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篇“ 射频热凝毁损术“的相关文章
-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3D交叉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伴海马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3D交叉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药物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伴海马硬化(mTLE-H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招募的药物难治性mTLE-HS患者,使用可变区组随机方法分配接受前颞叶切除术(ATL)或RF-TC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手术干预1年后进行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结果、视野缺损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男19例,女19例,年龄(28.3±6.9)岁。ATL组20例,RF-TC组18例,两组患者年龄[(28.5±5.7)岁比(28.2±8.1)岁,P=0.848]、性别(7/20比12/18,P=0.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时,ATL组和RF-TC组癫痫发作结果达到EngelⅠ类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0比13/18,P=0.438)。ATL组出现视野缺损的比例高于RF-TC组(15/20比3/18,P<0.010)。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SEEG引导下的3D交叉RF-TC癫痫控制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在视野保护方面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 金磊支迪暄杨彦枫陈思畅王天任陆地单永治
- 关键词:癫痫内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射频热凝术视野缺损随机对照研究
- 应用立体定向脑电图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效果分析
- 目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已成为癫痫手术中常见的诊断方法,并被发现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SEEG联合射频热凝(RF-TC)不仅通过致痫区假设揭示癫痫发作区,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无需麻醉,患者没有任何额外费...
- 闫惊涛王乐金卫篷崔德秋尹绍雅
- 关键词:射频热凝药物难治性癫痫
- 内固定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的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内固定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的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88例内固定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组(射频热凝组)、神经阻滞组两组,各44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腰椎活动度、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射频热凝组患者的静止、运动、邵氏、横突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QLQ-A30评分、腰椎活动度均高于神经阻滞组(P<0.05)。射频热凝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凝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术后腰骶部疼痛患者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的效果较神经阻滞好,更能将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增加。
- 刘辉宋雷
- 关键词:腰椎活动度
- 基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网络特征的立体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预后预测
- 2023年
- 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本课题旨在研究术前脑网络图论指标,建立预测RFTC预后的模型。基于4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立体脑电图数据,建立时变多变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计算频谱加权的时变部分指向性相干,构建时变效应连接网络,计算图论指标。根据RFTC后至少3个月的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RFTC有效组(EngelⅠ和Ⅱ级)与RFTC无效组(EngelⅢ级),进行组间图论指标的统计学分析,并基于图论指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建模进行预后预测。结果表明,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P=0.000)、小世界性(P=0.022)显著高于RFTC无效组,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显著低于RFTC无效组(P=0.032)(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53±0.0002、0.8530±0.0062和1.1688±0.0085;RFTC无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40±0.0002、0.8335±0.0056和1.1944±0.0080);应用以上3个指标,通过SVM进行RFTC疗效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1.97%。应用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脑效应连接网络图论指标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和小世界性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RFTC疗效。
- 杨淑窈谢宇海宫语晨刘强强张溥明
- 关键词:癫痫图论
- 护理风险管理对行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的癫痫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的癫痫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外科接受并施行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术后疗效分级(Engel分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和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疗效I级比例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的癫痫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减少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长,提升患者术后疗效和生活质量。
- 张满霞李文亚周艳艳
-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癫痫并发症预后
-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单双日将其等分为A组和B组。对B组48例患者采用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进行治疗,对A组48例患者采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及下肢皮肤温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7 d、30 d、90 d,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30 min、1 d、3 d,A组患者下肢皮肤的温度均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下肢皮肤的温度,缓解其疼痛的症状。
- 董绍兴沈兵胡雪松周帆苏丽红
- 关键词:皮肤温度
- 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术后疼痛患者接受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PRFT)治疗的效果。方法83例老年VCF椎体成形术(PVP)后疼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接受脊神经后支PRFT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 w、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于治疗前、随访6个月时评估患者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 w、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脊神经后支PRFT治疗VCF术后疼痛患者,更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能力。
- 姜山鸢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日常生活能力
- 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下行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的护理
- 2021年
- 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世界各地流行病学调查,癫痫患病率在1.5‰-15‰,一般为4‰-6‰,全国年发病率为3.5‰-3.7‰,其中有20%-30%病人虽经正规的各种治疗仍难以控制者称为难治性癫痫。而难治性癫痫一般行手术致痫灶彻底切除,同时要求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功能区,近年来,立体定向脑电图射频热凝损毁术临床上得以应用及推广,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作用位置更为精确,并发症少,操作无需麻醉,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当SEEG电极植入完成致痫灶和功能区定位后,就可以对致痫位置进行热凝损毁术,从而破坏致痫灶和致痫网络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 张文杰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护理
-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对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方法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诊疗中心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EG明确致痫灶,对致痫灶实施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4例患者共植入143根电极,根据SEEG结果共热凝50根电极。14例患者热凝后随访2~25个月,平均(8.29±7.90)个月,2例(14.30%)患者术后分别随访3个月及6个月,癫痫无发作为EngelⅠ级;4例(28.57%)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75±0.50)个月,癫痫发作减少90%以上为EngeⅢ级;5例(35.71%)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00±6.32)个月,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为EngelⅢ级;2例(14.30%)患者术后随访25个月癫痫发作减少不足50%,1例(7.10%)热凝后随访2个月发作基本同术前为EngelⅣ级。14例患者热凝前后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且热凝后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退。14例患者热凝后均未出现永久性功能损害。结论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较多,它可以有效预测切除手术疗效,对特定类型的癫痫病灶可作为治疗的主要选择。
- 贾建华陈思吴倩倩徐硕李超程莲徐淑军
- 关键词:射频热凝毁损术药物难治性癫痫有效性
- 个体化预测功能区癫痫患者行射频热凝毁损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功能区癫痫患者行射频热凝毁损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功能区癫痫患者106例,根据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兴奋反应(Vagus excitatory response,VER)分为VER组与未发生VER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功能区癫痫患者立体脑电图技术(Stereoscopic 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FT)术中并发VER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建立影响SEEG引导下的PRFT发生VER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正曲线和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235,95%CI(0.564,3.076)]、术前Fugl-Meyer评分[OR=4.356,95%CI(1.537,6.621)]、抑郁[OR=0.995,95%CI(1.068,7.404)]、病灶范围[OR=1.512,95%CI(0.073,3.453)]为SEEG引导下的PRFT发生VE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PRFT发生VER高度相关。基于以上6项指标建立SEEG引导下的PRFT发生VER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779[95%CI(0.689,0.869)]和0.782[95%CI(0.692,0.872)];两组的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两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和0.782,证明本次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对于需行SEEG引导下的PRFT治疗的功能区癫痫患者,应充分考虑年龄、术前Fugl-Meyer评分、抑郁、病灶范围等因素,综合评估VER发生率,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生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林耀新王国福钟旭光罗津奇
- 关键词:功能区癫痫射频热凝毁损术
相关作者
- 钟旭光

- 作品数:13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射频热凝毁损术 癫痫患者 难治性癫痫 颞叶癫痫 发射型计算机
- 孙建一

-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毁损术 X线诊断 数字减影 股骨头缺血坏死
- 张海燕

-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毁损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数字减影 股骨头缺血坏死
- 王莲芬

- 作品数:18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毁损术 腹腔镜 表达及意义
- 刘平华

- 作品数:29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毁损术 耐药 数字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