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7篇“ 宫颈癌放疗“的相关文章
一种宫颈癌放疗用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癌放疗用辅助设备,包括中间座和支撑踏板,所述中间座的一端安装有支撑踏板,所述中间座的另一端安装有靠背,所述中间座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四组...
邓惠峰曹小龙邹国荣刘凌湘
宫颈癌放疗后毒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2025年
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上的恶性肿瘤,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其女性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放疗宫颈癌治疗的手段之一。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放疗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适用于对中晚期不能手术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适用于根治性手术后的补充治疗,防止其复发转移。放疗的耐受性良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放疗照射时腹腔其他组织受累,其结肠、直肠等会发生组织学改变,常出现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下肢淋巴水肿等毒副反应。西医治疗这些并发症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我国传统医学秉承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不仅对其并发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改善机体整体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在放疗的毒副反应治疗上,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同等重要。Cervical cancer is a malignant tumor occurring on the cervix, and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in women is the fir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for cervical cancer. Compared with radical surgery, radiotherapy is suitable for women with fertility requirements, for patients who are inoperable or cannot tolerate surger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and for supplementary treatment after radical surgery to prevent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diotherapy is well tolerated, but it also has some drawbacks. Other tissues of the abdominal cavity are involved during radiotherapy, histological changes occur in the colon and rectum, and toxic side effects such as radiation cystitis, proctitis, and lymphedema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re often obser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ese complications means a single, and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dhering to a holistic perspective and 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approach, not only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state of the
刘金爽姜家康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毒副反应
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所致放射性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所致放射性肠炎(R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湖南省肿瘤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行放疗联合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RE,将患者分为A组(未发生RE,n=44)与B组(发生RE,n=6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所致RE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协会分期、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放疗时间>8周、平均照射剂量>50 cGy、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欠佳、放疗时间>8周、平均照射剂量>50 cGy、粪便隐血试验结果阳性均为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所致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联合化疗后发生RE与年龄、自身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放疗时间、照射剂量及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密切相关。
刘颖陆试鹏刘子豪高璨祁兴顺彭娅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性肠炎放疗联合化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CNP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因性疲乏状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因性疲乏量表(CFS)各维度评分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FACT-B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CF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B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CNP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因性疲乏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宋佳梁皖皖丁淑庆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护理
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放射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放射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为临床工作中降低会阴部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47例宫颈癌患者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会阴部放射性皮炎分为皮炎组(n=130)和非皮炎组(n=117),对2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于2023年5-11月选取109例接受放疗宫颈癌患者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247例患者中,皮炎组年龄为(45.31±7.25)岁,非皮炎组年龄为(46.70±6.43)岁,会阴部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52.6%(130/247),验证组为44.0%(48/109)。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是否是高血糖(OR=0.304,95%CI0.174~0.530)、是否阴道出血/排液(OR=4.338,95%CI2.397~7.854)、是否累及阴道下1/3(OR=0.497,95%CI 0.281~0.879)、是否外用皮肤保护剂(OR=3.479,95%CI 1.596~7.583)、能否规范使用皮肤保护剂(OR=2.399,95%CI 1.201~4.789)、能否采用正确的清洁剂清洁皮肤(0R=3.155,95%CI1.603~6.209)、能否采用正确的方法擦拭皮肤(OR=3.325,95%CI1.806~6.121)共7个预测因子(均P<0.05)。预测模型的R0C曲线下面积为0.866,灵敏度为0.735,特异度为0.852,Youden指数为0.587。模型验证结果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灵敏度为0.815,特异度为0.717,正确率为80.73%,提示其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放射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护理人员筛选会阴部放射性皮炎高风险宫颈癌放疗患者提供参考。
张芳王朝李雪玉陈小岑
关键词:宫颈肿瘤调强放疗
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后肿瘤复发模式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宫颈癌复发模式预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后肿瘤复发模式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用途。所述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包括细胞衰老标志物和EMT标志物,该组合与患者肿瘤的不同复发模式相关,研究表明细胞衰...
景莹范晓恺
美沙拉嗪灌肠对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灌肠对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62)。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治疗3 w后评估临床症状评分、直肠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直肠损伤程度分级及血清CRP、TNF-α、IL-6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QOLI-74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灌肠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直肠损伤程度和生活质量。
魏晓辉王京丹
关键词: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美沙拉嗪康复新液
宫颈癌放疗患者应用追踪式护理干预对其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5年
探究追踪式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的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追踪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追踪式护理干预能缓解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汪澜
关键词:宫颈癌癌因性疲乏
螺旋断层放疗、静态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放疗的剂量学对比分析
2025年
目的:量化评估静态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TOMO)3种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医生的放疗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优化放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24年2月~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9例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每个病例制定IMRT、VMAT、TOMO 3种计划,并进行剂量评估,评估指标包括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体积参数、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机器出束时间等。结果:所有治疗计划靶区均达到临床处方要求。在靶区剂量方面,TOMO组的D_(mean)和D_(max)均显著低于IMRT和VMAT组。对于OARs,TOMO组在降低膀胱D_(mean)、直肠D_(mean)、D_(max)、V_(30)、V_(40),以及左、右股骨头D_(mean)、D_(max)、V_(20)、V_(30)和骨盆D_(mean)、V_(20)、V_(50)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与IMRT和VMA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OMO组靶区的CI显著高于IMRT和VMAT组,而PGTVnd HI显著低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3组在PCTV HI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OMO组的表现略优于其他两组。值得注意的是,VMAT技术治疗时间最短。结论:在宫颈癌的不同治疗模式中,TOMO技术显示出在靶区剂量覆盖率、OARs的剂量分布、CI和HI方面优于IMRT和VMAT技术。VMAT治疗效率最高。
苟亮倩吴书裕廖华英杨玉善张国前余辉王晓慧张书旭
关键词: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剂量学
IL-1β受体抑制剂阿那白滞素在制备提高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增敏剂中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IL‑1β受体抑制剂阿那白滞素在制备提高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增敏剂中用途。进一步的,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赋形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增敏剂,含有有效剂量的IL‑1β受体抑制剂阿那白滞...
陈海燕胡斌张蕾马秀梅

相关作者

徐兰凤
作品数:69被引量:65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艾灸 保健灸 针灸 针灸效应 艾条灸
张福泉
作品数:333被引量:1,3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放疗 放射疗法 施源器 预后
李文婷
作品数:54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新疆维吾尔族 宫颈癌放疗 免疫组化 同步放化疗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陈宇敏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宫颈癌放疗患者 宫颈癌 阴道冲洗 乳腺癌
李康明
作品数:30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 宫颈癌放疗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