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小球菌核病“的相关文章
小球菌核病分级标准和为害损失率的测定
2008年
小球菌核病是水稻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近年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对稻小球菌核病进行分级和对其为害损失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该防治指标的制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采用稻茎秆基部发情况和菌丝菌核形成情况相结合的分级标准是切实可行的。
杨一峰章跃富胡官军
关键词:稻小球菌核病
枞阳县稻小球菌核病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情和发因子调查,分析了枞阳县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和严重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疏义国
关键词:稻小球菌核病严重发生原因
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及原,阐述了该的侵染循环及发因素,并提出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李生杰林成马炳清汪宗仁
关键词: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因素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初报被引量:5
2003年
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接种时期、不同取样部位对 3个水稻品种茎基部接种小球菌核菌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接种发后,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品种垦 94 - 341在感后第 2天PPO活性便达到峰值,其峰值是接菌前的 2.5 3倍;而感品种东农 - 4 16在感后第 3天PPO活性达到高峰,其峰值是接菌前的 2.2 6倍。建议以分蘖末期接种 3个菌丝块在距茎基部 3~
尹德明丁得亮郑志广李晴孙守钧辛惠普
关键词:水稻小球菌核病多酚氧化酶
小球菌核病率与栽培条件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率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施K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施肥比例约为N∶P∶K =1∶0 .3∶0 .5 ;随着水层深度的增加 ,发率也增加 ,每增加 1cm水层 ,发率 6 .4 % ;最佳水层 3cm ;割茬高度和种植年限增加 。
王平王芳辛惠普杜金岭
关键词:小球菌核病栽培条件发病率水稻
黑龙江省水稻小球菌核病无性世代分生孢子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02年
吴海燕范文艳辛惠普
关键词:水稻小球菌核病
水稻小球菌核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不同水稻抗品种感染小球菌核菌后 ,体内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测定 ,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增强 ,但抗性品种中的上述酶活性均比感品种增强的幅度大 ,这可能是抗品种具有抗性的基本原因。
吴海燕周勋波辛惠普
关键词:小球菌核病抗病机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寒地稻田稻小球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2001年
通过 1996年~ 2 0 0 0年 5年来的研究表明 :寒地稻水球菌核病主要以菌核在稻茬、土壤中越冬 ,第 2年侵染稻株 ,引起发 ,水稻抽穗期为盛发期 ;施肥比例不合理 ,氮肥过多 ,长期深水灌溉或缺水发重 ;不同品种 (系 )间抗性有差异 ;通过室内外试验 ,2 5%施保克乳油 112 5ml/hm2 ,于拔节期和抽穗期喷雾 ,对稻小球菌核病防效达 85%以上 。
王平辛慧普范文艳杜金岭郭永霞穆涓微
关键词:稻小球菌核病施保克症状病原特性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01年
对3个水稻品种感染小球菌核病后,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感后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孕穗末期,在抗距茎基部0~3 cm的组织,后PAL在活性变化和酶上升的幅度变化上都为最大,而在感斑3~7 cm组织,后PAL活性上升幅度为最大。建议在品种抗性鉴定中,以在孕穗末期接种3个菌丝块在距茎基部3~7 cm组织之间取样测定PAL活性为好。
尹德明王晶英
关键词:水稻小球菌核病苯丙氨酸解氨酶水稻病害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菌后的生理变化被引量:6
2001年
小球菌核菌侵染水稻后 ,植株叶片含水量下降 ,细胞膜损伤率升高 ,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接种时间延长 ,植株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核酸含量均有下降趋势。
吴海燕卜勤志辛惠普
关键词:水稻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病理变化

相关作者

辛惠普
作品数:109被引量:503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大豆 春油菜 生物学特性 寒地水稻
吴海燕
作品数:101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胞囊线虫 大豆胞囊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 线虫
王平
作品数:92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大豆 糯玉米 玉米 药剂防治
尹德明
作品数:14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水稻 小球菌核病 药剂筛选 红豆杉细胞 固定化
郑红朝
作品数:41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草甘膦 亚磷酸 甲缩醛 氯甲烷 烷基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