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9篇“ 小麦种质资源“的相关文章
- 427份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纹枯病抗性评价
- 2025年
-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可引起小麦倒伏、枯孕穗甚至死亡,进而影响小麦正常生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的发生程度尤为严重,选育和种植小麦纹枯病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表现为感病,可直接利用的抗病种质资源较为匮乏。为发掘可供育种直接利用的小麦抗纹枯病优异种质资源,采用土表病麦粒接菌法,连续3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本部大田鉴定圃和六合基地大棚鉴定圃2个环境中对国内427份小麦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开展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27份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纹枯病病情指数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生育期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427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纹枯病抗性整体表现为偏感,共鉴定出35份稳定中抗的小麦种质资源,占总数的8%。35份稳定中抗种质按照种质类型可分为26份高代品系和9份育成品种,均占对应类型鉴定总数的8%;按麦区分为30份黄淮冬麦区材料、3份长江中下游麦区材料、2份北部冬麦区材料,分别占对应麦区鉴定总数的9%、9%、13%。筛选出来的抗性种质可为纹枯病抗性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优异资源。
- 何彦江刘彩云翟文玲郭炜张巧凤付必胜蔡瑾刘颖何华纲吴纪中
-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抗性筛选种质资源病情指数
- 河南省小麦种质资源品质特性多样性分析
- 2025年
- 为了提高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宽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筛选优异育种亲本资源,进一步改良小麦品质并提供优异资源,本研究以607份小麦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供试小麦种质的13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年代来源种质的品质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小麦种质资源的13个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28%~79.56%,其中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高,糊化特性指标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低,且2000年以后的品种在多个性状指标间的变异系数较大。不同年代来源种质的品质比较结果表明,从地方品种(1949年以前)到1949-2000年的品种再到2000年以后的品种,随着年代的推移,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而反映面筋强度的面筋指数、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则呈明显升高的趋势,峰值粘度和衰减值的变化趋势为1949-2000年的品种>地方品种>2000年以后的品种,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13个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峰值粘度与其他多个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小麦品种选育的指导目标性状。系统聚类分析将小麦种质分为6类,不同类群间品质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第Ⅲ类群具有面粉吸水率低、面筋指数低等特征;第Ⅳ类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和峰值粘度高的特征。同时,还鉴定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及稳定时间4个指标同时达到强筋标准的种质4份,同时达到弱筋标准的种质1份。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及优质品种选育提供重要参考及理论基础。
- 昝香存常莹莹董海滨张煜陈弯齐学礼
-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
-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的分布与育种适用性分析
- 2025年
- 小麦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状。为了解粒重基因在新疆小麦的分布及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适用性,以25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KASP(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2个年份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等育种选择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优异等位基因TaSus1-7A-Hap1、TaCwi-A1b、TaTGW-7Aa、TaGS5-A1b、TaGS2-A1b、TaGS-D1a、TaSus2-2B-HapH、TaTGW6-A1a、TaGW2-6B-Hap3和TaSus2-2A-HapA在参试材料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00%、100%、84.98%、56.92%、51.78%、39.13%、33.20%、11.07%、3.16%和1.58%;14对等位基因在参试材料中共出现118种组合;标记GS5-2334-SNP、TaGS2-A1-239IND2、TGW7-986-SNP和GW2-6B-721SNP可应用于小麦粒重的辅助选择;被检测标记的连锁基因均与1个或1个以上育种性状显著相关;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粒宽的效应达36.65%,对千粒重效应次之(27.76%),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株高和穗粒重、GW2-6B-721SNP连锁基因TaGW2-6B和TGW7-986-SNP连锁基因TaTGW7对粒长、Sus2-2A-20SNP连锁基因TaSus2-2A对穗粒重、千粒重和粒宽的效应均达到10%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 曹俊梅周安定刘娜哈力旦·依克热木张新忠刘联正
- 关键词:小麦粒重基因分布
- 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特异性评价
- 2025年
- 为拓宽国内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提供优异亲本材料,以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对15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6.87%~48.18%,其中穗颈长CV最大,总小穗数最小;6个品质性状的CV为2.55%~23.90%,其中沉降值的CV最大,淀粉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08~2.09,水分最低,株高最高。聚类分析将141份小麦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间均具有显著优异的性状。对141份种质资源进行特异性分析可知,中国和墨西哥的材料在7个主要育种性状间无显著差异,其他地区材料相对偏高,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种质的穗粒数相对较少,美国材料的千粒重最低,其次为加拿大和欧洲材料,加拿大的材料湿面筋含量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CM98、CM26、CM84、CM99和CM24等18个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改良以及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
- 颜群翔庞玉辉洪壮壮毕俊鸽王春平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56份四川小麦种质资源多病害抗性鉴定与分析
