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224篇“ 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相关文章
- 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与鉴定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与鉴定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涉及生物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提取待测样品的DNA:S2:第一次PCR扩增:设计引物:以分枝杆菌的16S rRNA基因3’端和23S rR...
- 陈建波
- 禽痘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检测用引物
- 本发明公开了禽痘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检测用引物,该检测方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较于常规PCR,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性可提高100倍,最低可达检测出的最低病毒含量为每毫升9.75个TCID<SUB>50</S...
- 叶伟成朱寅初陈柳华炯钢倪征云涛张存霍苏馨付媛
- 基于实时荧光PCR检测基因编辑大豆的引物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基因编辑大豆的引物和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大豆的基因型,鉴定编辑类型,特异性高、灵敏度高且成本较低,检测周期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苗伟谢秀菊
- 小麦叶疫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25年
- 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定小麦叶疫病菌(Alternaria triticina),根据小麦叶疫病菌基因组序列中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AT-F6/AT-R5和探针AT-P5,建立小麦叶疫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引物AT-F6/AT-R5和探针AT-P5能特异性地扩增阳性小麦叶疫病菌DNA,其他供试菌株均不能扩增。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600 fg菌体DNA。该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检测,为口岸进境麦类产品中病菌检测和疫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 许然牟桂萍龚静如胡加谊段维军曾杨森易建平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
- 一种实时荧光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细菌检测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荧光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本采集;(2)提取待测样本基因组:对采集好的样本进行提取,取一定量终产物样本基因组作为后续模板;(3)实...
- 李红良张鑫王周祥罗莉妍
- 骆驼痘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25年
- 骆驼痘(Camelpox,CML)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骆驼病毒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于中东和东北非的大规模骆驼群,给骆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研究通过对GenBank中所公布的13个骆驼痘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其ATIP基因保守序列,筛选出了一套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相应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其最低检测限度为7.8 copies/μL。
- 朱道中梅明珠李明佟铁铸王莹丁宁徐娟王春霞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
- 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 2025年
- 对于土传检疫性有害生物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国内外鲜有对于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的检疫鉴定研究,尤其是通过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50批进境大豆样品,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中的MGB探针法,从进境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美国、加拿大大豆中检出大豆疫霉病菌。因此,口岸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进境大豆的检疫,防止大豆疫霉传入,以保护我国农业经济,守护好国门生物安全。
- 钱茱希刘晓宇许剑涛杨静李彬吴翠萍李井干
- 关键词:大豆疫霉病菌实时荧光PCR
- 实时荧光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方法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多重PCR、特异引物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并对其性能指标及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使用EGFR基因序列针对21个突变位点设计引物探针,并对提取参数、反应体系、扩增程序进行优化,使用EGFR假病毒颗粒及临床样本,对构建试剂的性能指标及临床检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次构建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 ng/反应体系可检出1.0%的突变基因,精密度?Ct的变异系数(CV)均≤5.0%。临床验证研究中研制试剂与对比试剂同时检测1087例肺癌样本,阴、阳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Kappa系数≥0.75。结论本研究自主构建的检测方法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并与已上市同类产品具有等效性,满足行业标准及市场需求。
- 杨晓娟郭志武马红丽杨友锋王浩王奕江李振勇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荧光PCR性能评价
- 牛呼吸道疫病综合征常见病原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2025年
- 为实现对牛呼吸道疫病综合征(bovinerespiratory diseasecomplex,BRDC)16种常见病原的同时检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16种BRDC病原之间无交叉反应;以含有特异性靶基因的标准品质粒DNA或基因组DNA为模板,不同病原的检出限在1.0×10^(2)~1.0×10^(0)copies/μL或1.0~0.1pg/μL之间,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检测平台对河北地区的29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种BRDC病原均有检出,其中牛冠状病毒、睡眠嗜组织菌、牛疱疹病毒1型、溶血曼氏杆菌、多杀巴氏杆菌和牛鼻炎病毒B型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2%(83/290)、24.48%(71/290)、21.37%(62/290)、19.31%(56/290)、16.55%(48/290)和16.20%(47/290)。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阳性样本中BRDC病原多重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双重感染最为严重,检出率高达31.38%(91/290);三重感染和四重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15.52%(45/290)和5.17%(15/290);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五重、六重和七重感染。本研究建立的BRDC常见病原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能够在相同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实现对16种BRDC常见病原的同时检测。该检测平台具有操作方便、检测通量高等优点,可为进境种牛隔离场和国内养牛场中BRDC常见病原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刘立兵王金凤李睿文张晓利孙晓霞王建昌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
- 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5年
- 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ToLCNDV)近两三年在很多国家开始发生扩散蔓延,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新发病毒。通过比对分析该病毒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qPCR特异性检测引物探针ToLCNDV-173F/R/P,与引自参考文献的引物探针ToLCNDV-ToLAF/R/P、 ToLCNDV-B-F/R/P进行扩增效果的比对分析,证明了该引物探针对10种不同的阳性材料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对不同病毒的阴性样品的检测试验,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分析试验显示最低可检测1.16 fg/μL病毒DNA样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建立ToLCNDV-173F/R/P qPCR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总DNA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0种不同样品进行定量检测,植物叶片中ToLCNDV的DNA相对含量约9.93×10^(4)fg/μL~2.22×10^(6)fg/μL,植物种子中ToLCNDV的DNA相对含量约50.73 fg/μL~1 118.82 fg/μL。该方法克服了ToLCNDV序列变异性大、序列短小导致的引物设计困难问题,与EPPO推荐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灵敏度与兼容性,可以扩增该病毒的不同分离物,有效避免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出现。
- 田沂民于子翔李友军王溪桥俞禄珍龚静如罗金燕沈建国于翠
- 关键词:特异性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