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4篇“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相关文章
-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矫正视力达标率、视力提升及稳定率更高;超声乳化术组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后囊膜混浊、眼压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自理能力恢复、完全康复及辅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超声乳化术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社交活动参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乳化术在促进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宜昌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术后恢复
-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 对比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乳化组(64例,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组(56例,小切口碎核摘除术)。对比两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CECs)指标[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裸眼视力、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散光程度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超声乳化组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超声乳化组,CCT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能改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和视觉质量,对散光、眼压的影响程度类似,但后者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风险更低,对CECs数量、形态及CCT的影响更小。
- 胡成功夏花如种平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内皮细胞
-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白内障中,应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后,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间,在莒南光明眼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90例,开展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应用超声乳化术。就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更短,住院的总费用更高(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眼压比对照组低,视力、黄斑区厚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眼压、视力、黄斑区厚度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均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而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相似,两种手术方法相比较而言,超声乳化术的近期疗效更好,但手术费用比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张庆星
- 关键词: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并发症
- 对比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89人(189眼)的数据实施。依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法差异实施分组,分为A组(接受超声乳化手术,n=93)以及B组(接受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n=96)。均选择术前(T_(1))、术后7 d(T_(2))、术后1个月(T_(3))、术后3个月(T_(4))共4个时间点的数据实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力情况、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黄斑区厚度以及T_(4)时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发生率,不同时间点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值,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T_(1)、T_(3)、T_(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间点,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组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优于于超声乳化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间点,B组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厚度和T_(4)时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发生率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时间点,B组的黄斑区厚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内障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均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两种方法相比,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更利于患者术后短期的恢复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降低。
- 李华萍
- 关键词: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晶状体矫正视力
-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研究
- 目的:探究治疗白内障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的效果研究.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我院40例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20,超声乳化术),和试验组(n=20,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 伊晓庆
-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术
-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评价超声乳化手术(缩:PE)以及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缩:SICS)对于高龄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2年间院内收入的76例(94眼)高龄白内障患者,行抽签分组,第一组选择的是SICS手术,第二组则行PE手术,对比于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 组间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后,均显示为P<0.05。结论 为高龄白内障患者实行SICS手术的效果优于PE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调节散光度与眼压水平,改善黄斑区厚度,而且可以减少角膜内皮的损伤程度,利于泪膜功能恢复,并发症比较少。
- 陈明
-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高龄白内障
-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 2024年
- 研究对比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在罹患白内障的病患中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自2022.01至2024.06,,收集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收集120例,以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60例。A组、B组分别选择超声乳化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测量和比较两组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角膜高阶相差,测评泪膜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在手术后,统计并发症,得出总发生率,在组间比较,B组更低,P<0.05。手术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比本组手术前增高,两组眼压、角膜散光度、角膜高阶相差均比本组手术前降低,P<0.05;术后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明显,P>0.05。手术后,关于基础泪液分泌的长度和泪液分泌量,两组均比本组手术前降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比本组手术前缩短,而B组的基础泪液分泌长度、泪液分泌量均比A组高,B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比A组长,P<0.05。手术后,关于生活质量,在四个维度测评,两组分数均比本组手术前增高,而在组间比较则B组分数高于A组,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用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疗效相当,治疗有效,对于患者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均可起到改善作用,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泪膜功能损伤,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 赵瑞华周丽
- 关键词:眼科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手术
-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分别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分别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3 d、7 d、1个月,研究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可提高其术后视力水平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 刘俊杰郭康杰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角膜内皮细胞
- 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临床治疗硬核白内障时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设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0例,将术式作为分组标准,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25例患者归为超声乳化组,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25例患者归为小切口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25例超声乳化组患者中视力水平≥0.5者分别为18例、19例、23例,视力水平<0.5者分别为7例、6例、2例,其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33±0.27)D、(1.07±0.20)D、(1.01±0.23)D;25例小切口组患者中视力水平≥0.5者分别为11例、12例、17例,视力水平<0.5者分别为14例、13例、8例,其角膜散光度分别为(2.97±0.29)D、(2.71±0.37)D、(2.58±0.31)D。经治疗,超声乳化组的视力提升情况、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3个月,超声乳化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1921.08±241.72)mm2,明显小于小切口组的(2073.15±127.82)mm2。经治疗,超声乳化组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情况同样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均可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医务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罗金秀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07月-2024年0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74例纳入研究对象,参照组实施单一手术,观察组实行联合手术,分析应用情况。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眼部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观察组为2.70%(P<0.05)。结论 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联合手术,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能够在改善患者眼部指标的同时减轻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 翁朝龙
-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术硬核白内障视力
相关作者
- 邱艳飞

- 作品数:33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高度近视 疗效观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分析
- 陈巧梅

-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硬核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无缝线小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术 爆破模式
- 姬翔

- 作品数:9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术后 治疗青光眼 甲钴胺 青光眼术后 青光眼
- 肖伟

- 作品数:60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白内障 IOL 人工晶状体 突变 婴幼儿
- 丁洁

- 作品数:18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眼压 血流动力学 治疗弱视 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