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69篇“ 学校课程“的相关文章
以契约精神推进区域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
2025年
今日的课程将影响明日的世界。一份课程实施方案就是一份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教育契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颠覆了侧重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竞争的教育发展范式,呼吁全球团结与合作,将教育重新定义为一种社会契约。一位校长、一名教师如果具有契约精神,就拥有了课程育人的规范、承诺和原则,就会追求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设计的精妙与课程实施的品质。长沙市倡导各中小学秉持契约精神,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全面推进区域学校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刘翠鸿
关键词:学校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契约精神社会契约教育契约
双循环导助:深化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教研转型
2025年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对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同年7月,《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发布,提出“优化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深化评价改革、加强工作保障”四大任务。
王莺蒋敏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优化课程教育部办公厅
落实“一校一策”:如何科学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025年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要求坚持“一校一策”。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中明确,实验校的首项任务是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提出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一校一策”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国家对中小学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把国家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施工图”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张菊荣李勤华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育部办公厅学校课程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实施
基于系统论的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策略——评《课程的超越:学校课程系统设计》
2025年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质量左右着学校教育的育人成果及发展水平。课程设计的流程是什么?如何设计出既具有学校自身特色,又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课程的超越: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王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一书针对当前学校课程设计实践中出现的单一性、割裂性、封闭性等问题,结合课堂实践描画课程设计路线图,力图将外在的课程文件与虚化的课程理念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出、用得好”的适切的课程文本与鲜活的课程实践。
刘哲
关键词:课程实践课堂实践课程理念课程文本系统论
链接纽带,为家园共育注入“源头活水”——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
2025年
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初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教育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因此,我园关工委将“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作为当前幼儿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调研家长的教育意见,考虑幼儿成长需求,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基于一系列系统化的教研操作,我园为幼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家园共育”园本课程,为“家园共育”注入“源头活水”,以促进幼儿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吴娴
关键词:家园共育园本课程学校课程建设幼儿教育幼儿成长源头活水
基于课程实施监测数据的学校课程育人成效评估分析
2025年
为全面深入诊断学校“双新”实施工作成效,进一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系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曹杨中学以参与上海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监测项目为契机,进行了监测数据的二次分析。学校聚焦课程、教学、作业、评价、资源五个关键要素,基于监测结果,进一步反思溯源工作成效的由来,挖掘数据背后的行动举措,分析学校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成效,也针对监测数据反映出的短板问题,提出下一步的改进设想。
叶玲
关键词:课程建设
拉长补短:构建“五育并举”学校课程体系
2025年
“五育并举”教育背景下,学校聚焦“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构建,深入分析当前课程体系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探讨拉长“五育”优势、补齐短板的具体策略,旨在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途径,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梅峻峰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体系师资保障
新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策略分析
2025年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课程模式正经历深刻转型,新建学校应以课程为载体,融合AI技术等先进工具,打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跨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决定新建学校能否快速站稳脚跟、赢得社会认可的关键。
陈璐邓雪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社会认可学校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批判性思维
指向综合学习的学校课程建设
2025年
一切教育改革首先是课程改革,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海安中学”)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实践课程群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以及课程评价创新,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一、以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开放共享的学习空间课程基地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创新学习环境、改进学科实施方式的重要创新载体。2011年,江苏省启动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海安中学的“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学科创新中心”“江苏省三门球课程基地”先后入选。学校在省级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围绕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创设主题鲜明的学科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主动学、积极学、创造学搭建平台,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提供载体,为开阔学生“不止步于高考”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罗湘军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校课程转化的学理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5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纲领性政策文件,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勾勒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来育人蓝图。将国家新课程方案的育人宏图转化为学校育人蓝图,可以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提供学理依据与实践参考。内涵要义方面,从价值论角度理解意义创生、从认识论角度理解理念转为行动、从主体论角度理解不同层级主体转化、从系统论角度理解内外部关系互动;理论基础方面,从课程转化层级确定校本转化的认知定位、从课程转化路径寻找校本转化的双向互动;实践路向方面,从认知逻辑建立一个新课程方案校本认知改进转化模型、从行动逻辑形成一个新课程方案校本行动操作转化路径、从运行逻辑构建一个新课程方案校本有效运行转化机制。
杨亚楠
关键词:校本课程

相关作者

杨四耕
作品数:107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学校课程 课程变革 课程改革 教育 课程
周海银
作品数:33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学校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 课程管理 面板模型 实证研究
张相学
作品数:42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
研究主题:学校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 课程 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
崔允漷
作品数:251被引量:8,983H指数:4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课程 课程实施 教师
和学新
作品数:276被引量:2,282H指数:23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教学策略 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