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0篇“ 家庭康复训练“的相关文章
- 陆氏针灸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究陆氏针灸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为治疗产后腰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产后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由康复医生制定康复方案,康复治疗师指导产妇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陆氏针灸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以临床疗效、VAS评分、ODI评分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陆氏针灸加康复疗法治疗产后腰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王明翠胡琪许俊洁彭玲玲
- 关键词:产后腰痛家庭康复训练
- 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研究在孤独症患儿治疗中采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孤独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工具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n=30)均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n=30)实施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发育商评分表(D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病情变化情况、症状改变情况、智力与运动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DQ评分、EPQ-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EPQ-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D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对患儿的不良影响,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促进其心智发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闫薇李立盟
- 关键词:听觉统合训练家庭康复训练孤独症患儿临床症状满意度
- 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评价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语言发育迟缓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康复训练,对比组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词汇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月龄两组患儿的DST量表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和24月龄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语言运动,社会适应和智力能力,增加患儿的词汇量,有利于患儿的全面发展。
- 张合斐霍云凤
-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家庭康复训练词汇量DST
- 耳穴压豆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儿童癫痫发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儿童癫痫发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癫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左乙拉西坦、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指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认知功能指标[韦氏儿童智力测评量表(WISC)、总智商(FIQ)、计算语言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为81.40%(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IQ、VIQ、PI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家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减少儿童癫痫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症状,提高患儿认知功能。
- 王晓陈振辉张靖
- 关键词:癫痫耳穴压豆家庭康复训练儿童
- 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以早期康复治疗+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脑瘫患儿进行干预,研讨临床效果。方法 共计78例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时间2023年1月-2024年12月,其中39例患儿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另39例为联合方案(早期康复治疗+家庭康复训练),为观察组。比较不同临床效果(智力、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训练后的智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家庭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于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中,能更好地提高患儿运动能力,智力水平及认知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邹安弟
- 关键词:小儿脑损伤脑瘫早期康复治疗家庭康复训练
-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84例行PCI治疗的UAP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6MWD、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LVEF(57.12±7.57)%高于对照组的(49.57±7.35)%,6MWD(436.91±24.76)m长于对照组的(417.17±23.93)m,NYHA心功能分级(1.37±0.35)级低于对照组的(1.71±0.42)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分别为(83.51±9.12)、(81.96±8.57)、(81.95±8.75)、(81.73±9.12)、(81.07±9.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7±8.13)、(71.35±7.84)、(72.06±7.92)、(71.74±8.01)、(70.45±8.74)分(P<0.05)。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康复训练可改善UAP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 彭君吴华丽
- 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良心血管事件
- 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损伤及脑瘫的价值探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收治的80例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家庭康复训练)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的发育商水平,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损伤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陈关粉
- 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治疗脑损伤脑瘫
- 分析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有氧耐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E区(行、跑、跳)GMFM、D区(站立)GMFM、ADL、BBS、上肢运动功能FMA、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儿10 m往返跑次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及有氧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 郭乾乾李东马常龙
-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家庭康复训练痉挛型脑性瘫痪
- 早期家庭康复训练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 2024年
- 分析早期家庭式康复训练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缺血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脑卒中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作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家庭式康复训练),分析护理价值。结果 护理后脑功能、记忆功能、神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家庭式康复训练服务运用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脑卒中护理中,可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陈志彬
- 关键词:脑功能神经功能
- 小儿孤独症的家庭康复训练结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效果
- 2024年
- 探讨分析对孤独症患儿应用家庭康复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共开展为期15个月的研究试验,开始时间2022年1月,直至2023年3月结束,样本对象选定孤独症患儿,共90例,以时间先后顺序均等分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对照组(n=45)联用家庭康复训练、观察组(n=45)联用家庭康复训练+听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孤独症症状评分(70.32±8.57)分,均低于对照组(88.53±9.31)分,且智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康复训练方案,效果确切,可行性良好。
- 胡倩
- 关键词:小儿孤独症家庭康复训练听觉统合训练
相关作者
- 苏珍辉

- 作品数:82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脑瘫患儿 患儿 脑性瘫痪 儿童 脑瘫
- 胡继红

- 作品数:134被引量:6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患儿 脑性瘫痪 脑瘫患儿 脑瘫 脑性瘫痪患儿
- 张敬

- 作品数:12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脑卒中患者 家庭康复训练 骨质疏松症
- 于洋

- 作品数:15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 研究主题:孤独症 脑性瘫痪 家庭经济负担 智力残疾儿童 智力残疾
- 朱丽辉

- 作品数:177被引量:1,07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科 护理 健康教育 儿童 以家庭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