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0篇“ 宫颈小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宫颈细胞的病理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宫颈细胞病理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SCCC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盆腔磁共振扫描,并测量肿瘤区域的ADC值(ADC_(max)、ADC_(mean)、ADC_(min))。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临床分组的ADC值差异。ROC曲线评估ADC值预测肿瘤分期及预后的检验效能。通过相关分析ADC值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宫颈细胞术后复发的因素,并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SC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肿瘤晚期、肿瘤≥4cm、肿瘤浸润宫颈间质深层、Ki67>70%组的ADC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_(max)、ADC_(mean)、ADC_(min)与FIGO分期、肿瘤大、治疗后肿瘤进展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_(max)、ADC_(mean)、ADC_(min)预测肿瘤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0.704、0.712(p值均<0.05)。ADC_(max)、ADC_(mean)、ADC_(min)预测SCCC治疗后是否进展的AUC值分别为0.696、0.652、0.632(p值均<0.05)。此外,ADC_(max)、淋巴结转移是SCCC治疗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ADC_(min)、年龄<45岁和淋巴结转移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DC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参数,不仅能预测在宫颈细胞的临床病理因素,还可作为其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决策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姚琦敏陈兴发陈建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宫颈神经内分泌癌表观扩散系数预后分析
合并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18型感染的宫颈细胞1例及文献复习
2024年
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宫颈细胞的发病与HPV感染的关系密切。目前在宫颈症患者中,超过90%可以检测到高危型HPV16型和18型感染。宫颈细胞神经内分泌(SCNECC)是一种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较差的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SCNECC是HPV驱动的,但尚未建立像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腺一样的因果关系。主要原因是其临床样本量少,相关研究证据不足,其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难以定论。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合并HPV16型、18型感染的宫颈细胞,详细描述了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分析宫颈细胞的免疫学组化特点,总结经验,并结合最新文献进一步探讨宫颈细胞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与临床医师一同进行探讨与学习,为宫颈细胞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么童童刘志强刘伟龙于文静
关键词:宫颈恶性肿瘤宫颈小细胞癌小细胞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原发性子宫颈细胞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细胞(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SCCC,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SCCC患者分别为28岁、49岁和52岁,平均年龄43岁,因反复阴道流血、HPV16和18型均阳性、宫颈见菜花样肿物入院。镜下见鳞状上皮下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团块状排列,细胞体积,胞质稀少,核深染拥挤,核分裂易见(>60/10个高倍视野),背景见大量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主要表达Syn、CgA、CD56、SSTR2和P16,ki67增殖指数大于90%。3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辅以放化疗,平均随访8.5个月,2例死亡。结论SCC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及鉴别诊断依靠其特异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宫颈定期筛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刘浩茹周兵
关键词: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细胞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子宫颈细胞(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82例患者中,出现接触出血25例,阴道无规则出血和流液18例,其他症状5例;疾病分期ⅠB 1期39例,ⅠB 2期32例,ⅡA 2期5例,ⅢB期4例,ⅣB期2例。组织学特点是能观察到肿瘤细胞大量聚集呈现为片状或者巢状结构,同时能观察到索状和梁状排列现象;肿瘤细胞,呈现为圆形或者短梭形,细胞质较少,细胞核深染,且染色质为细颗粒样,核仁不显著或者缺如,有较多的核分裂像,有部分患者能观察到片状肿瘤坏死,22例患者的宫颈肌层能观察到较多脉管内栓,20例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存在转移;8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单一宫颈细胞,2例存在中分化腺。广谱CK的阳性率是100.00%,EMA的阳性率是84.15%,NSE的阳性率是100.00%,Syn的阳性率是97.56%,CD56的阳性率是95.12%,CgA的阳性率是71.95%,TTF1的阳性率是6.10%,Ki67的阳性率是70%~90%。结论SCCD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殊性,形态学和肺细胞类似,瘤细胞表达联合神经内分泌有关标志物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史喜梅郭小艳
关键词:小细胞癌子宫颈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细胞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2022年
