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07篇“ 实体经济“的相关文章
- 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 2025年
-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把握好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建设金融强国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厘清数字金融内涵基础上,探讨包含数字货币在内的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分析数字货币和虚拟资产的本质特征及运行规律。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参与产业资本循环服务实体经济、以及虚拟资本背离产业资本空转促使风险积聚。为防范数字金融风险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从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明确监管取向、重点支持数实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
- 刘晓欣桑乾坤
- 关键词:数字货币数字金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再测算——来自融合深度的新发现
- 2025年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协调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单一指标法测算中国数实融合深度,无法做到对数实融合系统、全面的表征。文章基于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从数字经济实体化与实体经济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2—2023年中国整体与省域的数实融合深度,并利用“投影寻踪-模拟退火”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刻画其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中国数实融合程度总体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特别是2017年以后融合程度显著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与整体数实融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数字经济实体化水平则在2019年以后出现跨越式增长;中国七大区域数实融合深度的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且总体差异的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各省份的数实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地理依存性,数实融合水平总体上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的概率,且低水平省份更易受邻接省份数实融合水平的影响发生向上“跃迁”。这些结论可以为加快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参考与政策启示。
- 钞小静王意萱王宸威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释放江苏经济增长新动能研究
- 2025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对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江苏省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 韩尤美张星月赵龙
-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
-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2025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而经济体制改革正是这一改革蓝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烈信号。在此背景下,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给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江西方案,其中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等作出具体部署。
- 汪洋
-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实体经济
- 数字经济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 2025年
-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供应链信息的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进而精准评估各参与方的信用状况和融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融资风险,增强实体经济的稳健性。为此,文章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随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融资模式,最后基于服务实体经济需求,提出了几项可行性较高的发展策略,希望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蒋春霞
- 关键词:数字经济供应链金融实体经济
-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 2025年
-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 史歌任保平
- 关键词:实体经济数字经济
-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研究
- 2025年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采用2000-2022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和各类金融资产存量数据,建立经济虚拟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并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全国和省域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全国整体的耦合波动错位且协调水平较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地区高,中部、西部地区较低,并且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该结果对区域均衡发展规划和应对区域金融风险有参考作用。
- 张英卓苗长虹
-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 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途径、机理与策略
- 2025年
- 一、前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稳健发展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与提升国民福祉至关重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
- 葛璇
-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实体经济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耦合发展及其交互影响
- 2025年
-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选取中国2011—2021年城市数据,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协调耦合关系,并使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二者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耦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且表现为东高西低、以城市群为核心辐射区、以省会城市为关键辐射点的发展格局;(2)同一城市内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间可以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中数字经济所产生的赋能作用更强;(3)进一步利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交互影响不仅存在同一城市内,还会通过空间作用对邻近城市产生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 王儒奇方玲
-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度交互影响
- 金融开放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2025年
- 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行业测算出实体经济整体及各行业与虚拟经济整体及行业耦合协调度值,使用时间序列、国家和省级层面行业面板数据,分别考察金融开放对两类经济耦合协调度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开放对两类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具有倒U形特征,样本期间这种促进作用处于倒U形较高位置;金融开放对实体经济不同行业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性,其中对工业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金融开放度处于中间的地区影响效应最大。另外,相对资本流出,资本流入对两类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有利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但该作用伴随金融开放扩大呈减弱态势。
- 袁申国刘兰凤
- 关键词:金融开放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相关作者
- 苗圩

- 作品数:311被引量:31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研究主题:制造强国 制造业 实体经济 信息化 苗圩
- 刘晓欣

- 作品数:63被引量:5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从虚
- 刘志彪

- 作品数:641被引量:13,624H指数:6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全球价值链 产业政策 经济全球化 实体经济 长三角
- 陆岷峰

- 作品数:667被引量:2,727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金融 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 普惠金融
- 陈道富

- 作品数:324被引量:58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金融 金融改革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