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09篇“ 导学实践“的相关文章
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戏剧课堂实践策略
2024年
在我国,戏剧文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瑰宝,富含多元历史文化意蕴。创建高中语文戏剧课堂,有利于强化高中生语文素养,坚定高中生文化信心,加快高中生思维与能力发展。近年来,语文戏剧课堂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显示出极佳实践推广价值。本文基于习任务群视角,辨析习任务群与语文戏剧课堂核心概念,从课堂维度出发,探究高中语文戏剧课堂实践路径。
李蕙辰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导学导学实践
问题实践路径
2024年
问题是课堂教的启动器与内驱力,是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脚手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的有效设计更是提升生课堂参与度、助力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力方式。本文基于小实践,对围绕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以通过问题启迪生思维,让生在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思考的基本方式,并逐步实现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变。
魏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
离散数自适应实践探索
2024年
本文针对离散数课程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教模式,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理念的新生态教模式探索改革方法。首先对优质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与建设,构建双层知识图谱;然后构建课程群体数字孪生模型,给出融合教育理论的自适应推荐算法,并利用个体孪生数字模型对基于知识图谱RippleNet算法产生的习路径进行分析,择优推荐出符合习者个体特征的习路径,有效利用资源,以备教师对习者效果有效预估、预警。
刘香芹范纯龙赵欣瑜
关键词:离散数学知识图谱
指向数核心素养的“主问题”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X小为例
韩莎莎
“童乐”视角下的项目实践
2023年
改革必须顺应儿童快乐成长需求,指向习本质和育人目标。童乐视角下的项目实践,坚守儿童立场,以项目为介质,深入推进师生教方式转型,凸显育人价值、素养提升、习进阶、评价赋能及习空间重塑,多元向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现童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华雪珍
关键词:教学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生物活动单实践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将活动单与其他的理念结合在一起,以发挥出更大的教促进效应。如果说活动单可以让生的主动建构有更大的应用空间的话,那么借助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则可以进一步发挥活动单促进生主动建构的效应。下面就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第二章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教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实践与研究收获。
冯素琴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抓住生心理特点 培养音乐习兴趣--小音乐激趣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教师“激发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在小音乐教中,教师应以科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为指,根据小习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习兴趣,以帮助他们强化习动机,优化习效果,有效培养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
王丽丽
关键词:小学音乐激趣导学
基于科思维培养的生物问题实践——以“特异性免疫”为例
2022年
研究生物问题模式的一般过程,根据教内容设置情境,将情境问题化,以任务驱动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提高教效果,达成培养生科思维的目的,通过“特异性免疫”一课进行实践研究该教模式的有效性。
何贵香廖涌权
关键词:科学思维
高中语文组织实践的有效策略
2022年
新的教育背景带来了新的教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需要采用更加合理的教模式。其中,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因此,笔者通过直接观察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语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研究当中产生的认识,分析了高中语文教现状,思考将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原则以及具体策略。
田家云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实践研究
本书是上海市奉贤中组张莉老师15年教与科研成果的总结,也是奉贤中精华成果之一。本书厘清了高中化的关键概念,并在大量教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案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以为...
张莉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教案教育

相关作者

王建军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导学实践 CMMI CMM/CMMI CMM 信息技术整合
刘宏玲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研究主题:多媒体 语文教学 小学生 文学圈 语文阅读
张忠勤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 基层电大 导学实践 教学点 交互式教学
黄玉梅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黑河市第五小学
研究主题:教育学家 教育教学活动 马卡连柯 领导者 组织者
汪国新
作品数:25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教育局
研究主题:社区教育 化学教学 感知能力 道德教育 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