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篇“ 孟加拉湾风暴“的相关文章
孟加拉湾风暴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机制研究
2025年
基于1979—2020年孟加拉湾风暴(以下简称风暴)最佳路径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前汛期华南地区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PEPE)个例,采用HYSPLIT模式和Fuzzy c-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PEPE的风暴活动特征及其水汽输送特征,研究影响其水汽输送机制的大尺度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与全年相比,前汛期风暴生命期偏长且强风暴比例更高,风暴持续时间和华南地区降水呈明显正相关。约1/3前汛期风暴对华南地区PEPE产生重要影响,此类风暴强度更强且持续时间更长。(2)受风暴影响的PEPE其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的南支和北支水汽输送通道以及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尤其是南支水汽输送通道使华南地区南边界的水汽辐合显著加强。未造成PEPE的风暴以北支水汽输送通道为主。(3)从大尺度环流上看,风暴活动引起的气旋性异常环流和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的配合有利于发生PEPE,其水汽输送机制的关键环流因子是中南半岛以南的南亚次大陆区域偏强的越赤道偏西气流,该支气流起到了衔接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水汽的作用,建立起南支水汽输送通道。以上研究结果加深了风暴对华南前汛期PEPE影响的认识,关注前汛期风暴的活动和关键环流因子的发展演变是PEPE监测、预测的新着眼点。
官晓军范能柱李婷婷庄瑶鲍瑞娟林晖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华南前汛期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Sitrang影响西藏东部强雨雪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2024年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TBB资料,通过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西特朗”对西藏东部强雨雪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暴“西特朗”登陆后减弱为热带低压,热带低压云系与南支槽前云系共同发展,影响高原南部,再配合500 hPa上的短波槽、西南中低空急流和副高稳定少动,加之700 hPa干线和地面辐合线的触发,有利于天气尺度的发展,并且风暴外围持续中低空西南急流的暖舌配合,为强雨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相对湿度≥90%的高湿区从200 hPa向下伸展至近地面,500~200 hPa附近为上升区,较强的垂直速度配合水汽条件,有利于强雨雪的出现;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孟加拉湾,强雨雪区上空有明显的水汽通量散度辐合,水汽通量较大的区域演变明显,与强雨雪落区相对应并且位于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区,中心数值达68℃,低纬风暴附近有72℃的低能中心补充能量,说明有明显的能量锋区。
旦增冉珍余燕群赤曲奚凤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南支槽
孟加拉湾风暴对高原低涡降水的影响研究
孟加拉湾风暴(简称风暴)和高原低涡(简称高原涡)是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两个重要天气系统。4-6月是两者活动的高峰期,风暴对高原低涡及其降水的影响是高原天气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林佳璐
关键词:高原低涡孟加拉湾风暴降水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青藏高原降雪特征及形成机理
孟加拉湾(简称)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C)常称为孟加拉湾风暴,在其活动期间常常造成青藏高原(简称高原)的强降雪天气,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畜牧业发展。本文基于1981-2020年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降雪相关地...
叶巍
关键词:青藏高原孟加拉湾风暴降雪水汽输送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对藏东雨季开始期的影响
2022年
利用2000—2020年降水资料,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在计算藏东12个站点的雨季开始期的基础上,分析风暴的活动特征以及对雨季开始期关系、对初夏风暴造成高原降水的环流进行分型、分析初夏风暴影响下的藏东雨季水汽轨迹。结果表明:初夏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移动方向、路径特征可以将风暴分为北上、西北移、东北移、转向4种类型;影响藏东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风暴源地大致位置为4°N~18°N、81°E~94°E,环流形势以切变线与低值系统相结合型为主;风暴影响下的强降水过程水汽轨迹以偏南方向为主,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卓永边琼黄鹏王腾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
