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5篇“ 孟子思想“的相关文章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4年
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备受华夏儿女尊崇的是流传千载的孔孟之道。孟子以弘扬孔子之道为己任,其思想不仅丰富发展了儒家文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和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总结为六条,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与求大同。其中,讲仁爱、重民本与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直接关系,可见孟子思想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重要源泉,其传承弘扬也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在继承孔子之道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与提升。
陈晓霞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孟子思想传承弘扬孔子思想儒家文化
论韩愈对孟子思想的阐发
2024年
中晚唐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中晚唐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汉唐以来日益兴盛的佛道二教也对儒家的独尊和正统地位造成了严重挑战。面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韩愈试图通过对孟子思想的阐发来寻求解决之法,以此来批判佛道二教的“异端”思想,并重振儒家道统、复兴儒家思想,从而进一步维护和稳固社会政治秩序。韩愈对孟子思想的阐发,为唐宋之际儒家思想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雷康哲曹振明
关键词:儒家思想孟子思想儒家道统佛道二教安史之乱
孟子思想涵养为商之德
2024年
随着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渗透下,有一些商人把“逐利”作为商业经营的至高理念,由此带来了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儒家道德伦理注入企业文化,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勇担使命、修德讲学、以财发身、闻义能徙、与人为善颇具儒家气质的当代儒商。孟子远宗三代圣王,近法素王孔子,结合战国时期的具体情况,继往圣之绝学,并有所创发,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与其他先秦诸子思想相比,孟子具有较为浓厚的“重商”观念。他着重在顶层设计、个人修身两方面为其王道思想服务,对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塑造商人品格发挥了积极作用。
秦超陈晓霞
关键词:重商政商关系
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的差异——探究孟子民本论的深层意涵
2024年
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与民同乐一直被视为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但要注意分辨孟子在何种层面上主张民本、民贵,又在何种意义上提倡与民同乐。在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存在差别:民心具有同然的理义,包含大共理,是纯善的;但民意会受到偏私意见的影响而有善有不善。政权的基础和依据应是民心,而非民意。国家不仅要通过行仁政而获得民心、滋养民心,还要警惕民意的偏私不公,因而要以善政结合善教来引导民意。厘清民心与民意的区别与联系,是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关键。
李慧子
关键词:仁政民心民意民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孟子思想相结合的内在契合与实践路径
2024年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袁梦丁成际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孟子思想内在契合
孟子思想中“天”对于人之所“求”的二重作用
2024年
孟子将人之所“求”划分为“求在外者”与“求在我者”,以“天”为“求在外者”之失的归因,从而豁免人在事功失败上的责任;以“天”为“求在我者”之得的保证,从而赋予人在道德成就上的信心。孟子对作为最高存在的“天”深怀尊崇,此理论构建可成为其面对“在外者”之失仍能求“在我者”之得的最终根据。而经历“祛魅”后如何解释求得舍失的关系及其根据,成为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未得到确切答案之前,以对孟子生命力量的感触接补现存解释系统的裂隙,或许是一种面对不确定生活的有用方案。
李俊程
孟子思想与克服“时间偏好”
2023年
奥地利经济学派有一项“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的理论,讲现在消费与将来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说简单点就是储蓄给将来,还是马上就消费。马上就消费,就是有更强的时间偏好,反之就是时间偏好更低,如汉斯一赫尔曼·霍普(Hans-HermannHoppe)就曾经在内华达大学的课堂上提到同性恋有更高时间偏好,因为没有子嗣作为未来的储蓄。
李竞恒
关键词:时间偏好奥地利经济学派赫尔曼孟子思想储蓄
论《诗》《书》对孟子思想的作用
孟子思想磅礴雄宏,深邃悠远,思想内容渊源颇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孟子引用《诗》《书》内容,以及《诗》《书》内容对孟子思想的作用,主要以对其天人观、仁义观及民本观展开论述。全文采用文本梳理及义理分析相结合的研...
刘钰
关键词:孟子思想《诗》《书》
文明互鉴中国与世界 孟子思想在东亚及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孟子思想在东亚及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收录了中、日、韩、越学者的论文共计十篇,它们均为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孟子思想在东亚以及越南的传播、影响所做的新研究成果。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在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方法、挖掘史料等方面还有...
郭连友编
关键词:哲学思想
谶纬思想的“天意”和孟子思想的“仁义”:朝鲜正史《三国史记》的双层思想结构
2022年
依据观念史研究途径,关注思想多层结构的内容,试图阐明《三国史记》的政治思想特质。主要针对以下三个主题作探讨:《三国史记》的作者们(高丽史官和金富轼本人)通过何种概念和术语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三国史记》政治论述的两种主导思想,即谶纬思想和仁义思想;上述两种思想如何影响《三国史记》的文献构造及其阐述思想的方式。试图证实《三国史记》的论述内容是基于谶纬思想和仁义论的双层结构,而两种思想并存的事实可证实《三国史记》经过高丽王朝初期和金富轼时期这两阶段的编辑过程。金富轼在重新编纂现本《三国史记》之际,将原来以灾异等“天意”支配三国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转换成以某一个国君或朝臣是否有(违)“仁义”的角度,以此重述历史事件的成败。“仁义”这个德目在此不但被看作高丽统治层最需要实现的政治(和伦理)理想,更提升为支配太古以来整段朝鲜历史的法则。
佐藤将之
关键词:《三国史记》金富轼仁义高丽王朝

相关作者

杨海文
作品数:181被引量:3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孟子》 儒家 中国哲学 孔子 思想史
陈来
作品数:322被引量:1,920H指数:2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儒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儒家 德行
高正伟
作品数:22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五行》 孟子思想 巴渝舞 荀子 性善论
张奇伟
作品数:19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荀子 儒学 哲学思想 伦理 欲求
杨勇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盐铁论》 汉武帝 孟子思想 历史视野 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