- 2025年
- 为科学准确地掌握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一步发掘四川省小麦地方种质资源特性,2022-2023年,运用人工接种病原菌和感病品种自然诱发相配合的方式,在成都、南充对56份小麦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8份材料抗条锈病,20份材料抗白粉病,19份材料抗赤霉病。11份材料同时抗2种病害,其中1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和白粉病,6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和赤霉病,4份材料同时抗白粉病和赤霉病。5份材料同时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 叶慧丽夏先全项超肖万婷魏会廷敬华英陶磊李静
- 关键词:种质资源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 高千粒重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及其骨干亲本分析
- 2025年
- 种质资源对小麦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筛选高千粒重小麦种质资源并对其骨干亲本进行分析,以期为育种者选育高千粒重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统计125份小麦品种2019—2022年的千粒重,对千粒重大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分为四类,其中第三类(42~53.33 g)和第四类(55.33~58.33 g)共计50份千粒重较高,最为稳定。对这50份高千粒重小麦品种进行骨干亲本分析。前5位骨干亲本为郑麦366,周麦16,矮抗58,周麦18、济麦22和954072并列、济91102。因此为选育出籽粒性状优良丰产的小麦品种,将筛选出高千粒重小麦种质与骨干亲本互配。
- 甄士聪赵永涛张中州袁谦望俊森
- 关键词:小麦资源筛选骨干亲本
-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被引量:7
- 2024年
- 盐碱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制约农作物产能的提升。本试验以国内外引进的40份小麦品种(系)和新疆2个主栽品种为材料,在0、300、600、900 mmol·L^(-1)NaCl浓度下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小麦芽期农艺表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结果表明,测定的8项生长指标在42份种质资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对耐盐系数以及综合耐盐系数分析,鉴定出1份极耐盐品种(宁春45),1份耐盐品种(新冬39),2份较耐盐品种(濮兴5号和济麦21),这4份种质材料可用于南疆盐碱地小麦耐盐品种选育。
- 王宏凯赵靖怡郭宏娜李先发徐泰山翟云龙王瑞清王瑞清胡银岗
-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种质资源
- 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 2024年
- 作物种质资源作为品种培育、种业创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芯片”,对品种培育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加强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促进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张维军何进尚王小亮亢玲董艳陈东升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
- 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新种质资源,丰富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区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间相关性,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的10个品质性状(籽粒灰分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降落数值、硬度、容重、湿面筋含量、弱化度、沉降值)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77~2.03,平均值为1.924;5个农艺性状(小穗数、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84~2.04,平均值为1.958。供试春小麦种质各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变异类型丰富,其中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了定西53号、10102-1、Mace、EmuRock等4个性状优良且变异类型丰富的春小麦种质资源。
- 李旭华牟丽明令鹏
- 关键词:春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麦穗干插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 2024年
- 本研究以麦穗干插花(以下简称麦穗花)加工企业认可的云生1号、云麦53号品种为对照,采用芒长、穗长和茎秆强度3个加工企业认为影响麦穗花加工和销售的重要指标,对42份长芒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性状筛选与评价,并利用文献报道的与小麦茎秆强度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对参试资源进行茎秆强度辅助选择,挑选出在农艺性状和分子遗传学上都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干花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原材料。结果表明,通过两年的田间种植观测与数据分析,未发现3个性状都较两个对照优异的资源。其中,C6(小黑麦)两年的芒长都较两对照显著优异且穗长和茎秆强度差异不明显或也显著优异,是比两个对照更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资源;其次是C3和C9,两年的穗长和茎秆强度都显著优于或与两个对照差异不显著,也是加工麦穗花的较理想资源;C4、C5、C7和C8的穗长较云麦53号显著优异,芒长和茎秆强度则差异不显著或也显著优异。对茎秆强度的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C4、C6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位点,C3、C5、C8也可能携带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BARC358位点,C9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WMC48位点。但是,用这些引物获得的分子标记结果与表型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都在50%及以下,可能这些分子标记都不适宜用作供试小麦材料茎秆强度的辅助筛选。今后还需进一步筛选适合评价麦穗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指标及分子标记,为选育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良小麦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 周国雁何思柳伍少云陈丹武晓阳刘圆圆白晓东蔡青
-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关作者
- 王春平

- 作品数:110被引量:3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种质资源 麦长管蚜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农艺性状
- 曹世勤

- 作品数:177被引量:683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抗条锈性
- 庞玉辉

- 作品数:55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华山新麦草 农艺性状 小麦种质资源 基因组原位杂交
- 詹克慧

- 作品数:124被引量:1,089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黄淮麦区 K型不育系
- 伍少云

- 作品数:55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种质资源 小麦 糯玉米 云南小麦 小麦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