本文针对子宫颈细胞病变,分析其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4例子宫颈细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所有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子宫颈细胞的临床治疗方法、病理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策略。结果:4例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学、放射三种方式,病理学形态检查发现肿瘤细胞以圆形、短梭形呈现、形态大具有一致性,且胞质相对较少,不能清晰地看见核仁,常伴发核分裂的情况。在免疫组化检查中,可发现NSE、Cg-A、Syn、EMA阳性情况。鉴别诊断中应该将其与细胞鳞状细胞、淋巴、类、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区、子宫间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区分开来。结论:子宫颈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其存在高度恶化的风险,侵袭性强,预后水平差,所以当前应该将其与细胞鳞状细胞、淋巴、类、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予以鉴别,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
孙颖马超援钟加滕
关键词:子宫颈小细胞癌
宫颈细胞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子宫颈细胞(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细胞学与组织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8例SCCC患者年龄26~66岁,平均45.1岁,26例(68.4%)有阴道出血症状。38例中20例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为鳞状上皮异常(ASCUS/ASC-H/HSIL)8例(40.0%),诊断为腺上皮异常(AGC/AGC-N)7例(35.0%),诊断为恶性细胞/异型细胞4例(20.0%),诊断为阴性(NILM)1例(5.0%)。组织切片见SCCC合并腺13例,合并鳞3例,合并CIN3 3例。单纯型和混合型SCCC各占50%(19/38),混合型中多合并腺,占68.4%(13/19)。SCCC肿瘤细胞而一致,镶嵌状排列,核呈圆形或梭形、深染,胞质缺乏,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CD56、PGP 9.5阳性率依次为94.7%、76.3%、86.5%、80.6%。34例随访时间6~72个月,至2020-12,21例死亡,总生存率38.2%。Log-rank检验显示临床分期、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CCC具有特征性的细胞﹑组织学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临床分期、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
李琦郭琦邹亮刘艳华夏丽娜于晓红
关键词:子宫颈小细胞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预后
宫颈细胞临床病理与分子特征的初步探究
目的:总结宫颈细胞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宫颈细胞患者的生存预后的临床病理和治疗危险因素。描述宫颈细胞肿瘤的分子表达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采集整理全国12家医院的自2003-2015年诊断为宫颈细...
范鑫然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HPV18预后转录组学
宫颈细胞新辅助化疗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细胞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宫颈细胞新辅助化疗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队列研究。对研究中患者一般情况、生存结果、风险比(HR)及其95%的置信区间进行了提取,并运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主要研究终点设定为总生存期(OS)。结果共有8项队列研究、总计270例宫颈细胞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宫颈细胞患者,相比单纯手术或手术+术后辅助治疗,术前增加新辅助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OS (HR 1.84, 95%CI:1.24~2.74,P<0.05),早期患者亚组亦是如此。本研究异质性较(Q检验:I^(2)=0,P=0.75)。结论针对宫颈细胞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Meta分析,在手术前增加NACT未能改善患者总生存,特别在早期患者中,存在不利于生存的趋势。本研究为开展宫颈细胞临床研究和综合治疗模式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早期患者应慎用新辅助化疗。
王光艳贾雪梅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新辅助化疗META分析
宫颈细胞中PGP 9.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PGP 9.5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存档的宫颈组织标本102例,其中细胞38例,鳞36例,腺18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结果PGP 9.5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73.7%)高于正常组织(10%)、腺(33.3%)与鳞组织(2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GP 9.5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与年龄、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GP 9.5的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P=0.049),提示PGP 9.5的表达可能与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GP 9.5可能与宫颈细胞的转移与进展密切相关,可能可以成为在宫颈细胞的诊断中的新标志物。
邓颖辉屈晓辉刘成伟
关键词:宫颈癌小细胞癌
宫颈细胞中INS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子宫颈细胞(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SCCC 18例、子宫颈鳞状细胞32例、子宫颈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CD56、Syn、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NSM1在SCCC、子宫颈鳞状细胞、子宫颈中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3.1%(1/32)、4.2%(1/24)。CD56、Syn、CgA在SCCC中的阳性率分别83.3%(15/18)、77.8%(14/18)、50.0%(9/18)。CD56、Syn在三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在子宫颈非神经内分泌中无表达。结论INSM1在SCCC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SC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华胡桂明赵梅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小细胞癌腺癌鳞状细胞癌

相关作者

姜智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宫颈小细胞癌 逆转 SKOV3/DDP 小细胞 综合疗法
殷卓敏
作品数:18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小细胞癌 宫颈小细胞癌 宫颈肿瘤 预后
于爱军
作品数:51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肿瘤 预后 宫颈癌 附睾蛋白
石群立
作品数:539被引量:2,313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淋巴瘤 文献复习
俞华
作品数:50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肿瘤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