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4篇“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相关文章
低剂量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5年
分析低剂量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3.1—2024.1间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以及低剂量CT扫描,与作为金标准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诊断符合率、检查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且图像质量更符合金标准结果,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显示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保持较高诊断符合率的同时减少了患儿的不适感和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舒适度和效率。
丁超
关键词:低剂量CT小儿支气管异物图像质量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例的麻醉管理分析
2024年
病史摘要:气道痉挛和低氧血症是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常见的并发症,本病例报道一例3岁的支气管异物小儿患者行硬质支气管镜后发生气道痉挛和低氧血症,后改为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病例。症状体征:其家属代诉患儿食入腰果后当即出现剧烈咳嗽,伴憋气,后出现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家属当即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未见有异物咳出,持续约40分钟后憋气缓解,后间断咳嗽1 d,无咳痰,无憋喘等症状。诊断方法:胸部CT显示右侧叶支气管分叉处异物,大小约1.0*0.9 cm,右肺阻塞性肺气肿,余气管支气管未见明确异常,诊断为支气管异物、肺气肿(右)。治疗方法: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临床转归:异物取出后,患儿气管官腔通畅。术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且无气道痉挛和低氧血症发作,患者预后良好。Medical history abstract: Airway spasm and hypoxemia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airway foreign body removal in children. This case reports a 3-year-old child with bronchial foreign body who developed airway spasm and hypoxemia after rigid bronchoscopy, and was treated by flexible bronchoscopy. Symptoms and signs: The family members complained that the child had severe cough immediately after eating casheosa, accompanied by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then had vomiting for 3 times, and the vomit was stomach contents. The family members immediately performed the “Heimlich first aid” method, and no foreign body was coughed out. After about 40 minutes, the breath was relieved, and then the child coughed intermittently for 1 day, without expectoration or choking. Chest CT showed a foreign body (1.0*0.9 cm) at the bifurcation of the right bronchus, with obstructive emphysema in the right lung, and no clear abnormalities in the rest of the tracheobronchus. The diagnosis was bronchial foreign body and emphysema (right). The treatment was bronchoscopic foreign body removal. Clinical outcome: The tracheal lumen was patent after remova
李璇徐亚楠蔺凯邢东周长成钟海星
关键词:小儿麻醉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气道痉挛低氧血症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2022年
分析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的相关措施。方法:43例研究对象均是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手术期间实施优质的护理配合,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患儿经过手术异物均成功取出,无死亡,其中3例病情加重送入ICU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术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经过相应的抢救和治疗,均健康出院。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实施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减少危险事件发生。
张聪聪杨青青
关键词:并发症手术成功
低剂量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100 mAs低剂量CT检查,对照组采用120 mAs常规剂量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及安全性。结果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两组的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符合程度高,不会影响图像质量,且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双婷赵蒙赵玉锦
关键词:低剂量CT小儿支气管异物图像质量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2021年
判断放射影像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时所表现出的实用性。在2019年至2020年这一年时间发生的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人当中,选择出140个病人进行对比,然后把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对大约70名左右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此组名为对照小组;另外70名左右的患者选择CT扫描的检查,此组名为研究小组;最终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算出概率。研究小组的最终结果表明所能检查出的成果竟然高达99%,70名患者,有69名都检查出来小儿支气管异物;而对照小组的检查结果成果率在84%,70名 患者,有58名检查出了小儿支气管异物;而研究小组的结果高于对照小组,差异也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P小于0.05。最后也总结出了,对于出现小儿支气管异物的病患,选择CT扫描的方式,可以最快速高效的得到想要的检查结果,明确异物的存在。而后在医学运用到实践当中的时候,也会建议大家选择CT扫描去检查,也成为了医学界去鉴定是否出现小儿支气管异物的病症,也作为有用的参考信息和依据。要是有些病患出现情绪不稳定,没有办法做到患儿情绪不能及时缓解,采取较为柔和的方式X线来进行检查,该项目如果不能最终确认那么在采用CT扫描的方式,以免耽误病患取得救治的黄金时间。
