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篇“ 实验性口腔癌“的相关文章
- 局部应用增生平水相提取物对实验性口腔癌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增生平水相提取物对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导实验性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DMBA(0.5%)局部涂抹于叙利亚金黄地鼠(6~8周龄)颊囊黏膜,每周3次,连续6周,诱导实验性口腔癌的发生。6周后,阳性对照组不再做处理,给药组以低、中、高三种剂量(0.35g/100ml、0.7g/100ml、1.4g/100ml)增生平水相提取物继续局部涂抹于地鼠颊囊,每周3次,24周处死动物,观察并记录肿瘤的数目和大小,完成组织病理检查,检测细胞增殖指数以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肉眼肿瘤发生率由88.9%(阳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为83.3%和78.9%。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上皮单纯增生病灶数目(P<0.05);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轻-中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目(P<0.05)。低、中、高剂量组Brdu增殖指数在癌旁正常黏膜和轻-中度异常增生和浸润癌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局部应用增生平水相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方式阻断实验性口腔癌的发生、发展,并且这种化学预防效果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张红利张红利王嘉祺孙正孙正
- 关键词:增生平口腔癌
- 改良增生平样品对实验性口腔癌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我国传统中药增生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其肝脏毒性不容忽视。本实验目的在于验证改良增生平样品对实验性口腔癌的治疗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为探索高效低毒的口腔癌化学预防药物提供实验基础。方...
- 王嘉祺王素娟汪苑苑关晓兵
- 关键词:增生平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Zyflamend对实验性口腔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抗炎中药混合制剂Zyflamend(ZF)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抑制作用。方法:116只金黄地鼠,10只设为阴性对照,其余用0.5%的DMBA石蜡油涂于地鼠左侧颊囊,3次/周,共涂6周。从第7周开始,将动物分为3组。给低浓度组(n=33)地鼠左侧颊囊局部涂抹1∶1石蜡油稀释的ZF,高浓度组(n=33)涂ZF原液,3次/周,连续18周,阳性对照组(n=40)不给药。第24周末处死动物,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取左侧颊囊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未防治组低、高浓度ZF组,肉眼观察肿瘤发生率分别为86.7%、53.6%(P<0.01)和50.0%(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分别为86.7%、78.6%(P>0.05)和64.3%(P<0.05)。ZF高浓度组的病变中组织,BrdU的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Zyflamend能够降低DMBA诱导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 李芳孙正王学金孙晓琳
- 关键词:口腔癌细胞增殖化学预防
- Garcinol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Garcinol对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Garcinol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5 mmol/L Garcinol,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地鼠颊囊涂Garcinol 1周后,炎症细胞数/mm2由阳性对照组的158.65±26.51减少到55.03±22.80(P<0.01)。单纯增生的病灶数由4.60±1.42减少到1.25±0.82(P<0.05)。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由3.47±1.12减少到1.13±0.67(P<0.05)。BrdU增殖指数由6.57±2.03减少到2.17±0.53(P<0.01)。结论:Garcinol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有关。
- 李芳孙正
- 关键词:GARCINOL口腔癌前病变炎症化学预防
- 夏枯草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夏枯草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200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所将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夏枯草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1%夏枯草,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h腹腔注射50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2’-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夏枯草组颊囊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目均有所降低,其单纯增生病灶数目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组炎症细胞数(52.25±18.53)个/mm2与阳性对照组(158.65±26.51)个/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枯草组BrdU阳性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夏枯草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的炎症和口腔癌前病变的单纯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异常增生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
- 李芳孙正
- 关键词:夏枯草口腔癌前病变炎症化学预防
- 芪蓝颗粒制剂对大鼠实验性口腔癌前损害和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目的:用4nqo诱导SD大鼠口腔粘膜癌变,以芪蓝颗粒干预其癌变发生发展,观察大鼠主要免疫指标变化情况,探讨癌变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及芪蓝颗粒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用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A组),...
- 詹俊彦
- 关键词:口腔癌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舌癌
- 文献传递
- 增生平提取物对实验性口腔癌预防作用的研究
- 目的利用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模型,局部应用增生平四种提取物即甲醇相(methanol fraction),丁醇相(n-butanol fraction),水相(water fraction),乙酸乙酯相(ethy...
- 关晓兵孙正张辛燕陈晓欣
- 关键词:口腔癌化学预防金黄地鼠
- 文献传递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84对实验性口腔癌的抑制作用
- 目的评价国产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84对二甲基苯并蒽(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颊囊癌发生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70只金黄地鼠,10只为阴性对照组,其余60只于左侧颊囊涂0.5...
- 葛化冰孙正王建滨吴洪儒
- 关键词:口腔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文献传递
- GW2974对实验性口腔癌中EGFR及p-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W2974对实验性口腔癌中EGFR及p-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100只金黄地鼠,其中10只为阴性对照,其余90只于左侧颊囊涂0.5%DMBA,每周3次。6周后实验组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GW2974低浓度组、GW2974高浓度组。阳性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于左侧颊囊涂抹不同浓度的GW2974(4mM/L,mM/L)。24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左侧颊囊黏膜,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癌灶中EGFR及p-8EGFR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局部应用4mM/L和8mM/L的GW2974,用药后p-EGFR表达水平均降低,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EGFR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W2974可以明显抑制实验性口腔癌中p-EGFR的表达,即抑制EGFR的活化,但对EGFR的表达影响不大。GW2974可能通过抑制EGFR胞内区酪氨酸激酶的活化,进而抑制癌细胞EGFR/ErbB2的磷酸化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口腔癌发生的目的。
- 李萍葛化冰孙正
- 关键词:口腔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GW2974对实验性口腔癌中EGFR及其相关原癌基因的抑制作用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W2974对实验性口腔癌中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原癌基因c-Fos、c-Jun的抑制作用。方法90只金黄地鼠于左侧颊囊涂0·5%DMBA,每周3次。6周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GW2974低浓度组、GW2974高浓度组。阳性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于左侧颊囊涂抹不同浓度的GW2974(4mM/L,8mM/L)。24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左侧颊囊黏膜,光镜下观察各组癌数目,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实验标本中EGFR及c-Fos、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局部应用4mM/L和8mM/L的GW2974,鳞癌数目分别从1·83±1·91下降到0·67±0·99(P<0·05)和0·43±0·68(P<0·01)。用药后的c-Fos、c-Jun表达水平均降低,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EGFR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W2974可以明显抑制实验性口腔癌中的原癌基因c-Fos、c-Jun的表达,但对EGFR的表达影响不大,推测GW2974可能是通过阻断原癌基因c-Fos、c-Jun参与的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通路来达到抑制口腔癌发生的。
- 李萍葛化冰孙正
- 关键词:口腔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关作者
- 孙正

- 作品数:228被引量:6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口腔癌 牙科手机 口腔 口腔白斑 化学预防
- 李芳

- 作品数:26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化学预防 实验性口腔癌 化学预防作用 牙本质过敏症 炎症
- 葛化冰

- 作品数:45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螺旋藻 口腔念珠菌感染 牙周炎
- 关晓兵

- 作品数:61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癌 口腔白斑 增生平 口腔扁平苔藓 外泌体
- 段开文

- 作品数:94被引量:2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HIV感染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壳聚糖 口腔 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