孟加拉湾风暴“安攀”对西藏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的浅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地面降水资料以及卫星TBB资料,对2020年5月20—21日西藏强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以及其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西藏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型,巴尔喀什湖附近有低槽不断分裂冷空气南下上高原,500 hPa上的高原槽是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孟加拉湾热带风暴“安攀”登陆后外围云系不断上高原,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2)降雨期间,500 hPa相对湿度≥90%的高湿区明显,强的垂直速度上升中心-1 Pa/s为降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上升运动,从200 hPa和500 hPa风场分析,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是南部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动力条件;(3)卫星云图TBB分布:反映出降雨期间有中小尺度系统配合,孟加拉湾风暴“安攀”最强云团中心最大TBB值达-80℃,强降水期间日喀则南部、山南南部和林芝南部最强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为-60℃左右,对流云团的生成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中尺度系统。
旦增冉珍余燕群奚凤次仁拉姆卓玛
关键词:物理量诊断TBB
5月孟加拉湾风暴不同移动路径典型个例的大气环境场对比分析
2021年
利用JTWC最佳路径数据集及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5月孟加拉湾气旋和风暴的活动特征,并重点分析了4个不同路径的典型孟加拉湾风暴大气环境场差异,初步探讨了影响风暴移动的关键大气环流因子。研究表明:5月孟加拉湾风暴路径分为北上、东北移、西北移、转向4种,其中东北移路径最多,北上路径最少;孟加拉湾风暴的生成和移动与阿拉伯副热带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对强弱和位置,以及中高纬度槽脊波动密切联系,同时还与孟加拉湾风暴的生成位置有一定关系,10°N以北孟加拉湾海域生成的风暴容易东北移,10°N以南孟加拉湾海域生成的风暴却容易西北移,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不同引导气流的作用有关;孟加拉湾风暴移动路径还与高空急流变化有关,风暴有趋于高空急流右侧辐散区运动的趋势;孟加拉湾风暴生成于弱的垂直纬向风切变区,纬向风移动增强的方向指示孟加拉湾风暴移动的方向。
刘佳晏红明叶文群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大气环流因子
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下我国降水特征研究
除西北太平洋台风外,北印度洋孟加拉湾风暴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又一重要天气系统。这一海域热带气旋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利用JTWC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77-2018年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海域风暴的活...
樊晓婷
关键词: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风暴“罗纳”对我国华南地区强降水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以及FY-2G卫星反演的云顶亮温TBB资料,针对2016年5月19-20日孟加拉湾风暴"罗纳"给我国华南地区暴雨过程带来的影响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500 hPa高空槽的发展和维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重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耦合激发MCS的发展,促使降水增幅,孟加拉湾风暴"罗纳"及其北侧副热带西风急流为华南地区暴雨的发生提供重要的水汽通道。此外,在"罗纳"东北移动过程中,315 K等熵面上正位涡平流东传显著,在高空急流辐散抽吸作用下,华南低层出现气旋性涡旋,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动力条件。可见,孟加拉湾风暴"罗纳"外围云团不仅向华南强降水区输送水汽,而且高温高湿的气流进一步加剧了降水区的层结不稳定,积累了不稳定能量。
柳龙生许映龙
关键词:孟加拉湾风暴急流水汽等熵位涡湿位涡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与前期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发布的自1972年以来的北印度洋风暴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日本气象厅JMA月平均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分析了初夏4、5月孟加拉湾风暴活动与前期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4、5月孟加拉湾TS活动与前期1-3月澳大利亚以西海域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冬末春初海温偏高时,4、5月孟加拉湾(简称,下同)TS爆发偏少、爆发时间偏晚或者不发生;而关键区海温偏低时,如果30°S以北的印度洋海温稍偏冷(暖),而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海温则稍偏暖(冷),则初夏TS不爆发(多发、早发)。进一步分析显示由东南印度洋海温偏高(低),引起的局地环流变化导致了马斯克林高压偏弱(强),从而引起东半球越赤道气流偏弱(强),是初夏TS爆发晚(早)、不(多)发生的可能的主要原因。而且,当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新几内亚越赤道气流存在弱的反位相协同变化时,对TS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金燕晏红明万云霞马永林
关键词:印度洋海温马斯克林高压越赤道气流

相关作者

段旭
作品数:147被引量:1,728H指数:26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孟加拉湾风暴 气候带 数值模拟 降水
王曼
作品数:63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WRF模式 数值模拟 短时强降水 同化试验 低纬高原
周国莲
作品数:18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多普勒雷达回波 孟加拉湾风暴 强降雪过程 强降雪 暴雨
李华宏
作品数:83被引量:500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短时强降水 WRF模式 地质灾害 数值模拟 低纬高原
晏红明
作品数:105被引量:1,120H指数:22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降水 亚洲季风 环流异常 大气环流 孟加拉湾