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0篇“ 小组教学“的相关文章
小组教学模式对麻醉科带教成绩影响
2024年
研析在麻醉科带教时,施以小组教学模式对带教成绩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麻醉科实习生80例,随机数字方法分2组,实施不同的带教,比较带教成绩、教学满意度、带教质量。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带教成绩,教学满意度,带教质量提高(P<0.05)。结论 在麻醉科带教时,施以小组教学模式对提高带教成绩有较好的效果和价值的。
姜彦羽
关键词:麻醉科带教小组教学模式教学满意度带教质量
小组教学法融入在中职钢琴教学的利弊研究
2024年
在中职学校的钢琴课程中,学生的乐感和艺术审美素养水平是非常关键的。钢琴课教师在应用小组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等特征,才能在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的钢琴实践兴趣和积极性。在中职钢琴课教学活动中融入小组教学法,其优势和弊端非常明显,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之上,因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关键。本文将着重研究小组教学法融入中职钢琴教学的利与弊。
李勤华
关键词:中职钢琴教学小组教学法
“五步双循环”小组教学法的探索及运用——以“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为例
2024年
“五步双循环”小组教学法是在现有小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其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小组教学法存在的不足,在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与组织能力方面成效明显。文章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系统阐释了该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操作流程、特有优势,从小组组建、内容创设、频度设定、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其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杨愉洁
关键词:小组教学法公共关系学课程
小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麻醉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麻醉科规培生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观察,予以双盲法分成两个教学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模式,参与者25例)和观察组(应用小组教学模式,参与者25例)。通过下列指标评估教学效果:(1)理论考核结果;(2)护理操作成绩;(3)教学质量改善情况;(4)教学模式满意情况;(5)带教优良率。结果:(1)从不同类型的理论知识展开评估,观察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呈更高显示(P<0.05);(2)观察组规培生在护理操作中各方面考核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规培生考核成绩(P<0.05);(3)观察组在学习趣味、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模式、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模式评分,(P<0.05);(4)观察组规培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与对照组规培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相比更高,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5)观察组规培生对带教模式优良率评估结果为96.0%,对照组规培生对带教模式优良率评估结果为72.0%,二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科护理带教应用小组教学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规培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带教质量显著升高,有助于规培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与带教优良率均明显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赵珍杨一兰罗艳娜陆春秀
关键词:麻醉科小组教学模式护理带教教学质量满意度
小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对护生麻醉护理带教效果及护理操作技能平均评分分析
2024年
分析小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护理带教过程的效果。方法 该研究的观察对象自医院麻醉科的实习护生中筛取,时间:2021.3-2023.12,共收录117例,其中58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另外59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小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结果 观察组护生带教优良率、对带教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操作技能平均评分(85.64±5.86)、麻醉知识掌握评分(43.57±3.92)、应急能力评分(90.73±7.42)均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操作技能平均评分(62.71±5.56)、麻醉知识掌握评分(29.56±3.92)、应急能力评分(72.35±6.23)(P<0.05)。结论 小组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护理带教过程的效果确切。
雷波张国云
关键词:小组教学法护生麻醉护理带教
麻醉科带教中采用小组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探究麻醉科带教中采用小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选择参与麻醉科带教的实习生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实习生分组方案,有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20例。对照组带教期间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带教期间采用小组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得分、教学质量得分、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科临床带教中采用小组带教模式,可提高考核成绩、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英张俊王雪
关键词:麻醉科临床带教
探讨麻醉科带教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具体效果
2024年
评估小组教学模式用于麻醉科带教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麻醉科于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期间接收的实习生100例,以双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各5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探讨组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对比带教效果。结果 探讨组的整体带教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麻醉科带教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优势显著,值得推荐。
刘菊
关键词:小组教学模式
小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探究在麻醉科带教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10-2023.10我院32例规培医师和研究生,使用计算机分组程序,将其分别设置为对比组(16例)、探究组(16例)。对比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探究组采取小组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探究组规培医师和研究生考核得分更高,学习及临床能力评分更高,教学满意度(93.75%)相较于对比组(81.25%)更高(P<0.05)。结论 在麻醉科开展临床带教时,采取小组教学模式,能够有助于规培医师和研究生学习及临床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李健孙力
关键词:小组教学模式麻醉科临床带教
小组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实习医生带教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临床带教模式中引入小组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实习医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自2021年7月-2023年10月的100名麻醉实习医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20名实习医生分成对照组60人,观察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小组授课方式,并对两组学生的带教成绩及临床实习医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带教评分和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小组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带教中,能提高年轻医生临床能力,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凌祥伟戴礼鸣朱霁钱玉莹
关键词:小组教学带教
小组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观察手术室护理带教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医院内100例手术室实习护生参与研究,对护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护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50例护生应用小组教学模式,分析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满意度以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41.02±5.59)分,实践考核(46.82±6.28)分,考核总分(92.04±8.18)分,满意度(96.60±4.59)分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30.18±2.01)分,实践考核(32.24±4.15)分,考核总分(62.30±5.84)分,满意度(72.36±4.17)分,(P<0.05)。观察组基础知识(96.73±5.59)分,护理能力(92.15±5.82)分,沟通能力(90.26±5.09)分,风险防范能力(95.30±5.58)分高于对照组基础知识(62.05±1.28)分,护理能力(65.34±2.03)分,沟通能力(64.15±2.06)分,风险防范能力(63.47±2.34)分,(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生考核成绩,有利于优化带教效果,改善满意度。
纪晓东熊漂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带教小组教学模式

相关作者

乔正学
作品数:100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抑郁症 中介作用 医学生 影响因素 抑郁
李莎莎
作品数:64被引量:39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护理本科生 护理 本科 护生 护理专业
杨艳杰
作品数:180被引量:1,433H指数:2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中介作用 影响因素 抑郁症 医学生
李菁华
作品数:11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小组教学 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卫生学》 启发式教学思想
邱晓惠
作品数:92被引量:756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抑郁症 中介作用 医学生 抑郁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