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2篇“ 小鼠皮肤“的相关文章
- 一种小鼠皮肤消化复合酶及小鼠皮肤T细胞的分离方法
- 本发明属于T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鼠皮肤消化复合酶及小鼠皮肤T细胞的分离方法,在消化皮肤组织时加入胰酶,在消化皮肤组织后进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在消化液加入β‑ME,在消化液加入维生素C。本发明与现有...
- 张端午张雨琪任婷蓉
- 一种用于小鼠皮肤辐射溃疡实验的小鼠固定装置
- 本发明属于小鼠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鼠皮肤辐射溃疡实验的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挡板、侧板和盖板,还包括:水溶线;收卷组件,其包括:第一转轴,其底端与基座转动连接、顶端向上自由延伸;以及卷筒,其套设在第一转轴...
- 陈彦马乐史春梦
- 脂肪干细胞复合透明质酸支架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实验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透明质酸(HA)支架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蔗糖和高脂肪食物饲养30只小鼠10周,第11周于腹膜腔内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切取10只健康小鼠双侧腹股沟区域的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制备ADSCs-HA复合物。将30只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ADSCs-HA组、HA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只小鼠背部制备2个创面模型。其中,ADSCs-HA组小鼠创面基底下及创周皮下注射0.3 ml ADSCs-HA复合物(ADSCs密度6×10^(7)个/ml,HA浓度10 mg/ml),HA组和对照组小鼠同部位分别注射0.3 ml同等浓度HA、0.3 ml 0.9%氯化钠溶液。于术后3、7、10、14 d,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创面组织微血管数量,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创面组织生长因子及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7、10、14 d,ADSCs-HA组小鼠创面较对照组、HA组明显缩小,且ADSCs-HA组创面愈合率高于HA组和对照组(均P<0.05)。ADSCs-HA组创面愈合时间较HA组和对照组缩短(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DSCs-HA组术后14 d创面组织可见许多圆形或椭圆形微血管,数量多于HA组和对照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HA组和对照组比较,ADSCs-HA组术后14 d创面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更整齐,胶原沉积以及胶原纤维更多。ADSCs-HA组术后14 d创面组织微血管数量、胶原纤维沉积百分比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Ⅰ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mRNA表达水平高于HA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HA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s复合HA支架能够促进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愈合。
- 郭小伟吴俊铮崔鑫王文飞秦傲霜刘宾
-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创面脂肪干细胞微血管胶原纤维小鼠
- 基于小鼠皮肤特异性GLUD1 212位赖氨酸发生二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银屑病小鼠模型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银屑病研究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应用Cre‑loxP系统构建表皮细胞中GLUD1K212T基因条件性敲入的小鼠模型并进行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构建。首先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Glud1K212T‑F...
- 张开明李俊琴梁艳阳程月爱牛旭平侯瑞霞
- 树莓粗多糖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 2025年
- 采用树莓粗多糖(RCP)(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kg)对BALB/c小鼠中波紫外线(UVB)皮肤光损伤模型进行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微板法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树莓粗多糖对UVB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RCP可明显改善BALB/c小鼠皮肤红斑、脱屑和皱纹,并减轻皮肤局部角化过度、表皮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相较于模型组,低剂量RCP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了16.1%,同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分别减少了22.1%与43.3%;中剂量RCP组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8.9%,TNF-α水平降低37.4%,MMP-1和MMP-3含量分别减少35%和48.2%;而在高剂量RCP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分别增强了21.3%和34.3%,MDA含量下降了24.8%,白细胞介素-6(IL-6)与TNF-α水平分别降低了33.3%和56.6%,此外,MMP-1和MMP-3的含量也分别减少了35%和63.3%。以上结果说明RCP可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UVB引起的小鼠皮肤光损伤,且RCP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 王雨婷王学红陆杰米尔扎提·阿不力米提车广学韩乐姬一鸣杨永晶
- 关键词:中波紫外线
- 虎耳草方配伍机制及其对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药理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索瑶医经典验方虎耳草方的配伍机制及其对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化合物48/80、4-氨基吡啶(AP)及其组合制备小鼠皮肤瘙痒模型,以氯雷他定为阳性对照,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氯雷他定组(简称阳性组)、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和(复方组)各10只,研究虎耳草、十大功劳、地骨皮及该3味药配伍成的复方对实验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药理作用,确认虎耳草方中三味药材配伍关系,剂量实验选取高中低剂量组以氯雷他定为阳性对照确认临床最佳用药剂量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简称阳性组)及高剂量组(2.74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中剂量组(1.37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低剂量组(0.685 g/ml虎耳草方混煎液)各12只。结果化合物48/80+4-AP组平均抓挠次数显著高于化合物48/80组、4-AP组(P<0.01),抓挠时长与化合物48/80组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长于4-AP组(P<0.01)。化合物48/80+4-AP组血清中IL-6、IL-2、IFN-γ、β-EP含量均显著高于化合物48/80组、4-AP组(P<0.01),化合物48/80组与4-AP组无显著差异(P>0.0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存在搔抓行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搔抓次数显著减少,抓挠时长明显缩短(P<0.01);与阳性组相比,地骨皮组平均抓挠次数显著增多,复方组和虎耳草组抓挠时长较阳性组明显缩短(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阳性组、复方组IL-6、IL-2、β-EP含量显著增加(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IL-6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IL-2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阳性组(P<0.01);地骨皮组IL-2含量显著低于复方组(P<0.05)。各组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复方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阳性组(P<0.05)。虎耳草组、十大功劳组、地骨皮组、复方组β-E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
- 董志鹏闫国跃罗筱凡吕挺张淼姚涵雅方刚谢阳姣
- 关键词:皮肤瘙痒配伍机制药理作用
