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8篇“ 审美功能“的相关文章
- 劳动技术形态视角下的雕塑审美功能
- 2024年
- 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木雕、石雕、陶塑等器物的劳动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意识及其情感的规划而具有了针对性的功能,不管是用以宗教信仰,还是礼制文化生活,乃至纯粹的审美等,均是将之用在特别而有所指向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人的视觉来实现其功能的,尤其旨在实现审美功能的雕塑,更是以满足人视觉与情感发泄为根本目的,它的意义确实从根本上提升了雕塑劳动的社会审美价值。
- 郑桢
- 关键词:审美形态
- 戏曲帮腔审美功能的共性与个性
- 2024年
- 戏曲帮腔,又称作帮唱,是中国戏曲高腔音乐系统中共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一唱众和,是地方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有着戏曲艺术的审美共性,也有其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个性。本文对戏曲帮腔的源流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戏曲帮腔所具有的审美共性与个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践意义上针对舞台中戏曲帮腔的运用及现状进行了评析。
- 韩晓丽秦红梅
-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功能
-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艺术特色及审美功能
- 2024年
- 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成功公演使得音乐舞蹈史诗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被称作“二十世纪经典”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1964年,大型文艺巨著《东方红》于人民大会堂进行公演,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
- 向子琪
- 关键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审美功能
- 琵琶演奏艺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功能探析
- 2024年
- 琵琶演奏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琵琶演奏艺术引入高校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丰富高校音乐教育内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导向教学、现代技术运用、交流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了强化高校音乐教育中琵琶演奏艺术审美功能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 徐艺凌
- 关键词:琵琶演奏艺术高校音乐教育审美功能
- 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功能——以“畅神”考释为中心
- 2024年
- 南朝宋宗炳对山水画“畅神”功能的发现,开启了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本己价值的探讨。其一,山水画具有“以形体道”功能。山水画以形象可感的“形色”呈现抽象玄妙的“道”。其二,山水画具有“澄怀味象”功能。山水画以似无实有的“象”为审美本体,感召观照者超越有限,纵身大化。其三,山水画具有“身份标识”功能。山水画自创作至欣赏要求物我交融、神超理得,非一般画工所能胜任,成为“士人”彰显身份的符号表征。经由宗炳对山水画审美价值的洞见,极大地提升了山水画的画科地位,山水画创作或欣赏成为“士人”自我安顿生命的特殊方式。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功能,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学智慧具有启示意义。
- 赵以保
- 关键词: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功能畅神
- 儿童诗中的词语修辞及其审美功能——以《中国经典儿童诗300首》为例
- 2024年
- 词语修辞是儿童诗审美创造的重要方式,在儿童诗的修辞活动中,不同类别的词语成分,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情趣。本文以《中国经典儿童诗300首》中收录的儿童诗作品为主要对象,考察其中的词语修辞及其审美功能,结果表明:叠音词语、颜色词、量词等词语主要的修辞审美功能,是呈现儿童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色彩性、形象性,建构儿童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具象美。
- 李文贤
- 关键词:儿童诗词语修辞审美功能修辞接受
- 汉剧服装的审美功能与十大行的表演艺术
- 2024年
- 汉剧服装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汉剧十大行的表演形态上,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汉剧服装完善了十大行的表演体系,二是汉剧服装强化了十大行的表演艺术内涵,三是汉剧服装彰显了十大行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 陈燕勇
- 果戈理小说《外套》中的听觉叙事及其审美功能
- 2024年
- 《外套》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传世之作。小说中的多重音景不仅使得原本静态的视觉文本更加复杂多变,也使得读者延伸出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文以《外套》中的多重音景为着眼点,聆察小说中多重声音景观,以便更好地探究听觉叙事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以及主题深化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果戈理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审美切入点。
- 高晓寒
- 关键词:果戈理《外套》
- 启蒙、政治与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审美功能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研究视域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形成了从启蒙功能、政治功能向实践功能的显性功能渐次彰显的研究脉络,并产生了由启蒙功能奠基,在政治功能中逐渐进入现实,最终在感性的人的实践功能中得到整合推进、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的历史逻辑。进一步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研究审美之维推动哲学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审美之维是本体论领域保存超越追求、认识论领域重构认识形式、实践论领域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的重要维度,表现出建构理想世界、认识现实世界与实践改造世界的现实功能。马克思主义在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形成了研究审美之维功能的实践来源、实践力量与实践路径的实践美学,为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 张丽
- 关键词:审美之维哲学视域启蒙功能政治功能
- 大众文艺的审美功能价值观
- 2023年
- 艺术的根本是审美。大众文艺的审美价值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大众文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最为突出的审美文化现象,它业已成为当时社会审美文化的一个鲜明的表征。笔者从梳理大众文艺的概念过程中,浅析了大众文艺的特征、流变,对大众文艺有一个基础的界定。通过对审美功能的理论考究、整理,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点定位大众文艺的审美功能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每一位艺术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 牛素华
- 关键词:大众文艺审美教育审美价值艺术理论
相关作者
- 张艺娇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辞格 设问 审美价值 审美功能 先秦时期
- 卞天歌

-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审美功能 电视剧 高满堂 家族 剧作
- 雷文彪

- 作品数:70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瑶族 审美人类学 白裤瑶 大瑶山 民族记忆
- 韩鹏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陈列 摆放 横板 卡座 线条
- 罗建举

- 作品数:152被引量:62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木材 木材构造 米老排 单板层积材 红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