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密穗小麦“的相关文章
TaERF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在矮杆、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TaERF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在矮杆、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抑制TaERF基因的表达,从而培育出矮秆的小麦品种,为改良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种新的分子育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野生...
倪中福孙其信李仁汉刘杰柴岭岭彭惠茹高尧天杜德杰逯腊虎
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序列分析
2012年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和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5份小麦DNA为模板,用PCR克隆的方法获得了51条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序列。对长度大于380 bp的19条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19条序列均含有与基因表达相关的重要调控元件,包括胚乳基序元件TGTAAAG、GCN4类似元件ATGAGTCAT、CAAT框、AAA G基序、TA-TA框、GCN4类似基序ATGAC(T)GATCAT以及CAC-box,同时在序列中出现了AACA元件。序列比对表明,小麦与普通小麦和乌拉尔图小麦α-醇溶蛋白5'上游调控区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遗传差异较大。对各序列的5'上游调控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基于调控区序列不能完全区分材料的种属,同时根据已知染色体位置的序列,可以看出上游调控区序列并未表现出染色体特异性。
舒晓霞王耀东
关键词:密穗小麦克隆上游调控区
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11年
文章根据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和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5份小麦DNA为模板,用PCR克隆的方法获得了41条α-醇溶蛋白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其中有25条序列中出现了提前终止码子,不能编码有功能的成熟蛋白,被认为是假基因,占总数的61%。序列比对显示这些基因与α-醇溶蛋白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在N-端重复区和多聚谷氨酰胺区存在较大差异:重复区主要差异在于重复单元LPYPQPQ出现频率不同;而多聚谷氨酰胺区的主要差异是长度不同,一些谷氨酰胺突变为其它氨基酸。
舒晓霞
关键词:密穗小麦克隆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本文利用APAGE和SDS-PAGE技术分析了不同来源的小麦贮藏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polyacrylami...
张小英
关键词:密穗小麦醇溶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小麦(Triticum compactum)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对来自19个国家的60份小麦(Triticum compactum)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期从151~195 d,包括了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多表现为晚熟.植株高度总体偏高,少数适中.单株有效分蘖数大多在10个以上,有效数变幅为6.8~30.2个,成率平均为70%.长、小数和单位长度着生小数存在一定差异,但均表现为型.大部分材料粒数较多,但千粒重明显偏低.多数材料严重感染白粉病,仅有8份材料抗白粉病.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抽期缩短,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但小数有减少的趋势.
张小英李伟庄萍萍魏育明郑有良
关键词:密穗小麦农艺性状
小麦(Triticum compactum)Glu-1位点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来自21个国家的50份小麦Glu-1位点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位点共检测到15种不同的亚基类型,21种组合形式。其中, 以2*,7+8,2+12和N,7+8,2+12组合为主,各占22%和16%。在各位点等位变异中,Glu-B1位点变异类型最多,共10种,以7+8(42%)、20(20%)和21(12%)为主。Glu-Al和Glu-D1位点各有3种和2种等位变异,分别以N(50%)和2+12(88%)为优势亚基。更为重要的是选出一些具有优质亚基的材料,其中1份材料亚基组合为(1、7+8、5+10),品质评分达到满分(10分)可供小麦遗传改良。
张小英郭志富魏育明郑有良
关键词:密穗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意大利、土耳其等24个国家的70份小麦材料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70份供试材料出现了69种醇溶蛋白带型.共电泳分离出54条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4~29条带,平均22条.谱带在α、β、γ、ω四个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别有36、27、37和63种变异类型,表明小麦醇溶蛋白位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发现,多数材料的遗传聚类关系与其来源地有一定相关性.
张小英李伟魏育明郑有良
关键词:密穗小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基因组中SSR和EST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差异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采用基因组微卫星SSR和EST SSR分子标记 ,对 2 8份普通小麦 (Triticumvulgare)、 13份斯卑尔脱小麦 (T .spelta)和 11份小麦 (T .compactum)群体内 (间 )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群体内的多态性最高 ,斯卑尔脱小麦次之 ,小麦最小 .比较分析发现 ,不同类型材料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群体内的平均值 ,且在A ,B和D三个染色体组上也具有相同的趋势 .由于斯卑尔脱小麦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一代育性正常 ,所以可望用来扩大小麦育种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 ,特别是丰富D染色体组上的遗传变异 .与斯卑尔脱小麦相比 ,普通小麦小麦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 .在此基础上 ,又对六倍体小麦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研究还发现 ,虽然EST SSR揭示出的多态性低于基因组SSR ,但也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差异 .由于EST SSR标记是对基因组转录区域变异的直接评价 ,有可能与形态或生理生化特征联系起来 .因此 ,EST SSR标记是进行小麦遗传差异研究的一种理想标记形式 .
杨新泉刘鹏韩宗福倪中福孙其信
关键词: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基因组SSREST-SSR普通小麦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材料I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被引量:108
2002年
首次采用ISSR(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 ,对我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 (14份 )、斯卑尔脱小麦 (10份 )、小麦 (11份 )和一批以外源小麦为主要血缘的优良轮回选择后代 (12份 )共 4 7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研究 ,以探讨拓宽杂交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的途径 ,并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可行性。所用 11个ISSR引物在 4 7份材料中共扩增出 2 38条带 ,其中 2 0 8条具有多态性 ,占总数的 87.4 %。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 11~ 38条多态性带 ,平均为 18.8条。比较分析发现 ,不同类型材料群体内的ISSR多态性都很高 ,其中以普通小麦最高 (80 .3% ) ,轮回选择后代次之 (78.7% ) ,斯卑尔脱小麦 (75 .0 % )和小麦 (74 .9% )相对较小。遗传距离(GD)计算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材料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 0 .3115~ 0 .344 2之间 ,明显高于不同类型材料群体内的GD平均值 (0 .2 35 1~ 0 .2 74 3) ,特别是轮回选择后代材料与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之间也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 0 .32 17、0 .32 5 6和 0 .3198。聚类结果显示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材料明显划分为 4大不同类群。斯卑尔脱小麦小麦及以外源小麦 (含国内 )
杜金昆姚颖垠倪中福彭惠茹孙其信
关键词: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ISSR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群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中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多态性被引量:9
2002年
采用PCR方法对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小麦在Glu A1、Glu B1和Glu D1位点上 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y亚基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与SDS PAGE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其中以Glu B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类型最多。研究还发现 ,针对y亚基基因重复区域设计的特异引物能够将Glu 1Dy12和Glu 1Dy10亚基明显区分开来。由于Glu1 Dx5与Glu 1Dy10亚基及Glu 1Dx2与Glu 1Dy12亚基紧连锁 。
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关键词: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态性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烘烤品质

相关作者

孙其信
作品数:404被引量:3,11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分子标记 编码基因 普通小麦 杂种优势
倪中福
作品数:273被引量:1,36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编码基因 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 相关蛋白
张小英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密穗小麦 TRITICUM COMPACTUM 农艺性状 醇溶蛋白
张义荣
作品数:69被引量:74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基因 分子标记 玉米籽粒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刘广田
作品数:177被引量:2,43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性状 谷蛋白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