- 莹肌方对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莹肌方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皮肤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莹肌方1号方(粉剂面膜)、莹肌方2号方(膏剂面膜)。选择45 d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48只,利用D-半乳糖刺激建立小鼠皮肤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莹肌方1号组(涂抹莹肌方1号),莹肌方2号组(涂抹莹肌方2号)。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给药,其余组连续处理42 d。检测小鼠皮肤水分、质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皮肤胶原纤维积分光密度(IOD)。结果治疗后,4组小鼠皮肤质量、含水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含量、SOD、MDA、真皮层厚度、IO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0.34±0.07)g、(78.45±7.04)%、(10.23±2.23)μg/mg、(0.41±0.05)μg/mg、(37.82±2.83)U/mg、(4.12±0.32)nmol/mg、(6.16±0.53)×10^(5)]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质量(0.17 g±0.03 g)、含水量(51.04%±6.32%)、透明质酸(5.87μg/mg±0.54μg/mg)、羟脯氨酸(0.15μg/mg±0.03μg/mg)、SOD含量(25.87 U/mg±2.06 U/mg)及胶原纤维IOD[(4.53±0.23)×10^(5)]均明显降低,MDA含量(8.43 nmol/mg±0.42 nmol/mg)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莹肌方1号组、莹肌方2号组小鼠皮肤质量[(0.24±0.04)g、(0.31±0.04)g]、含水量[(63.16±7.11)%、(73.28±6.53)%]、透明质酸[(8.03±1.02)μg/mg、(9.89±0.23)μg/mg]、羟脯氨酸[(0.22±0.03)μg/mg、(0.38±0.02)μg/mg]、SOD含量[(30.31±1.63)U/mg、(33.34±2.47)U/mg]及胶原纤维IOD[(5.32±0.33)×10^(5)、(6.07±0.35)×10^(5)]均明显升高,MDA含量[(6.54±0.33)nmol/mg、(4.84±0.25)nmol/mg]降低(P<0.05)。与莹肌方1号组比较,莹肌方2号组小鼠皮肤质量、含水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SOD含量及胶原纤维IOD均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莹肌方具有良好的抗皮肤衰老功效,且膏剂莹肌方效果更佳。
- 王忠娟安艳丽周光
- 关键词:D-半乳糖皮肤衰老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一种将小鼠皮肤组织快速消化为单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组织解离及细胞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将小鼠皮肤组织快速消化为单细胞的方法;本发明以成年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为例,通过组合使用不同的酶消化方式和机械处理方式,筛选出最优解离条件,使得皮肤组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离为单细胞...
- 朱兵卢耀军惠丽华许腾乌日娜齐格其勒
- 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被引量:1
- 2025年
- 背景:神经调节蛋白1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血管生长等特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已被证实参与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目的:构建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探究其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2)构建神经调节蛋白1过表达慢病毒,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载组、神经调节蛋白1组、对照组,分别转染空载慢病毒、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慢病毒,对照组不进行转染;(3)EdU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4)构建C57BL/6小鼠创面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空载组和神经调节蛋白1组,每组8只,分别在创面局部多点均匀注射1 mL转染空载慢病毒或转染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5)造模后1,7,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愈合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创面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成功构建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内神经调节蛋白1的mRNA、蛋白表达较空载组明显上调(P<0.05);(2)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促进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P<0.01)和增殖(P<0.05);(3)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了小鼠创面愈合(P<0.05)和创面的血管生成(P<0.05)。结果表明,过表达神经调节蛋白1提高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增强了促进创面愈合和创面血管生成的能力。
- 胡涛涛刘兵陈诚殷宗银阚道洪倪杰叶凌霄郑祥兵严敏邹勇
-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过表达细胞迁移小鼠创面愈合
- 褪黑素调控GPX4/NF-κB p65信号通路干预铁死亡促进小鼠皮肤创面修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和铁死亡的作用,并探究其促进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SF细胞增殖能力,选取细胞增殖率最高的褪黑素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HSF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谷氨酸+褪黑素组。谷氨酸+褪黑素组用100μmol/L褪黑素预处理细胞60 min,随后除对照组外,另两组加入谷氨酸(10 mmol/L)诱导铁死亡。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HSF细胞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水平。构建小鼠为全层皮肤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褪黑素组,每组10只。褪黑素组在皮肤损伤处外敷含5 mg褪黑素的凡士林乳膏,对照组外敷等量凡士林乳膏,每日清洁换药,连续9 d。计算术后第5、7、9天各组创面愈合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第5、9天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纤维生成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中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因子(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HSF细胞增殖率最高,故选取100μmol/L褪黑素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组HSF细胞GSH水平降低,ROS、MDA、Fe^(2+)水平升高(均P<0.05)。与谷氨酸组比较,谷氨酸+褪黑素组HSF细胞GSH水平升高,ROS、MDA、Fe^(2+)水平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5、7、9天创面愈合率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5、9天创面组织再上皮化程度更高,胶原纤维生成比例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Ki-67免疫荧光强度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术后第9天创面组织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褪黑素能够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
- 芦周洲高栋梁王亚康
- 关键词:创面修复小鼠
相关作者
- 骆丹

- 作品数:519被引量:1,712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中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UVB 黄芩苷 紫外线
- 官大威

- 作品数:172被引量:50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皮肤 切创愈合过程 法医
- 周炳荣

- 作品数:178被引量:4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中波紫外线 紫外线诱导 黄芩苷 成纤维细胞 UVB诱导
- 范琰琰

- 作品数:50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小鼠皮肤 切创愈合过程 损伤时间推断 肺动脉
- 赵锐

- 作品数:85被引量:21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小鼠皮肤 切创愈合过程 水中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