吴光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X线计算机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将放射影像技术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诊断,采用常规X线片方式诊断对照组患儿,CT检查的方式诊断研究组患儿,对比检查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放射影像技术进行检测,研究组的异物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影像技术可以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检测中,通过CT影像学图像,可以有效的分析患儿的异物大小、异物所处位置以及异物征象情况,从而为患儿的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代婷婷杨昌义史天亮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以"随机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其中,70例为对比组进行X线检查,70例为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9%(69/70)高于对比组的84%(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CT扫描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够明确异物征象,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推荐使用CT扫描检查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与依据,若患儿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可选择先进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若不能确诊再行CT扫描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方园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通过本次研究明确放射影像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就诊于我院,怀疑为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共69例,全部进入本次研究,在对患儿实施诊断时,先进行X线摄片,再进行螺旋CT检查,最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支气管镜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两种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69例患儿X线摄片的支气管异常检出率为62.32%,螺旋CT检查的支气管异常检出率为81.16%,这一指标两组比较显示P<0.05。金标准诊断结果为支气管异物59例。参照这一结果统计X线摄片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为68.12%,与螺旋CT检查的94.20%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为P<0.05,疾病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相较于螺旋CT检查也均更低,指标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处理结果也均为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能够发挥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螺旋CT检查,诊断效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相当,且安全,无创,适用于小儿患者。
马小芳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X线螺旋CT支气管镜
斜方肌挤压与托下颌实验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斜方肌挤压与托下颌实验评价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拟急诊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年龄11~36个月,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斜方肌挤压实验组(T组)和托下颌实验组(J组),每组30例。60例患儿均采用6 L·min^(-1)氧气及6%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及瑞芬太尼[0.2~0.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入,至睫毛反射消失后,斜方肌挤压实验组(T组)每15 s挤压1次斜方肌,待斜方肌挤压实验阴性行喉镜直视下喉黏膜表面麻醉,托下颌实验组(J组)每15 s拖1次下颌,待患儿无体动行喉镜直视下表面麻醉(1%丁卡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喉镜直视下表面麻醉及硬性支气管镜置入成功率、置入喉镜表面麻醉和置入硬性支气管镜时屏气、呛咳、体动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喉镜置入前(T0)及表面麻醉后1 min(T1)、2 min(T2),硬性支气管镜置入后1 min(T3)、2 min(T4)患儿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60例患儿均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完成手术。斜方肌挤压实验组患儿喉镜置入喉黏膜表面麻醉时屏气、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J组(P均<0.05);T组患儿1次置入喉镜喉喷成功率和1次置入硬性气管镜成功率高于J组(P均<0.05)。两组患儿诱导期间均无低氧血症发生,T组患儿喉喷后1 min及硬性支气管镜置入1 min SpO_(2)高于J组(P均<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方肌挤压实验较托下颌实验能更好的指导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深度。
吴芳杨海燕李勇军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低剂量MSCT检查,并将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MS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72例,其中检查显示位于气管22例,位于左主支气管8例,位于左下叶支气管6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5例,位于右侧中间段8例,位于右下叶支气管13例.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MSCT有3例假阳性,其余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直观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形态,可清晰显示异物嵌顿所致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纵隔积气的继发征象.结论低剂量MSCT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可全方位显示患儿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对异物的间接征像显示更明确,具有扫描快速、诊断准确及时的优势.
王刚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

相关作者

许崇永
作品数:308被引量:1,371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赵雅萍
作品数:222被引量:917H指数:1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 2型糖尿病患者 超声双重造影 超声造影
虞志康
作品数:129被引量:510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CT诊断 体层摄影术
蔡晓红
作品数:248被引量:1,433H指数:2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慢性间歇低氧 哮喘 幼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贺辉
作品数:20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多层CT 毁损治疗 化学消融 晚期癌痛 内脏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