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篇“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 PVDL配合三联鞘注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PVDL配合三联鞘注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予PVDL[泼尼松(Pred)、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培门冬酶(PEG-ASP)]^(+)三联鞘注方案治疗。化疗周期结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血液学指标[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64.52%(χ^(2)=4.309,P=0.037);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降低,CD8^(+)升高,但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2组sICAM-1、sVCAM-1、ET-1、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26%vs.4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6,P=0.196)。结论PVDL配合三联鞘注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改善其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液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 徐大明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柔红霉素培门冬酶近期疗效免疫功能
- Snail基因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 2023年
- 目的 观察Snail基因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L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42例小儿ALL患者骨髓中的Snail mRNA表达,并结合初诊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初诊时高白细胞组的Snail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高白细胞组[(32.38±2.34)vs(25.06±1.94),P<0.001];(2)治疗后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组的Snail mRNA表达明显低于未缓解组[(13.89±3.54)vs(25.98±4.21),P<0.001];(3)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的Snail mRNA明显高于无CNS-L组[(26.47±5.59)vs(19.62±3.28),P<0.001];(4)Snail基因表达与危险分层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01),低危组Snail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中危组(P=0.001)与高危组(P=0.0001),但中危与高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18)。结论 Snail基因表达与初诊时白细胞数、危险分层及疗效密切相关,且与小儿ALL的CNS浸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判断与预测继发CNS-L发生的潜在观察指标。
- 陈颖犁郭斌熊丽芳胡晟钊
- 关键词:SNAIL基因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 直到最近,仅仅通过化疗来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效果极其一般,并且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广泛应用也仅仅使少数人获得了生存机会。第一代(伊马替尼)以及第二代(达沙替尼和尼罗...
- 张棪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费城染色体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靶向治疗
- 同胞间脐血移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时机选择与随访(附3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同胞脐血具有组织相容性高,易获得HLA配型一致而不易被排斥的特点,本文报道同胞间脐血移植治疗3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并进行随访。方法:对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高白细胞性高危CR1,1例标危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R2),进行了同胞间脐血移植,HLA高分辨2例全相合,1例5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为主方案。于0d回输脐血,MNC数量为2.65×107/kg,2.23×107/kg,2.18×107/kg;CD34+细胞数量为1.92×107/kg,1.39×105/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采用环孢霉素A、甲基泼尼松龙和甲氨蝶呤的方案。结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天数分别是+13d、+24d、+20d,PLT≥20×109/L的时间为+19d、+46d、+21d,移植证据均为供者型。3例出现Ⅰ-Ⅱ度GVHD,均控制。随访中发生Ⅱ度慢性GVHD 1例,现长期存活2例,生活良好。结论:同胞间脐血移植是儿童高危白血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急、慢性GVHD发生率较低,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更为安全可靠。
- 郝良纯王欢赵继顺王秀丽王弘徐刚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儿
-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75例患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尿糖、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后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左旋门冬酰胺酶5000~10000U/m23h内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6~10次、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75例次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6次,胃肠道反应92例、低蛋白血症38例、凝血常规49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糖尿病发生。由于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无1例死亡。结论: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化疗不良反应,才能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秦丽霞刘雪静贾飞勇
-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患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护理
- 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护理体会
- 2009年
- 高燕
- 关键词:氨甲喋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护理
- 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副作用及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占儿童期肿瘤性疾病的首位。近年来随着蒽环类药物及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应用,化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使儿童ALL的完全缓解率达到95%以上,长期无病生存率达到75%以上。左旋门冬酰胺酶是一种酶抑制剂,是ALL化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之一,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但由于L—ASP特殊的药理作用,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8年7-12月,我们收治ALL患儿30例,对出现副作用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提高应用L—ASP的安全性。
- 李丹王弘郝良纯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左旋门冬酰胺酶副作用
- 自制漱口液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口腔黏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 2009年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化疗后常常并发口腔黏膜炎,引起口腔不适、烧灼感、疼痛及营养障碍,更严重的是导致感染的全身播散和败血症发生。我科对60例ALL化疗合并口腔黏膜炎采用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 何雯张瑛曾洁李檬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黏膜炎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例治疗体会
- 2008年
- 华军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特殊病例
- 甲氨喋呤在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血药浓度监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血药浓度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选择接受43次大剂量MTX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21例,定时采血测定MTX的血药浓度。结果应用MTX后44 h,血药浓度>10μmol/L 1例;应用72 h血药浓度>1μmol/L 3例,仅1例患儿出现严重口腔消化道黏膜炎及皮肤损伤,其余无不可逆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患儿应用MTX的有效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MTX血药浓度的监测,对实施个体化给药及ALL患儿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 韩峰肇丽梅邱枫何小静
- 关键词: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