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8篇“ 学位教育“的相关文章
民办本科院校辅修学位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2025年
随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新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更符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民办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关注。辅修学位教育作为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民办本科院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究民办本科院校辅修学位教育的管理模式,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民办本科院校辅修学位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陈依岚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跨学科
高新产业牵引材料工程类专业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针对高新产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发展的新需求,以材料工程专业为对象提出该类学位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围绕专业学位教育模式,通过相关调研、调查及专业培养方案的试点实施,从招生、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及专业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下的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更具导向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获得极大提升。对该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说明以高新产业为牵引的材料工程类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且能满足新形势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对新产业的实践创新具有提升作用。
柯华寇晓静李方喆曹璐罗蕙佳代张利伟张洪军周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改革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学位教育改革
2025年
本文对我国计算机专业学位教育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改革必要性、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的必要性;然后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最后分析了教育观念转变、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计算机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彭湘淋
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范式转换
2025年
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教学实践中存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出勤率低且流动性大的问题。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将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视为升学或求职的缓冲、将通过司法考试视为求学目的等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应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需求灵活设定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培养模式优化。
徐冉夏雪娇
关键词:实践教学
“趋势”还是“屈势”: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演进逻辑与困境反思
2025年
囿于报考限制较多、时间成本高、学习意愿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性因素,“废而又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在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部分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转换学科专业、圆梦理想院校的高效通道,教育主管部门应与高校形成合力,逐步完善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招录、顺应需求、注重管理、精准帮扶等一系列优化策略,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能以第二学士学位为成长通道,拓宽全面发展的广度,实现人生价值。
付泉
关键词:第二学士学位演进逻辑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4年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资格评估、课程体系的调研与分析,总结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学位认证以及设置制造实验室等方面的教育特点;针对我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以跨学科视角,从培养类型、职业资格认证、学位评估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促进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汤箬梅
关键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变革
2024年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服务国家建设为责任和使命。工商管理硕士作为我国首个专业学位,始终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人才作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协同促进的战略性举措。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产教融合培养是以“商学+”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础,创新性地建立全过程产教融合的产业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实现全过程、闭环式的产教融合培养,以商学链接学科和产业资源,构建以高校和产业为联合主体的“产、教、学、研、创”融合生态系统,持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裘婷王颂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
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镜鉴、现实挑战与中国路径
2024年
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既是我国体育类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善的标志,也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外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自身特点与现存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我国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可能面临的规模扩张下的质量粗放化、专业领域设置失准下的培养同质化、重科研轻实践下的专博学术化、单一导师主导下的协同形式化、理论创新导向下的应用孱弱化等多重挑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从质量优先与分类发展并重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专业领域设置;创新驱动与素养提升并进的专业实践背景评价;完善产学研一体化面向的“双师”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知识生产与转移模式等五个层面推动我国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叶松东
关键词: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基于“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及手术入路”精品示范课程的专业学位教育实践
2024年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及手术入路”精品示范课程在提高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参加该课程的研究生42名,以1∶1匹配同届未参加该课程研究生,两组均完成问卷调查,比较二者基本资料、问卷得分,并针对参加课程研究生的满意度和课程评价进行统计描述;应用Graphpad Prism 10.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检验、Dunn′s多重比较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间学历阶段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参加课程的研究生问卷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课程的研究生[7.0(6.0~9.0)vs.3.5(2.0~5.0)分,P<0.0001],该得分优势适用于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参加课程的研究生,且这三个学年参加课程研究生的问卷得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此外,88.1%参加课程的研究生表示对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90.5%学生认为课程非常实用和实用。结论“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及手术入路”精品示范课程可以提高研究生对“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和手术入路”的学习效果,具有可推广潜力。
汪丹王李傲马顺昌贾旺李德岭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专业学位教育手术入路
北京市当代中医药学位教育大事记
202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位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作为较早成立中医药院校的地区之一,北京市当代的中医药学位教育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市当代中医药学位教育的历史大事件,以大事记的形式,记录学位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70余年来北京市中医药学位教育兴起与发展的相关成果,为未来及各地区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为中国当代医学史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借鉴。以下按时间顺序,分别对北京市当代中医药学位教育的历史大事一一列举。
张乐李雅婧廖星王乐
关键词:学位教育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医学史

相关作者

张秀峰
作品数:22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研究主题:专业学位教育 专业学位 英语学习 教师专业标准 教育硕士
穆雷
作品数:238被引量:3,496H指数:37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学 翻译教学 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
马桂敏
作品数:52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高等教育 专业学位 影响因素
钱旅扬
作品数:21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 课程教学 MPH 高校女教师
杨启亮
作品数:149被引量:2,405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 课程与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