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篇“ 家庭病床服务“的相关文章
-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发现家庭病床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9—2021年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开展情况,采用频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浦东新区家庭病床平均建床率为1.80‰,其中城区平均建床率高于其他区域;从事家庭病床服务的医师以兼职为主,全科医师占比最大;2019—2021年家庭病床平均床日数变化不大,家庭病床平均费用呈下降趋势;中医家庭病床占比分别为9.93%、11.49%、15.89%,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是区域内家庭病床服务的主要收治病种。结论:家庭病床服务的逐步发展需要发挥政策主导作用,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合共同发力,利用智慧信息技术,优化家庭病床服务流程,凸显中医药服务优势,助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 黄倩张胜冰刘姗姗丁燕
- 关键词:家庭病床全科医师中医药服务
-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以期为辖区老年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家庭病床服务。方法:描述性分析2023年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3例建立了家庭病床患者的年龄、性别、支付方式、疾病构成、疾病转归、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等信息。结果:753例家庭病床患者平均年龄为(74.0±8.8)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98.41%;家庭病床服务支付方式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占86.99%,其次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89%)。家庭病床服务患者以慢性病患者为主,病种排名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75.96%)、糖尿病(20.72%)、冠心病(18.99%)。家庭病床患者罹患1种、2种及3种疾病的患者分别占60.60%、22.60%及11.00%。家庭病床患者病情转归情况以好转和稳定为主,两者合计占比达94.90%。结论: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医保政策的支持对于患者选择家庭病床服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家庭病床服务宣传缺乏其他部门协同,后期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医保支持、加大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推动家庭病床服务的发展。
- 胡越周青腾玲彭月霜但淑杰张明吉何娟杨小芹
- 关键词: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
- 基于供—需—管三方视角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调查研究
- 2025年
-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开展情况,了解供-需-管多方认知差异,找出影响因素,实现家庭病床政策真正落地。方法:2022年8-9月在浦东新区城区、城郊结合部、郊区和远郊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针对家庭病床从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辖区未建床居民、家庭病床患者/家属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25份。结果:家庭病床从业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疾病诊断能力、疾病处理能力、慢性病管理能力;影响家庭病床服务提供的因素主要为激励政策、医保政策以及可开展的诊疗项目(受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认为影响家庭病床服务的主要原因为建床率不够、中医药服务比例不够、病史书写不规范等。家庭病床服务患者/家属认为建立家庭病床主要目的方面,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医生定期关注患者(87.69%)、解决就医困难(80.00%)和方便(80.00%)。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需求不仅是希望增加配药、缴费、诊疗陪护方面的便捷性,在远程医疗、中医药服务和心理咨询方面也有更高需求。结论:推进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供-需-管三方面持续发力,充实家庭病床服务力量,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多方合作,提高居民认知度。
- 黄倩刘姗姗张胜冰丁燕
- 关键词:家庭病床
-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患者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在社区养老体系中的作用与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20—2023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家庭病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20—2023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数分别为465张、498张、324张、446张,共计1 733张,建床数除了2022年因疫情原因明显下降外,其他年份建床数增幅在6.4‰~7.2‰之间;中医床位数分别为158张、187张、116张、151张,中医床位数占比均在30%以上。家庭病床患者年龄为52~103岁,中位年龄为88.5岁;以慢性病患者为主,高血压患者占比最高(40.8%),其次为心血管疾病患者(30.8%)和脑血管病患者(12.6%),此外居家安宁疗护患者占2.3%。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医生共15人、护理人员8人,均为兼职开展家庭病床工作。结论:家庭病床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还需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和拓展服务内容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家庭病床服务全面发展。
- 葛臻程頲
- 关键词:家庭病床社区养老
- 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家庭病床服务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的研究。利用Stata 16.0对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及亚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横断面研究21篇,总样本量为25457,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为64.97%。男性(65.34%)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高于女性(61.48%),年龄60岁以上(68.82%)、无配偶(69.63%)、非独居(65.14%)、月收入≥2000元(62.94%)、有基本医疗保险(58.41%)的居民服务利用意愿率较高。患有慢性病(66.33%)与日常生活能力严重障碍(68.13%)的居民服务利用意愿率高于未患慢性病者(57.03%)与无障碍者(42.84%)。此外,了解过(80.45%)或使用过(85.80%)家庭病床服务的居民利用意愿率较高。结论:我国居民家庭病床服务利用意愿率呈增长趋势,服务利用意愿率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收入水平、有无基本医疗保险等。患有慢性病、生活能力严重障碍、了解和使用过家庭病床服务的居民服务利用意愿率更高。应根据居民实际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引导慢性病患者或失能老年人等群体主动了解与利用服务,推动我国居家健康服务体系完善。
- 刘亚清刘亚清胡子健牛浩然姜峰龚丽雯
- 关键词:家庭病床服务
