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篇“ 寒地超级稻“的相关文章
氮肥、密度对超级稻‘龙粳31’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试验采用单因子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肥密度互作对超级稻‘龙粳31’产量、干物质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量与氮肥、密度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同时氮肥密度对产量互作效应明显,中等施氮量和较高密度互作更易获得高产。互作效应下氮肥取135.0 kg/hm2、密度取34.6穴/m2时,产量最高达9948.17 kg/hm2。高氮肥高密度配合,齐穗期干物质重最重,但此时产量却显著下降。高氮肥和高密度配合更容易获得较多穗数;但中等施氮量和较低的密度配合更易获得大穗;氮肥密度与千粒重不存在互作效应。因此科学合理的氮肥、密度相互配合,从而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获得适宜的齐穗期干物质重,才能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
马波
关键词:氮肥寒地超级稻互作效应
超级稻龙粳31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基础解析被引量:7
2016年
龙粳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研究所选育的早粳超级稻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耐等诸多优点。本研究对其亲本进行追溯,构建系谱图,分析亲本主要特性及核遗传贡献率,揭示其遗传演化历程,为水育种亲本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龙粳31属于下北细胞质家族,传递途径为:下北→早丰→合江20→合江21→龙交89032→龙粳10号→龙粳13→龙粳31。核遗传物质由祖先亲本下北、石狩白毛、农林11、虾夷、笹锦、红星2号、奥羽239、曲系17、藤系117、雪光、越光、收921、空知、北明、空育125、北海84、台中27、高雄53、合选58和色江克按不同比例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6875%、0.9766%、2.5391%、8.2031%、3.9063%、3.1250%、3.9063%、7.8125%、15.6250%、12.5000%、1.5625%、1.5625%、3.1250%、6.2500%、12.5000%、0.7813%、0.7813%、0.7813%、6.2500%和3.1250%。亲本选择时,要注重母本在当的适应性,而父本则应具有理远缘或生态远缘的基因血缘;遗传基础狭窄是区水育种取得新突破的主要限制因素。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高春艳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侯国强徐德海赵云彤
关键词:超级稻
壮秧剂对超级稻5号秧苗素质及产量提高的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超级稻5号为供试品种,在早春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壮秧剂及用量对水秧苗素质及本田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讨适龄、健壮、适合机插秧苗群体在苗期的调控措施,为黑龙江区培育高质量的秧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处理秧苗上部鲜、干重,株高,叶片最大长度、宽度及面积,叶挺长、叶龄,苗基宽,本田最终分蘖和穗结实率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不使用壮秧剂)。研究结果还表明,壮秧剂施入后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显著提高了穗数和二次枝梗结实率。此外,处理3(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种子后,直接播种)、处理4(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种子后,浸种催芽播种)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根冠比CK除外);处理5(三金壮秧剂当用量,每育秧钵盘使用41.6g,水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叶长和株高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但其充实度小于处理1(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5g,水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2(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g,水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3、处理4,且与处理3、处理4差异显著。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郑洪亮夏天舒张凤鸣陈万春
关键词:壮秧剂水稻秧苗素质
超级稻龙粳31高产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2015年
为了探索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超级稻龙粳3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施氮量多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但会显著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施氮135kg·hm-2,底肥、返青分蘖肥、穗肥、粒肥各占40%、30%、20%、10%龙粳31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分蘖盛期和齐穗期干物质重均以底肥60%处理最多,而齐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则以底肥40%处理最多。分蘖盛期和齐穗期干物质重均与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则与产量呈直线上升关系。
马波
关键词:寒地超级稻氮肥运筹干物质
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构建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11、龙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有规律可循。株高、千粒重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王晓东王茂青王红霞
关键词:超级稻寒地产量构成因素理想株型
超级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黑龙江省育成的4个超高产水品种东农423、龙5、松粳3和松粳9为试验材料,以松粳6为对照,系统研究超高产水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孕穗期以前干物质积累速率无明显差异,孕穗期到齐穗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差异明显加大;不同品种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差异显著;品种间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总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4;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7、0.928,说明高产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的优势在生育中、后期。
田红刚刘永巍高扬张景龙孟昭河
关键词:超级稻干物质积累
超级稻5号籽粒灌浆速率分析与曲线拟合研究
2013年
为促进超级稻育种并提高其栽培技术水平,以超级稻5号和同区种植面积较大品种龙3号为试验试材,研究其籽粒灌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超级稻5号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重量与抽穗后日数符合Logistic方程,推测其最大千粒重为23.94g,最大籽粒灌浆速率是在抽穗后13d左右出现。
王立志王春艳李忠杰李锐徐晓波孟英王连敏
关键词:超级稻籽粒灌浆LOGISTIC模型
超级稻松粳9号抽穗期冠层特性研究
2012年
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品种松粳6号(对照)为试材,通过密度处理构建不同作群体,研究了不同群体条件下超级稻与常规抽穗期冠层特性差异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两品种产量也增加,但是过密条件下产量有所降低。高产群体抽穗期的冠层特征为:主茎具有较大的功能叶叶面积,冠层的透光率协调分布并具有相对较低的消光系数,群体内部上下分布均匀又趋于"头轻脚轻中间强"型的冠层叶面积密度。
赵宏伟高扬刘化龙杨亮刚爽臧家祥
关键词:寒地粳稻插秧密度冠层结构
栽培因素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肥、钾肥、插秧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插秧密度,最后为钾肥;同时采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产量最优栽培方案。氮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
刘传增
关键词:栽培因素寒地超级稻
文献传递
栽培因素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肥、钾肥、插秧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插秧密度,最后为钾肥;同时采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产量最优栽培方案。氮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与氮肥呈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和氮肥与直链淀粉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胶稠度会随着施肥量和密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都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胶稠度是直接和间接影响食味评分的最主要因子。因此在最优方案内,应尽量降低肥料和密度来提高米的食味评分。
刘传增
关键词:栽培因素寒地超级稻

相关作者

臧家祥
作品数:27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寒地粳稻 插秧密度 寒地超级稻 水稻 寒地水稻
王立志
作品数:198被引量:651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水稻冷害 寒地水稻 冷害 寒地
王连敏
作品数:66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水稻冷害 冷害 寒地水稻 障碍型冷害
李锐
作品数:75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水稻冷害 冷害 转基因水稻 障碍型冷害
王春艳
作品数:65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沙棘 水稻冷害 冷害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