ad处理组,每组10只。使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动态观察小鼠HCC形成情况,大体记数脏肿瘤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6、KC、IL-2和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AFP、caspase3、cyclinD1、PCNA、p-IKK、IKK、p-IκB、IκB、p-p65和p65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fatc1 mRNA水平。结果DEN诱导24周后,DEN组小鼠脏肿瘤数为(9.9±1.9)个,显著多于DEN联合ASPP2-ad组[(3.9±1.2)个,P<0.05];DEN组小鼠Ki67阳性细胞数为(91.4±9.1)个,显著多于DEN联合ASPP2-ad组[(56.6±10.5)个,P<0.05];在实验40周末,DEN组小鼠生存率为65.2%,显著低于DEN联合ASPP2-ad组的90.0%(P<0.05);DEN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271.5±143.8)U/L和(299.3±221.4)U/L,均显著高于DEN-ASPP2-ad干预组[分别为(101.7±44.6)U/L和(124.1±75.0)U/L,P<0.05];DEN联合ASPP2-ad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8.1±1.6)MFI和(8.1±1.0)MFI,均显著低于DEN组[分别为(16.3±0.4)MFI和(26.3±5.3)MFI,P<0.05];DEN/ASPP2-ad处理组AFP、Cyclin D1和PCNA表达减弱,而caspase-3表达增强,NF-κB信号通路蛋白(p-IKK、p-IκB和p-p65)表达减弱,p-IKK/IKKα、p-IκB/IκB和p-p65/p65比值也降低,NF-κB下游癌基因Nfatc1表达减弱(P<0.05)。结论ASPP2-ad可能通过调控NF-κB通路显著抑制DEN诱导的炎性增殖反应,阻抑HCC的发生,值得深入研究。
高明慧柴梦音寇卜心豆双双刘晓霓
关键词:二乙基亚硝胺核因子ΚB小鼠
AMPK介导的饥饿条件下小鼠肝细胞能量代谢转换及脂肪自噬
2024年
【目的】通过探究饥饿条件下小鼠肝细胞内能量代谢的过程,揭示其营养感应的变化,筛选调节肝细胞内自噬及能量调控的关键通路,阐明脂质响应能量动员的降解机制。【方法】近交系小鼠(C57/B6)分别完全禁食0、24和48 h,按时间点记录小鼠血糖和体质量的变化,取各组小鼠脏组织进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和电镜观察;采用RT-qPCR检测糖脂代谢和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自噬和能量感应AMPK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饥饿24和48 h后,小鼠组织内LC3-Ⅱ/LC3-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饥饿处理引起小鼠肝细胞内主要能量来源发生转换,脂滴招募自噬基因ATG2A和PLIN2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线粒体膜蛋白TOM20以及调控能量代谢和脂噬的P-AMPK、P-FOXO1蛋白表达极显著上调,表明饥饿处理导致小鼠肝细胞发生了线粒体自噬和脂噬。【结论】饥饿24 h后,小鼠机体主要能量来源由以糖代谢为主转换为以脂质代谢为主,饥饿处理可能通过激活AMPK和FOXO1促进储存于小鼠肝细胞内的脂质发生脂噬降解,释放游离脂肪酸氧化供能。
张晓银苏宏鼎卯升义杨畅角德灵王晶魏红江魏红江
关键词:饥饿
外源性甲状腺激素T3对酒精性纤维化小鼠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T3对酒精性纤维化小鼠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8只6~8周龄健康SPF级C57BL/6N雄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T3干预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用TP4060C对照饲料喂养8周,模型组和T3干预组用TP4060A酒精饲料喂养8周并在第3周联合31.5%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纤维化模型。第6周起分别用不同剂量T3每天对干预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至第8周末。检测小鼠血清ALT、AST,取组织进行HE和天狼星红染色;免疫蛋白印记迹法检测PCNA、Caspase-9、a-SM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ALT(35.544±4.039)U/L和AST(78.250±9.307)U/L比正常组ALT(14.336±3.553)U/L和AST(40.842±3.834)U/L都有所升高(P<0.05),但经低、中、高T3干预的小鼠血清ALT分别为(25.242±3.469)、(22.940±4.566)、(27.556±4.609)U/L,均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同时T3干预组小鼠的AST分别为(52.213±9.664)、(40.938±7.565)、(48.696±12.443)U/L相比于模型组小鼠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五组小鼠的PCNA(0.475±0.019、1.001±0.034、0.876±0.015、0.618±0.035、0.906±0.092),Caspase-9(0.832±0.024、1.23±0.0541.040±0.035、0.943±0.036、1.114±0.072),a-SMA(0.592±0.046、1.037±0.043、0.892±0.028、0.715±0.034、0.854±0.047),模型组三种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比正常组有所升高(P<0.05),而T3干预组的三种蛋白相对表达量都比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适当补充甲状腺激素T3可以抑制纤维化小鼠HSC的活化,进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冯家阳李三强罗仁利崔钦奕张凯杰张明航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甲状腺激素T3增殖凋亡

相关作者

陈月桥
作品数:158被引量:757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解毒化瘀颗粒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 细胞凋亡 肝纤维化
毛德文
作品数:657被引量:2,647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 中医药
钟进义
作品数:152被引量:509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葡多酚 小鼠 增殖活性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鼠
邱华
作品数:228被引量:937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解毒化瘀颗粒 肝衰竭 重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 肝性脑病
李洪
作品数:109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细胞信号转导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生物化学 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