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2篇“ 寒温带“的相关文章
- 温度和水分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2025年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寒温带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机制,以期深入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和水分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循环的影响。采集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0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受温度和水分的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并伴随着森林碳排放量的增加。
- 李雪朱宾宾满秀玲
- 关键词:寒温带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 一种寒温带森林康养环境监测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温带森林康养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监测箱壳体、安装于监测箱壳体内部的湿度监测器以及安装于监测箱壳体外壁的湿度显示屏,所述监测箱壳体外壁滑动连接有与湿度显示屏对应的防护板,所述监测箱壳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
- 王岩刘铁男韩丽冬许谭杨云朝万祖梁贾丹祝彦杰梁素钰江璟瑜申昊轩张鑫炎翟洪丽
- 一种评估寒温带森林火灾危险性方法
- 本发明属于森林防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估寒温带森林火灾危险性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解决针对寒温带森林的火灾危险评估方法存在缺乏适宜的寒温带林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针对林火强度和林火种类是林火的主要特征,能够评定火对森林生态...
- 蔡志勇张念慈滑莎宋兴关孙龙胡海清潘宇峰刘绍卓杨旭东
- 寒温带森林火后更新方式对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面积庞大的山地和林区,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在内的多种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储备基地和松嫩平原的生态屏障。大兴安岭地区每年都遭受火干扰,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火干扰频率呈现增加趋势,火后更新是恢复森林生...
- 申方圆
- 关键词:土壤呼吸
-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蒸散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模型模拟
- 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在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碳汇、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蒸散发(ET)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消耗的重要途径和水分循环的关键...
- 徐志鹏
- 关键词:寒温带兴安落叶松蒸散发
- 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通过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在0~200 cm土层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演替过程中3个典型阶段的代表群落,即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前期(白桦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5.78~28.29 g/kg,N含量为0.243~1.232 g/kg,P含量为0.243~1.232 g/kg。演替中期(落叶松-白桦混交林)C含量为6.39~29.41g/kg,N含量为0.077~1.472 g/kg,P含量为0.41~1.374 g/kg。而在演替后期(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6.36~34.61g/kg,N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P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不同林型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也存在差异。在0~9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4.15~11.13,后期为5.92~21.85,中期为5.58~23.24。在9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7.46~19.8,后期为4.56~13.09,中期为5.88~18.07。在5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P为4.02~9.11,后期为2.24~10.51,中期为3.32~10.76。在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N∶P范围为0.51~2.95,后期为0.28~1.61,中期为0.36~2.13。通过分析显示,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梁雨欣夏炎满秀玲蔡体久
- 关键词:化学计量比
- 根系对寒温带冻土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土壤碳通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系对土壤碳通量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根系对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对寒温带冻土区温室气体研究有重要意义。以杜香-兴安落叶松林(DXL)、杜鹃-兴安落叶松林(DJL)和苔藓-兴安落叶松林(TXL)为研究对象,通过壕沟法进行断根处理,采用便携式土壤呼吸仪G4301对土壤碳通量进行日动态和月动态变化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6—11月,断根对DXL和DJL土壤CH_(4)的吸收起抑制作用,降幅分别为15.16%—54.31%和11.26%—33.84%,对TXL土壤CH_(4)的排放起促进作用,增幅为19.22%—75.52%;对3种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_(2)的排放均起抑制作用,其中对TXL影响最大,对土壤CO_(2)降幅为32.29%—87.62%。断根对DXL和TXL土壤CH_(4)的影响在8月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54.31%和75.52%,DJL在11月影响最为显著,降幅为33.84%。断根对3种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在6—11月均达到显著程度,其中在11月最为显著,降幅为54.94%—87.62%。断根对3种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H_(4)通量日动态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显著,其中在14:00—18:00影响最为显著,降幅为31.87%—62.26%。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是根系影响土壤碳通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断根处理增强了土壤温度对其日变化和月变化的影响,减弱了空气温度对其日动态的影响。这表明,根系自养产生的土壤碳通量可能在日动态变化中更活跃,而在月动态变化中更稳定。
- 李海兴满秀玲高明磊
- 关键词:断根处理
- 抚育间伐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径级分布和固碳速率的影响
- 2024年
- 抚育间伐是有效的营林措施,确定科学合理间伐强度对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2年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20%、30%、40%)措施后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emlin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恢复5 a、10 a后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内的林木径级分布、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和恢复年份的增加,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大径级的林木频数逐步增加,小径级林木频数降低,由左偏正态分布逐渐右移;各间伐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密度随着抚育间伐强度增大呈现间伐初期先减小,5 a、10 a后增大的趋势,各组分碳密度分配均呈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固碳速率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抚育间伐强度40%样地内的固碳速率最大。
- 陆科霓张欣菅亚男吴浩张秋良
- 关键词:抚育间伐径级分布碳密度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 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不同林龄白桦林土壤酶活性动态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寒温带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土壤酶活性随林龄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林龄(30、45、66 a)白桦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深度(h)为0
- 刘巧娟张之松满秀玲高明磊赵佳龙
- 关键词:次生林土壤酶活性
- 寒温带森林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和酶活性对冻融循环的响应及驱动机制
- 王世佳
相关作者
- 满秀玲

- 作品数:134被引量:1,10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兴安岭北部 寒温带 兴安落叶松 白桦次生林 土壤
- 崔福星

- 作品数:52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寒温带 兴安落叶松 落叶松林 湿地 固碳
- 朱道光

- 作品数:57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寒温带 兴安落叶松 落叶松林 湿地 固碳
- 杨立宾

- 作品数:88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寒温带 小叶章湿地 哈茨木霉 致病疫霉 土壤微生物
- 舒立福

- 作品数:342被引量:2,360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森林火灾 林火 可燃物 森林火险 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