- 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供给现状调查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的供给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家庭病床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城郊4个行政区的9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析其2021年家庭病床服务床位、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相关情况。同时对44名家庭病床服务的供方和需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10名专家进行咨询,分析上海市家庭病床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网络较为完善,呈稳中向好态势。但服务中存在药物配送渠道不畅通、设备配置较基础、城郊人力资源配置不均、缺乏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制度、诊疗操作不规范、市场化发展不成规模等问题。结论: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需加强人力、物力、信息系统建设,激发医护人员提供服务的动力,并给予社会办医疗机构更多政策支持,以鼓励其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 王晓栋刘凤宇王伟青麟岚赵新平严非
- 关键词: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办医疗机构
- 家庭病床服务中的熟人关系与健康认同
- 2024年
- 基于关系空间理论对家庭病床服务中医患沟通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家庭病床服务中的医患互动在患者熟悉且充满地方感的家庭中展开,适应老年患者传统思维和家庭照护习惯的诊疗行为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在场”的情境化沟通促使患者的认知与现代医学知识相融,减少患者及其照护者的认知偏差,实现居家情境与康复行为的互动。在医患长期互动与互惠中,工具性的医患关系发展为情感性的熟人关系。这种良性关系构建不仅有助于医患健康共识的形成、疾病的缓解甚至治愈,也是社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朱琳罗岚唐诗杨苗景锐
- 关键词:家庭病床熟人关系社会认同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2022年家庭病床服务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调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17—2022年家庭病床服务的开展情况,为社区家庭病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中心下设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服务的家庭病床患者546例,描述性方法回顾分析54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分布等)、建床第一诊断疾病、建床数目等,并计算各年建床数目的增长率。结果 接受家庭病床服务的患者数量从2017年的33例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139例,其中2020年增长最明显。由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下转的患者61人(11.2%),主要为脑卒中、肿瘤及骨折术后等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床的患者485例(88.8%)。患者年龄集中在55~<85岁(78.9%,431/546),尤其65~75岁之间。第一诊断为慢性病而建床为主,其中高血压最多,有177例(32.4%),其次为糖尿病92例(16.9%)。结论 家庭病床的建立,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护理需求,帮助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未来需更好满足人口老龄化和居家护理需求,加大医保和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扩大家庭病床服务内容,提高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认知度。
- 袁根娣顾艳霞
- 关键词: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上海市开展家庭病床服务SWOT分析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综合分析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以SWOT分析为框架,探讨上海市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结果: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的优势在于服务网络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完善,患者经济负担小、满意度高;劣势在于缺少诊疗规范,人力资源缺乏,针对医护人员的激励不足,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机遇在于居民对服务的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威胁在于对家庭病床服务的宣传不足,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质量要求高。结论:上海市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增强服务能力,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家庭病床服务,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加大宣传力度,并争取更多的医保政策支持。
- 刘凤宇王晓栋王伟青麟岚于慧敏赵新平严非
- 关键词:家庭病床SWOT分析
-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家庭病床服务政策分析与建议
- 2024年
-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病床服务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推进我国居家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家庭病床""居家健康服务"等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国务院政策文件库以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官方网站等进行检索,获取1984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发布的家庭病床服务相关政策文件。利用NVivo 11.0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梳理政策文件存在的不足。结果共纳入63份政策文件,其中省市级53份,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份;经三级编码,获得72个三级节点、21个二级节点和8个一级节点(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费用、补助政策、病床配置和规范管理)。其中,服务主体的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服务内容的技术性与创新性尚显不足,服务费用的收费标准与医保报销政策有待完善,补助政策的支持力度有限以及病床配置的智能设备应用有待加强。结论我国家庭病床服务政策聚焦在8个维度,政策涵盖内容较全面,但仍存在一些有待细化和完善之处。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服务主体的职责定位,深化服务内涵建设,适度提高政府的保障力度,促进服务的智能化建设,实现多方聚力,共同促进我国家庭病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 刘亚清杜思娴牛浩然姜峰龚丽雯裴骏峰
- 关键词:扎根理论家庭病床服务
相关作者
- 李言

- 作品数:5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
- 研究主题:家庭病床服务 家庭病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意愿 医护人员
- 王存亮

- 作品数:34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家庭病床 家庭病床服务 全科医生 循证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王力宇

- 作品数:10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
- 研究主题:家庭病床服务 家庭病床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意愿
- 王亚东

- 作品数:230被引量:2,236H指数:2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应急 急救 公共卫生管理 院前急救
- 梁万年

- 作品数:481被引量:4,564H指数:3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SARS 全科医疗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